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预习定教的实践探究

2014-02-20蒋利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预习有效课堂

蒋利洪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前的预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是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的第一步。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预习的策略。

关键词:预习;以学定教;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03

叶圣陶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是最好的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让预习先走一步,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什么是预习,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读几遍课文是语文预习吗?让学生去想想课后练习,看看课辅资料是语文预习吗?不,这些都不是预习。笔者认为语文预习应该是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范围、有要求的一次提前自学的过程。它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笔者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安排预习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1. 预习让自学能力展翅高飞

语文预习是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按要求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比如遇上生词难字,就要动手去翻翻字词典;有关课文作者或写作背景可能要尝试着去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对课文中的好句或有所感悟的句子要做些摘录或批注;对难解的句子要圈圈点点以备提问质疑等等。由此可见,学生语文预习的过程绝不是看两遍课文就能了事的,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 预习让教与学有的放矢

(1)预习推动教师“以学定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应依据学情而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了什么,想学什么,及时改变策略,调整教案、学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达成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

(2)预习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通过预习,先自学后受教,课文中什么地方已懂,什么地方还不懂,心中有数,在上课过程中对不懂的地方就会听得更专心,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会更深入,课堂上“生成性”内容会更多。

如:在上《丑小鸭》时,有个预习任务是去思考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在批改学生的预习本时,笔者就发现答案五花八门。果然到了课堂讨论的环节,学生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更有学生提出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最关键的原因是它的坚强,否则即使是个天鹅蛋它也难以变成天鹅。这种说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鸣,这种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就得益于课前的预习思考。

二、怎样进行有效的语文预习

预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要让学生开展有效的语文预习,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预习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制定预习的方案,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所做的一点尝试。

1. 预习布置的时间有讲究

预习任务一般来讲在新课学习前一到两天布置最理想,而且最好要求在规定时间里去完成,学生就不致于应付了事。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把“字词落实”等预习中的环节放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就势必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不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2. 预习任务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课文类型不同,学生能力有差异,预习任务就不能搞一刀切,要遵循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灵活布置。笔者的做法是既有常规的必做题,又有选做题。具体操作如下:

常规“预习单”上的题目步骤基本如下:(1)我的新词难词(摘录数量不限。);(2)课文讲了什么(简单的概括课文内容);(3)我的阅读感受(一般在100字左右。);(4)我的疑问(可以就课文整体谈,也可以就局部句子谈)

选做题是对常规题目的补充和深入。它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根据课文类型来布置的预习任务。如:有的课文音律性强,适合朗诵,如《在山的那边》、《安赛腰鼓》等,笔者会另外加上“表情朗诵”的预习任务。有的课文文笔优美,适合赏析,如:冰心的《谈生命》、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笔者会加上“好句摘录及理由”的预习任务。有的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学生缺少情感体验,如《邓稼先》、《在沙漠中心》等,笔者会加上查找资料、补充相关知识的任务……

还有一种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布置的选做题形式。这些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如《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从课文题目入手去探究斯科特一行探险的“伟大”和“悲剧”体现在哪些地方。这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精读课文,还要求他们能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甚至还需要利用网络查找一定的资料,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宝藏。

3. 预习要有反馈

要让预习有效而不是“逢场作戏”,它不仅要规定时间,规定内容,也必须要有检查,有反馈。预习本子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批阅、收集学生的预习信息,了解学生懂了什么,懂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还有什么问题是大多数人想解决还没解决的。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笔者本来是把教学重难点放在对朗读的指导和修辞方法的把握上的。但是从预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在“我的疑问”中却提到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赏析。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空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下转第7页)(上接第3页)撞开了那么一股劲!”这什么意思;“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对本课的教学任务及时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在修辞手法和文章语言的学习赏析上。这样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

预习信息的反馈不仅体现在上课教学内容、流程的改变上,有必要时还能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让作业成为预习的一次延伸拓展。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真抓好课前预习,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先行一步”, 这“一步”将在课堂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让预习“取道先行”,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石 柠.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M].北京:世界图书公司出版社,2010.

[3] 王想龙.“以学定教”的三个关注点[J].现代教学,2011(Z1).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 312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预习有效课堂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