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一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14-02-22,,
,,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动物医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164;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疫病诊断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50001)
辽宁省一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崔基贤1,王靖飞2,谷志大1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动物医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164;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疫病诊断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50001)
2014年3月9-17日,辽宁省北镇市和黑山县的两个养羊户发生小反刍兽疫,为了解疫情来源并评估疫点向外传播疫病的风险,开展本次调查。调查发现本次发病局限于2户羊群中,在总共67只羊中检出24只PPR疑似病例,其中11只死亡。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该起疫情被确定为输入性小反刍兽疫;来源追踪分析显示发病羊来自S省某活羊交易市场;扩散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起疫情向周围羊场扩散的风险较低。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扩散风险评估;辽宁
2014年3月17日,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报告称,北镇市和黑山县两户村民自S省某活羊交易市场引入的波尔山羊出现连续不明原因死亡,死前表现咳嗽、剧烈腹泻、鼻腔流脓性分泌物等症状。省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专家奔赴现场,进行现场诊断并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初步诊断为疑似小反刍兽疫(PPR),立即采集病料送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外来病参考实验室(现OIE小反刍兽疫参考实验室),3月21日确诊为小反刍兽疫病例。
1 调查方法
1.1 病例定义
通过临床观察和畜主描述,建立了PPR 疑似病例的病例定义:2014年3月9日以来,在北镇市和黑山县两个养羊户及周边羊场的羊只如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即判定为病例——连续发烧2天以上;口腔溃疡或溃烂;颊面部溃疡;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水样或血样腹泻。
1.2 临床检查及风险评估
对于临床病例,采用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来描述疾病的临床发病特征。按照OIE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框架[1]开展疫情扩散风的定性险评估,相关评估指标由专家讨论确定。
1.3 数据采集及分析
按照病例定义在发病户及周围场搜索病例,将获得的数据录入Excel 2010并用其计算袭击率、病死率和绘制流行曲线。采用现场访问方式搜集用于风险评估的相关信息,按照“高、中、低”三个评分等级对各因素风险进行赋值和评估,最终评估结果按照定性分析结果判断矩阵[2]进行计算。
2 结果
2.1 发病羊临床表现
两疫点病羊均表现为体温升高、流脓性鼻液、眼眵增多、下唇内侧有溃疡灶、腹泻等临床症状。对一只濒死发病羊剖检变可见:肺脏多处出现淤血出血斑块,心脏内膜稍有出血,膀胱有散在出血点,肠道充血;一只死亡1天的羊剖检发现:喉头气管、支气管全部附有一层干酪物,肺脏大面积充血坏死,炎症反应明显,下唇内侧有轻微溃疡和红斑,肺门淋巴结肿大,胆囊充盈,盲肠、空肠水样物充盈。黑山疫点剖检死亡2小时的羊心冠脂肪出血、肺脏大面积坏死炎症,虾肉样变,胆汁充盈、脾脏边缘多个出血丘,突出脾脏边缘,小肠脓性分泌物,小肠弥漫性出血明显,真胃皱褶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出血。
2.2 PPR病例及其分布特征
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规定,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点周围13公里内所有牛羊进行临床监视并采用以上病例定义进行疑似病例搜索,发现所有病例集中于合计有67只波尔山羊的2个群中,共有36% (24/67)的易感羊发病,其中11只死亡,致死率为46%(11/24)。此次暴发的首发病例出现在2014年3月9日,病例高峰期出现在3月15日,于3月17日介入调查,3月18日扑杀两个感染群的所有羊只。病例的时间分布特征见图1。
2.3 疫情扩散风险评估
评估重点是2014年2月21日至3月17日期间PPR病毒由此两疫点向周围养殖场扩散的风险。经查阅资料可知,小反刍兽疫病毒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故将风险因子锁定为疫点内的羊、饲料、垫料、饮水、粪污、羊毛、农具、人员、运输车辆,进行释放风险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对释放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人员流动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暴露风险评估。重点评估对象为进行过诊疗的兽医和疫点畜主及家人去过的13户人家,对这些评估对象逐个进行了访谈。调查证实:3月9日—3月21日之间,除疫点外,两位兽医均未到过其他牛羊养殖户,暴露风险为低风险;畜主或家人到访过的13户人家:均无牛羊饲养,暴露风险为低风险。根据释放和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这两个疫点向其他场群传播小反刍兽疫的风险低(表2)。
3 讨论
3.1 疫情来源
通过对畜主进行详细询问,绘制了流行病学曲线和死亡曲线。《OIE陆生动物诊断和疫苗手册》中描述小反刍兽疫潜伏期3~10天,多数为4~6天,《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最长为21天。观察新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曲线,本次疫情为典型的同源暴露,即开始只有极少数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当感染羊装车混入健康群时已经具备传播能力,于是在运输车辆上感染了其他羊,并在抵达运输地点后陆续发病。本次疫情的指示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9日。故最可能的感染时间应在2月16日—3月6日之间。
图 1 小反刍兽疫新病例发生时间分布特征曲线
表1 释放风险评估结果
表 2 疫点向其他羊群传播小反刍兽疫风险评估[3]
通过访谈得知,2014年3月7日,这2个养殖户从S省某活羊交易市场购入一批波尔山羊,于3月8日车经高速公路进入我省,分别在北镇市及黑山县卸羊。3月9日起北镇疫点(以前未饲养)即有1只大公羊出现腹泻症状。此后,陆续有羊发病,出现咳嗽、腹泻、鼻腔有浆液性鼻液,个别羊眼部出现分泌物;3月16日开始出现死亡,死前12小时内均有剧烈水样或血样腹泻,鼻腔流粘脓性鼻液。黑山疫点发病和治疗情况基本相似,购入的羊于3月11日开始发病,且当天即出现死亡病例,至3月17日共死亡6只,包括其原来饲养的1只山羊羊羔。综上所述,判断本次疫情为一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
3.2 扩散风险评估
由新病例时间分布特征曲线结合小反刍兽疫的最长潜伏期[4],本次调查的追溯时间段确定为2月21日—3月6日,但3月8日前这批羊没有进入我省,无法获得确切的有关信息,仅进行了追踪调查和扩散风险评估。危害确认锁定在可能携带并传播病原的羊、饲料、垫料、饮水、粪污、羊毛、农具、人员、运输车辆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可能的风险因素分别进行了释放、暴露和后果评估,最终确认这两个疫点向周边养殖场户扩散小反刍兽疫的风险较低。
4 结论
4.1 本次疫情为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购入时已经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但购买时处于潜伏期,未表现症状,进入我省后第二天即开始发病。
4.2 病羊来自S省活羊交易市场。
4.3 本次疫情疫点向其他场群传播小反刍兽疫风险低。
5 建议
全省范围内暂时限制活羊及活羊产品移动,在全省范围内搜索病例并依据《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规定采取相应措施,重点关注2月16日至今从S省引入的活羊以及与其有过接触史的羊饲养场户。
Investigation of an Introduced Case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in Liaoning Province,China
Cui Jixian1,Wang Jingfei2,Gu Zhida1,
(1. Liaoning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aoning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Liaoning 110164;2.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tic Center,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terinary Biotechnology,Harbin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01)
From March 9 to 17,2014,an outbreak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was confrmed in goats in two focks in counties B and H of Liaoning province.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fnd the source of the PPR event and its spreading risks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PR outbreaks were the introduced case and only limited in two focks. The infected goats were bought from live sheep and goats market in S Province,and the spread within the fock was rapid but the risk of its spreading to other households was very low.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investigation;risk assessment;Liaoning
S851.38
:B
:1005-944X(2014)11-0063-03
谷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