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口语课程的课堂变革刍议

2014-02-22刘翌

关键词:引入

刘翌

[摘要]当代对外汉语教学是分课型的。但一面是口语课中有大量的语法讲解,一面是精读听力等课程中众多的口语练习。令人不禁质疑汉语口语存在的必要性。另外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产生的抱团现象,及其不利于他们的口语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课堂实践这一模块,进行大变革,即将广大的中国大学生引进留学生的口语课堂,以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 课堂变革 中国大学生 引入

汉语口语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不论是课程、教材建设,还是方法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由于HSK中目前还不包含汉语口语这一部分,因此应试方法的缺失,导致汉语口语在留学生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但对于考试而言,却并非是必需的这一尴尬境地。同时,这也致使众多的汉语口语课程在教材、教学模式上的单一化。换言之,此门课程容易在课程框架在形成定式,课程风格也易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本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按言语技能划分课型,具体的做法是只分为“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1]。初级阶段的口语表达训练,主要体现在听说课上的“句型操练―替换练习―简单交际性练习”这一训练过程中。到了八十年代初,中国才开始尝试将口语课,作为一门单项技能训练课来进行教学。并明确提出了口语课要把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以功能、意念项目为纲编排教学内容[2]。从这点来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口语课程,似乎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技能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初级阶段就能根据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正确或基本正确地来进行交际活动。

但是,口语课因为在HSK测试中的缺席,这使它的实用地位,一直有被其它的对外汉语课程所取代的倾向。如传统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不分课型的,一本教材在一个课上解决全部问题。国内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如此。国外各国的基础汉语教学一般也不分课型,如美国从三、四十年代直到今天大学的一、二年级均采用这种方法[3]。即使到了现在,在汉语精读、阅读、听力等课程的课堂上,也少不了汉语口语的训练。如此一来,汉语口语单独被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就被削弱了。

另外,传统的汉语口语课是不应该讲语法的。因为中文的语法,如主语谓语等,其实是来自西方语言里面的概念。中文讲究会意,大概这样的主语谓语要求性不是很强,但仍可以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同样的意思,中文可以表达的更加简洁。不过如果完全按照西方语言来构建中文的句子,会非常臃肿。可是,目前口语课的课堂教学通常分为三个环节:生词教学,课文及重点句型、语法教学和练习教学。这样又产生同一问题,口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能独立于其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吗?如果不能它又有任何意义?

本来,采用分课型教学的前提,是人们从思想上改变了对第二语言教学性质的认识;把教学重心从语言知识的系统传授,转移到对言语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增强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差异性的认识;有意识地从总体格局上淡化知识性、强化技能训练。可是正如上文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程出现了语法学习,其它课程如精读、阅读、听力等,课堂中出现了口语训练。这就完全没有起到分课型教学的意义,不能达到“按技能设课教学的理论依据是‘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4]这一目的。

与此同时,除了某些特殊的语言大学。一个综合性大学对留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语言环境。而留学生也往往由学校给安排partner(语言伙伴),帮助其在课下练习汉语。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们,留学生一般喜欢抱团,并在彼此之间使用母语交流。而指定给的汉语伙伴,经常对留学生应付了事,产生留学生课下学习积极性低下的效果,也不利于留学生广泛接触、深入中国学生的生活,更无法促使留学生在课下使用练习汉语。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可以统一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的实践变革中。为了使留学生尽快地掌握汉语口语这一工具,培养他们在交谈中能以贴近中国人的话语及语速,随想随说,语音、语调正确自如,词汇、语法的使用合理恰当,符合汉语的口语表达习惯,真正使汉语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口头交流思想的工具。首先,就要削去口语课本中的语法部分,将其并入其它对外汉语课程的教学之中。

其次,笔者认为口语之实重在“说”,而说的重点又是在于“练习”。这个练习必然不能仅是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而是要让留学生们在课下也能“说”起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partner制度。让大量的中国学生走入留学生的课堂。具体操作实验如下:先让各个班主任在班级中发起动员,如“谁想练习英语口语?谁想和留学生近距离接触?”等;第二步在志愿者中挑选普通话标准的(最好还具有文艺特长,愿意让留学生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学生;第三步鉴于留学生一般是小班上课,将中国学生编为两人一组,选择中国学生没有课的时间,将他们穿插到留学生的课堂上;第四步在课堂学习间隙,鼓励中国大学生与留学生课下交友,互相帮助学习(中国学生帮助留学生练习汉语,反之留学生可帮助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使留学生在语言学习之外更可深入中国文化、民俗以及普通大学生心理。让中国大学生把留学生们从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带出来,一起游乐一起出门办事。提高其学习兴趣及汉语口语使用率。

最后,就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课堂安排而言。在第一节课与中国学生认识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学生词。然后在课堂上就固定句型与中国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练习,还可以根据情景模式,让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们一起模拟交流。另外每节课应该安排不同的中国学生,一方面减轻中国学生个人负担,给更多的人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留学生的交友面,让他们有机会与时间和更多的中国学生认识并深入交往。

总之,当代对外汉语教学是分课型的。但是由于口语不用参加HSK应试,就导致了其名不副实的尴尬地位。一面是口语课中有大量的语法讲解,一面是精读听力等课程中众多的口语练习。令人不禁质疑汉语口语存在的必要性。另外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产生的抱团现象,及其不利于他们的口语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课堂实践这一模块,进行大变革,以解决以上问题。即将广大的中国大学生引进留学生的口语课堂(乃至课外)。一方面满足中国学生课下认识留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并学习英语的需要,一方面使留学生在语言学习之外更可深入中国文化、民俗以及普通大学生心理。让中国学生把他们从自己的小圈子里带出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及汉语口语使用率。

[参考文献]

[1][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戴桂芙编(1996):《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P.148,北京大学出版社。

[4]杨惠元(1996):《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P.5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陕西杨凌)

猜你喜欢

引入
将定向运动引入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期待可能性
浅析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
浅谈如何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将数学建模引入高中数学课堂研究
共享经济的启示
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引入“绿色”话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