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地位与策略
2014-02-21吴绍晋郑丽岚
吴绍晋++郑丽岚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地位的重新认识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总体目标和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重要内容加以规定和说明,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各项工作实施的基本依据,也是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标准》对议论文写作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相关的目标要求主要有: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观察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合理安排内容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标准》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培养的必然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标准》基本课程理念之一,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然而,由于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语文教材中议论文课文所占比例偏小(如语文教材仅在8—9两个年级中编排三个议论文单元12篇议论文),在实际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加之各地中考大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议论文写作的考查,因此,议论文写作教学在实践中存在明显被弱化和边缘化现象,这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接受义务阶段教育后走上社会,还是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知识和能力的缺失是毋庸置疑的。
重视并加强议论文写作教学应是贯彻《标准》精神的行为自觉,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纠正偏差、正本清源势在必行。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完整的训练体系
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标准》对“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等目标要求就是对学生经过第四学段(7~9年级)之后学习结果的描述,亦即学生经过初中三个学年学习之后,能够在45分钟内写出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写出来的议论文能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为了让学生在经过第四学段学习之后能够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就必须构建完整内容体系,形成科学训练系统,逐项加以训练培养,逐一达成能力目标。这样,写作教学和训练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完整的系统性和渐进的科学性。
具体而言,可把总体目标要求细化分解,形成以下训练内容体系:
1.论点:论点的提炼确定,论点的基本要求;
2.论据:论据的类型,论据选择的基本要求;
3.论证:论证的基本方法,论证方法选择和运用的要求;
4.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5.就现实生活中某一件事或某种现象进行分析,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或褒扬,或批评);
6.针对自己的观点,选择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材料;
7.运用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材料,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
8.分析论证过程中适当联系社会现实,进行必要的引申和深化;
9.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正确、独到的见解;
10.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事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11.论证语言通顺、简洁、准确;
12.完整的文章结构和清晰的论证层次;
13.45分钟内完成,篇幅不少于500字;
1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5.合理构思立意,起草文章的提纲框架;
16.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
17.对写作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18.相互评改作文。
(二)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写好作文,尤其是相对枯燥的议论文;而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则事关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前朗读,让学生感受美文的精彩与严谨;邀请作家学者讲授写作的经验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与学生同堂写作竞技,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题目,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学生的优秀作文创造交流、展示乃至发表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等等。而良好写作习惯如多角度观察思考的习惯,注重素材的搜集积累的习惯,动笔写作之前周密构思立意的习惯,列纲起草避免想到什么写什么的习惯,文章写完之后修改加工的习惯等等,则需要在平时教师的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实践中规范要求,严格督促,坚持不懈,逐步养成,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分学年、学期循序渐进
上面列举了《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议论文写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和相关的具体目标要求,并围绕目标要求构建的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体系。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层次不同、学生素质不一,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校实际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教材编排情况,把训练的内容体系具体分解到三个学年或8—9两个学年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逐项加以训练落实,循序渐进最终达成目标,而不是三个学年或8—9两个学年中每个学年都就整个内容体系进行同样的重复的训练,更不是在训练的内容体系中每一次课训练什么信手拈来,随意而为,没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四)有效使用教材
教材依据《标准》编写,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必需的规范文本,教学中必须加以有效使用。应当走出一个误区,即阅读教学才使用教材和课文。其实,教材中的议论文既是教师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也是教师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有效使用教材和课文对于议论文写作教学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通过议论文课文的学习感悟议论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路,学习写作的方法等等。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教材编写的局限性,议论文课文不仅篇目较少,而且部分课文又不是凸显文体特征的规范文本,对初步接触议论文的学生而言,仅有教材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便捷地了解社会生活,查找写作素材,交流习作体会等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和资源,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六)专项、综合训练相结合
议论文写作训练内容体系把《标准》规定的总体目标细化为18项训练指标,只有逐一把这些细化指标的训练落到实处,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总体目标的实现才具有可靠的保证。因此,专项训练是基础、是根本。但是,专项训练又是单一的、零碎的,仅有这样的训练还不足以使学生形成议论文写作的综合能力,因此必须在进行专项训练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议论文整篇写作的综合训练。而且,专项训练的效果如何,可以在综合写作中得到真实的检验;专项能力的缺漏也可以在综合写作中及时发现和补救。
(七)课堂训练和课外写作并行
《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和写作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训练和课外写作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内训练侧重于检测课堂专项指导的目标达成度和实施必要的限时训练;课外写作学生可以自由选题,有足够的时间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和修改加工,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并有利于学生寻找和保持写作的感觉和状态。
(八)实施多种评价方式和多元评价主体
以往的作文教学评价大多方式单一,即结果评价,主体单一教师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只关注终结性结果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忽视了对发展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只由教师实施评价,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讲,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评价应该告别评价方式单一和评价主体单一的历史,积极探索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注重发展性激励性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确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主体。还应该积极尝试引入社会主体评价,例如开展专项语文活动,邀请家长、作家、编辑等适当对象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等等。
三、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和行为
上面列举了《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议论文写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和相关的具体目标要求,并围绕目标要求构建了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体系。必须十分清楚的是,这一训练体系是第四学段学生三个学年完成的,这些目标要求是三个学年达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和行为,突出训练的计划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结合教材编排的特点,把目标要求和训练内容分解到三个学年,循序渐进,逐项训练,最终实现至第四学段学业任务完成时即学生初中毕业时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字,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这一总体目标。
(二)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并重
《标准》对初中即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学生议论文写作之所以只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性文字”,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初步接触和粗浅学习议论文,对多数学生而言,议论文是相对陌生的文体;从年龄特点上讲,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尚不成熟,思辨能力不强。由于学生初步接触、学习议论文,对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要求知之甚少,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方法的指导便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什么是论点,怎样确立论点;什么是论据,怎样选择论据;什么是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怎样选择和运用论证方法;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等等。没有必要的系统的方法指导,学生就写不出有一定规范的哪怕只是“简单的议论性文字”,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方法的指导是为能力的培养和达成服务的,文章有法但文无定法,更不能唯法是从。写作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和最根本的任务,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写作的知识和技巧,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巧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文的阅读得到内心的感悟,通过议论文的写作获取实际的能力,通过反复修改锤炼提升写作水平。因此,议论文写作教学着眼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切实形成和不断提高。
(三)贯彻《标准》要求与坚持实事求是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的是基础不一、水平各异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面对客观现实,正视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议论文写作教学既不能以情况特殊等借口不贯彻《标准》要求,也不能拘泥于《标准》的条条框框。在面向多数学生实施《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对于个别基础太差、写作能力低下的学生,与其按统一要求难以达到,不如大胆在某些方面适当降低要求,既能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进步和提高,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有成就感。而对语文素养高、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则可高于《标准》要求,助推个性发展,引领驰骋翱翔。
事实上,《标准》本身对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的表述,既有刚性的要求,又有弹性的描述。“有明确的知识和能力达成度,有的还作了量的规定” ;“在对‘量的规定上,用了‘左右、‘不少于这样的弹性表述,这为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既然如此,在教学实践中直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灵活可行的方法策略,实施不同的目标要求,这本身就是贯彻落实《标准》精神的科学体现。
(作者单位: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德化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