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哼鸣”的训练

2014-02-20张天慧李巧伟

艺术评鉴 2014年1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

张天慧++李巧伟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练声方法非常重要,“哼鸣”练习不失为一种特别有效的声音训练技巧。客观地看,“哼鸣”的训练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能帮助歌唱者找到正确平衡的声音焦点并获得鼻咽腔共鸣,可以增加声音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以帮助错误发声者纠正不良发声习惯。“哼鸣”甚至可以使病变的声带恢复机能。

关键词:声乐教学 哼鸣 歌唱状态

一、“哼鸣”的概念

“哼鸣”也称为“哼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这种形式来哼小曲、小调,用以排解烦闷。在艺术歌唱中,无论是独唱、重唱或合唱,都有可能使用。例如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就有一段著名的哼唱的合唱曲,音色柔和悦耳。在歌唱训练中,很多声乐教师让学生通过哼唱来寻找呼吸支持、发声位置等歌唱发声的基本感觉,并用这种感觉带出各个元音(如m—ma,m—me,m—mo)。训练哼唱也和一般歌唱一样要求深呼吸、打开喉咙和高位置。

通过对“哼鸣”基本概念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哼鸣”在我们整个声乐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刚开始接触声乐还是对其有过深入研究,“哼鸣”的练习方法始终贯穿始终。

二、掌握正确“哼鸣”方法的基础

(一)良好的呼吸

歌唱呼吸虽然是以生活中的自然呼吸为基础的,但是又与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有着明显的差别。自然呼吸是人类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动作,无需学习和训练就能进行,而歌唱呼吸却是一种艺术活动,它必须根据歌唱语言和音乐的艺术特点以及人体歌唱发声的客观规律进行,必须经过刻苦训练和努力学习才能掌握。

歌唱呼吸的练习方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用鼻子嗅气味的方法练习深吸气

人类有一种本能,每每遇到芳香的气味或清新的空气时,总会贪婪地频频深吸,此时,吸气的动作幅度大,吸气深,故而才有充足的吸气量。这时的吸气状态完全符合歌唱的呼吸要求。所以,可以通过闻花香或者其他散发芬芳气味的物品来体会和练习深吸气。

2.仰卧式吸气练习

平日,当你心平气和地仰卧在床上休息时,会发现呼吸时腹部一凸一凹自然而有规律的运动,这时的吸气状态自然松弛、协调均匀,又保持着一定的深度。对于歌唱时吸气部位过高,吸气状态过于紧张的歌唱者,可以通过体会这种仰卧时的吸气感觉来调整自己的错误呼吸方法。仰卧呼吸练习,虽然吸气状态自然、松弛并有一定深度,但是,由于全身的放松状态使得吸气力度较小,与实际歌唱时的吸气力度要求还有距离。所以,有些人在做仰卧吸气练习时,在自己的腹部上放置一些重物,使腹部受到一定的压力,借以增加吸气时的力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蹲式吸气练习

当我们蹲下吸气时,会发现比站立时更容易把气息吸的深。经常进行蹲式呼吸练习能够锻炼和提高腹部呼吸肌肉群和膈肌的运动能力。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帮助吸气深度不够和呼吸控制能力较弱的歌唱者增强自己的呼吸控制能力。

4.坐式吸气练习

坐式吸气练习的方法是:坐在凳子上,上身前倾,两肘放在大腿上。吸气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后腰,除了感觉腹部随着气息的吸入有明显的扩张外,后腰部位也要有横向的扩张感觉。经常进行这种练习,不但可以增强呼吸的力度,而且能够协调腰部的肌肉群,积极地参与歌唱呼吸运动,使歌唱呼吸更加饱满有力。

5.通过抽泣练习快吸气

在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理论中,把歌唱的吸气和呼气比喻为“吸气如抽泣,吐气如燃薪”,这种比喻既十分科学、精辟,又比较通俗、易懂。抽泣中的吸气一般较快,且深而集中,是歌唱中快吸气的理想状态。

(二)喉咙的打开

打开喉咙歌唱,这是声乐教师普遍教学的规律,但是打开喉咙的同时声带也打开了,如果在发生时声带继续打开,就会产生漏气,声音空洞无力。相反如果不打开喉咙歌唱或吸气时打开,发声时又闭住了,这样声带就被挤住了,声带的频率也不能正常震动了。所以,打开用打哈欠的方法最好,这样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胸腔都充分打开但声带要闭合,该打开的要保持,该闭合的要闭合这样的平衡,是最佳的歌唱方式。

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两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

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术。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统一的要求。

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

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6.向后仰头常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

(三)高位置的获得

“哼鸣”对声音高位置的获得起着重要作用。“哼鸣”容易控制和调节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的比例关系,容易体会声音的位置感和良好的共鸣感。有了正确的“哼鸣”部位后,再用同样的感觉唱其他母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哼鸣”必须先用气哼出,以检验气路是否同上鼻腔,不能在喉部哼唱,同时嘴略微松开,不能闭紧,以免喉咙逼紧,舌头放平,下颚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齿稍分开,不要咬紧,声音集中在鼻腔顶端而感到有轻微的振动,无论音的高低变化如何,这种感觉保持在开始时的感觉。在哼鸣的过程中,随时可将口做开合动作,以检验声音位置的稳定,切忌把口张开时,声音感觉就掉下来了或者变成另外一个音。

作哼鸣练习时的口咽腔状态应该是:上下唇微闭,上下齿松开,颌关节打开,下颌放下,软腭抬起,小舌上收,鼻咽腔保持扩展开放状态,口腔内部呈自然的圆形空间。哼唱时,必须有气息的支持,并在气息的支持下,努力把声音集中输送到鼻咽腔的最高处,并在那里把声音唱响、哼亮,但音量不必过大。endprint

在“哼鸣”联系中,应该努力培养用鼻子歌唱及在鼻腔里发声的意识和感觉,并通过长期的练习,养成在歌唱发声时始终保持这种意识和状态的习惯,这样才能使歌唱的高位置得以稳定。

对于初学歌唱的的人,进行头腔共鸣练习时,首先要学会分辨鼻腔共鸣和鼻音的区别。其区别方法是:在歌唱发声时,用手轻轻捏住鼻子,然后再放开,如果放开时的声音和捏住鼻子时的声音没有什么不同,这时所发出的的就是鼻咽腔共鸣,反之就是鼻音。

三、“哼鸣”的方法和运用

根据歌唱方法的不同和声音特点以及声乐作品的区别,“哼鸣”的方法也有不同。一般分为大口“哼鸣”和小口“哼鸣”两种。

(一)大口“哼鸣”:在双唇微闭的前提下,软口盖抬起,内口腔打开,同时保持口咽腔和鼻咽腔的开放状态。大口哼鸣,由于口、咽腔体空间较大,因此带出的声音圆润、通畅、开放,声音的掩盖色彩更多一些,声音位置多集中在后鼻腔。同时,由于声音与气息状态平衡,连接比较紧密,声音的竖立感觉比较明显。由大口“哼鸣”所带出的声音一般比较通畅、松弛、宽厚,声音位置比较集中,气势较大,比较适合演唱创作歌曲和美声歌曲。

(二)小口“哼鸣”:在双唇微闭的前提下,口腔和咽腔开度较小,带出的声音比较明亮、集中、灵活,声音位置多集中在前鼻腔,声音焦点比较明显。由于声音与气息状态比较平衡,连接比较紧密,歌唱状态也比较协调统一。用小口“哼鸣”带出的声音比较明亮、集中、清脆、灵活,因此比较适合我国民歌、戏曲以及民族风格较强声乐作品的演唱。

无论大口“哼鸣”或小口“哼鸣”,在整体感觉上都是一样的,并要求歌唱中的每个字音都不能离开“哼鸣”的感觉,字音的转换、声音的变化都必须统一在“哼鸣”的状态和感觉之上。在保持这一共性的前提之下,才能去体现每个字音的个性。

总之,声乐训练方法因教师而异,因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异,“哼鸣”作为练习手段不是万能钥匙,只有辩证地分析具体问题,理智地看待声乐学习,只有师生密切配合,多种发声方法灵活运用,才是最终正确的声乐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卡罗·伯金.教唱歌[M].萧宇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张蕾.歌唱的钥匙[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刘文昌,付鸿敏.歌唱理论与技巧[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声乐教学略见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高校声乐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