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燕珉

2014-02-21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管老龄化住宅

周燕珉

ZHOU Yanmin

B.1957

197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06 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二等奖

2002 全国经济适用房设计竞赛一等奖

从学生时代算起,我在清华园中已经度过了29个寒暑。回顾过往,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我的人生历程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这8个字对我的影响,不仅来自其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更来自众多秉持着校训精神的师长和校友。是他们的榜样时刻激励着我,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由于我从事的领域是住宅建筑设计,而好的住宅设计一定是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要以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为基础,“在生活中捕捉事业的灵感,在工作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就成为了自己的座右铭。

在我40岁前后,我曾经腿部骨折过两次,过了一段靠轮椅和拐杖行动、在别人看来非常背运的时光。但我却利用这段时间细致地体会、观察和记录了残障人士的生活需求,成为自己对住宅精细化设计、老年无障碍设计认识的宝贵积累。这也算是对“自强不息”的一种诠释和实践吧。

1.2 天津武清养老示范区规划设计

“衣食住行”,居住是仅列吃饭穿衣之后的人类基本需求。我进入清华读书的时候,全国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可怜的6m2多一点,很多青年教师都是一家人挤在筒子楼的一个单间里,厕所、厨房都是全楼道共用。那个时期,“分房子”是最让大家(还只限于那些有资格的人)翘首以盼、牵肠挂肚的事情,也是最让有关领导费尽心机、如履薄冰的事情。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国人的居住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特别是1998年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这种改善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18.7m2提高到2010年的31.6m2。从总量上看,我国已经彻底告别了住宅短缺的时代。但是,由于近年来房价的高企,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房价则是媒体和坊间讨论的热点话题。房子,永远都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

1995年的春天,我从日本返回母校任教,迄今已过去了19个年头。这19年里我实际上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居住建筑设计的研究和教学。回首来时路,我为自己的这种选择深以为傲。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对城市住宅的新增需求居高不下。近年来,全国每年的住宅新开工面积都在十几亿m2,按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计算,每年开工面积建成之后可以为4000万左右的人口解决其居住问题。如果能使这些住房的设计水平有所提升,那就意味着千千万万人的家居生活能够变得更加舒适、安全、健康和便利,能够为此有所贡献,自然是深感荣幸。

住宅是人们居家生活之所,人的一生有大约1/3左右的时间要在其中度过。因此,好的住宅设计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必须是对人的居家生活需求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的设计。同时,住宅的建设需要占用土地、消耗建材等资源,住宅在使用过程中要消耗能源,因此,好的住宅设计,应当是在尽可能节约土地、节约资源能耗的前提下,对使用者在居家生活中的各类空间需求给予满足的设计。我在住宅设计领域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一思路展开的。迄今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住宅精细化设计》、《中小户型住宅设计》、《老年住宅》等专著和一些实践项目中有所体现。

近年来,我把自己的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上,这是时代的需求使然。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同时其在居所中生活的时间逐步延长,因此使老年人能够在其居所中安全、舒适和便利地生活,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需求。根据日本三泽住宅综合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日本因事故死亡人数中排第二位的是发生在家庭内的事故,大约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半。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于家庭中事故的人数与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基本相当。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提高住宅中的安全性对于应对老龄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所董事长三泽千代治先生在其著作《2050年的理想住宅》中提出,“住宅的重要性就是能保护人”,我对此深以为然。最近,我84岁的父亲在家中卫生间滑倒,导致髋关节骨折住进医院。事情的缘由是,位于厕所地面下的水管不知何处发生漏水,并漏到楼下邻家。只好请人来大动干戈地挖开地面,修好水管之后再重新做地面。就在工程即将完工之时,父亲走进去想检查一下,因地面上有沙子而脚下一滑——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这使我又一次深深感到,如果住宅的建造质量不高(使用时间还不到10年就发生水管漏水),设计不够合理(水管被埋在地面之下因而不便维修),住宅就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护居住者,反而会给人带来各种麻烦,甚至成为人身事故的源头。

由此联想到的是:住宅设计不但要做好当下,满足使用者近期的需求,还应当具有长远观点,考虑未来的需求,做到灵活可变,便于适老化改造,便于更新维修,节能节材。如果每一位建筑师都努力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细化设计原则贯穿到住宅的全寿命周期,那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谨以此与各位同道共勉。

猜你喜欢

水管老龄化住宅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Jaffa住宅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
马虎的水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