信息技术与学前聋儿主题语言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2014-02-22王晓凤
王晓凤
[摘要]在聋校学前康复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帮助聋儿形成和发展信息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很快吸引聋儿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活动状态。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聋儿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眼、耳、手等各种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而形成的。而现代信息技术正是借助于声、形、光、色的刺激作用,通过教师为聋儿提供的大量感性材料,使聋儿的无意注意逐步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了聋儿从事活动的维持时间,进而激发聋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聋儿学前康复的过程中,主题语言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充分调动聋儿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且符合聋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信息技术活动课程和主题语言的整合能更好地促进聋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式学习,能有效地转变聋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调动主体创新积极性,更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聋儿的认知能、交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主题语言 课程整合 实践
主题语言是教师根据聋儿的听力、智力、语言能力等教育目标和聋儿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探索、学习,在动手实践中与材料相互作用,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形式。区域游戏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聋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他们发展的需要,成为聋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让聋儿在信息化教育情境下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在现代信息创设的情景下,我们要充分的体现“人机互动”、“师幼互动”“幼幼与机的互动”构建一种新的“体验型、探索型、表现型”的教学模式,达到有效的整合,从而培养聋儿的各种能力及发展。从起步→有了一点尝试和感觉→进一步反思和深化,在这过程中有了一些领悟,形成了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学前聋儿主题语言课程有效整合,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自从信息技术问世以来,它已经在聋校学前聋儿语言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它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晰标准的发音和情节相关的音响效果,为聋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聋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对提高聋儿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在语言区域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有两种方法。一是整体运用法,二是穿插运用法。整体运用法就是教师将事先设计制作好的某一语言教学活动课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头至尾的运用,让聋儿在看看,讲讲,想象中,提高语言能力和认识水平。如《小红帽》这个故事本身有点长,在制作成课件后,形成了6个画面。运用电脑将画面打开,聋儿展开讨论理解故事,对于个别重点问题,比如大灰狼说“我是妈妈你快开门。”这个环节主要培养聋儿的声音的分辨能力。通过辨听让聋儿知道原来不是外婆的声音。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暂停技术和有声画面处理,让聋儿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有的聋在已有的经验故事已经熟知,这样画面给了他一个很好地回忆,它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复述故事,将给同伴听,让伙伴一起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分享到了故事的内容,有的聋儿对故事不了解,伙伴间的传递是一个因素,另外他们可以通过画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讲出故事的内容,这样丰富了聋儿的语言表达,也增进了孩子间的合作,更让聋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的想象力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故事内容,丰富了更多词汇,学会更多优美的短句。
二、信息技术与学前聋儿主题语言课程有效整合, 解决语言教学中的难点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在语言区域的运用中,投放聋儿喜欢的动画片,电脑动画最大的特点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将电脑动画运用于语言活动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对于活跃聋儿的思维,丰富聋儿的语言,激发聋儿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由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的情境,能直接激发聋儿对活动的兴趣。信息技术的课件运用中文字,声,光,画全方位刺激幼儿大脑,调动聋儿学习的主动性,易于解决聋儿难以理解的词和句,解决聋儿不易发准的字音,而进一步激发了聋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与学前聋儿主题语言课程有效整合,使聋儿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讲述
语言环境多来源于聋儿生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些聋儿在一日生活中有趣的情境。目前,多媒体教室已在聋校学前康复班很普遍了,这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环境,由于每个聋儿自身的心理缺陷和听力补偿完全不同,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还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它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于多媒体工具,从选题、策划、构思、制作完成,整个开发过程就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内容、实现方式通过计算机加以描述,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设施和制作是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笔、纸进行的新的备课方式,它在情感和感官上对聋儿认知起到了强化作用,这种作用是传统备课方式所不能体现的,因而必然对聋儿语言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与学前聋儿主题语言课程有效整合,提高聋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聋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语言的,语言教学中激发聋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相当重要的。为了使聋儿全面而科学的习得语言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开始我们从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选择了一些故事新奇,图画优美,现成的语言故事光盘进行多媒体教学。像《三只小白兔》《龟兔赛跑》等等一些动画片着实地将聋儿深深地吸引。但静下来的时候我不禁在想,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教学,其教育功能难道仅仅是停留在变原来静止的图片为动感的,仅仅是满足聋儿的喜好吗?于是,我们开始寻求突破这种单一的故事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为一个活动而设计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思考后,进入再尝试阶段。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更具体生动形象的将语言教学内容引向深入。例如:故事《拔萝卜》这一课件,当老爷爷拨不动的时候,谁来帮助了它呢?首先给与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孩子们可以一边托动鼠标,一边将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这样的两个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因为在内容上有了进一层拓展,所以,聋儿在各个方面的掌握和使用上收效明显,同时又促进了聋儿的表达和想象。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开展操作活动,引导聋儿进一步理解,体验。从单一的课件内容→课件内容的深化与拓展。我们又增添便于聋儿操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投放于区角活动中,帮助聋儿进一步理解,增添趣味性和游戏性。如:为《蝴蝶和蜜蜂》配上涂色游戏多媒体课件,提高聋儿美感。为《交通工具》配上拼图游戏多媒体课件,锻炼聋儿思维。为《丰富的水果》进行简单的连线,便于聋儿查看等等。多媒体课间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又深入了一步,聋儿在完全观看的基础上能自己操作、发现、讲述,多种的技能融为一体,使孩子们受益匪浅。
总之,信息技术走进聋校,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在某种程度上真正体现了“聋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让“聋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变为现实,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无效到有效,从低效到高效。我相信,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将会是学前聋儿康复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而被很快的融入其中,也将成为学前聋儿回归主流社会的必然趋势,更将成为聋校学前康复教育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咿呀学语教学指南》.梁魏主编.华夏出版社2006.1
[2]《听障儿童综合活动示范教学指导》.胡向阳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4
[3]《听障儿童听能管理》.胡向阳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6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