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多角度倾听文本内容
2014-02-21祁俊来
祁俊来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学科以文选为主要内容,没有严密的结构序列形式,而其他学科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有结构序列形式。在平时学习中,语文学科教什么,怎么教,要因人而异。教者或者阅读者的生活阅历不一样,情感不同,对语文的理解感悟也就不一样。因此,语文教学中笼统地提倡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未必会见效,甚至有人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堂堂出效果,只要一堂课不见效果,就会被简单判定为失败。其实,语文学科中有些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立刻就会明白,而有些知识是要靠学生深入学习,才会感悟到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要去倾听文本的各类声音。
首先,倾听文本的强弱音。倾听文本的强弱音就是去感知文本中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而不写那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其实不然。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们就会感知到作者借这段文字的描述,想表达父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细心周到的呵护关爱,以及我多年后才对那种感情的理解继而后悔的内疚之情。这是本文的强音。但是有些教师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把文本的主要表达感情延伸到爱国等方面,结果学生不但没有理解,反而感到更难了,教学目标未实现,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教学效果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的研究过滤,再进行高度艺术的加工而形成的,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在阅读时一定要找准作者的感情侧重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倾听文本的主和弦。中学教材中选编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优秀篇章。每一篇作品都有一个主和弦,只要我们把握住了这些主和弦,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不难理解。要想去把握文本的主和弦,我们要注重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要从这些关键词语当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用意。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作者先从一个博大壮阔的北方雪景的描述,引出一个“望”,以下内容都是在这个字的统率下,层层展示出来,一直到诗文结尾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峰,从而凸显出作者豪迈自信的情感。
第三,倾听文本的变奏。这里所讲的变奏是指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矛盾。教学中只要我们发现这些矛盾。沿着这些问题去探究,逐层深入,就会揭示出文本中的深层用意。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就是这一类的典范作品。作品结尾之处皇帝什么也没穿的话为什么要安排给一个孩子来说出,而不是大人们,难道小孩能看出来,大人就看不出来吗?这就是问题,自然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实际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矛盾,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发掘出更深刻的内涵。
第四,倾听文本中的休止符。这一点指的就是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停止、空白之处。在教学中,我们如果遇到这些问题现象,平时就要用补写、叙写的方法来完成。文学作品是含蓄的,是作者情感的纠结。中学教材中所选的一些文本,由于学习对象是处世不深的青少年,所以编者常常就只注重于适合学生的某一方面知识的提高,而不是像研究者那样面面俱到。所以,平时教学中,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文本重难点和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这些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去认识把握林黛玉这个人物,感悟她的情感变化、内心活动以及个性特征。但是,有的教师在讲授时,过度地连接整部小说内容,什么贾氏的兴衰缘由,王熙凤的泼辣干练,以及贾宝玉的另类女性观等等,讲了很多,花了好几节课才完成,想要把整部小说全放在这篇选文中来分析,却失去了对教材所选文本的深入理解。结果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给学生造成了错觉,乃至偏差。
第五,倾听文本的体式。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文体知识的把握较少,而对作品文学性的东西讲得太多,丢失了文本的核心功能与价值。传统教材的编写,都是围绕某一主题或文体形式选编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诗词等文体形式。教学中,必须要围绕单元中设定的主线或者是文体形式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讲解,突出文本的核心内容。如学习说明文,就要讲清楚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说明的对象,说明的特征,说明的顺序、方法以及说明事物所用的材料等,使学生在以后的说明文学习中明确目标,达到知识的举一反三;而绝不能只去分析作品中文学性的东西,甚至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无整体效果。
当然,以上内容笔者主要是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方面来谈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情、学术界的探讨、教材和课堂实情等方面来指导学生阅读。只要我们围绕《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的基础,拓展开去,阅读教学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天祝县安远镇
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