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作文
2014-02-20孙淑利
孙淑利
摘要: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因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和中考。实际上,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本文就如何让学生进行快乐作文、提高写作兴趣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快乐作文;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77
一、进行自主作文是实现快乐作文的首要条件
从信息论来看,要完成作文,需要经历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一过程,全凭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而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笔者这里所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告诉学生,作文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这样,学生们才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也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是教师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下面,笔者论述一下自主作文的具体体现:
1. 自主作文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因为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位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思维就会受限,缺乏写作的自主性,也就更不用谈让学生快乐地作文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捕捉一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注重对学生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的练习,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都能记录下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为自己写作文积累材料。
2. 自主作文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写作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仅限于校园和家庭,还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地、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从而信心满满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和发现要比被动接受要快乐得多。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也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就可以掌握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发现,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教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那么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二、激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快乐作文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实现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打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学生的激情,以及对作文的热爱又应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我们知道,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者,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因为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实现快乐作文也就轻而易举了。
此外,要想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激情,语文教师首先对写作要热爱,要作示范,经常“下水”作文。实践证明,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会谈经验说技巧,不亲自“下水”试一试,是不可能深刻地体会到写作的艰辛与快乐的。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教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地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说得出真正的经验和技巧,并且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这样,在作文课上,师生之间也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的时候,写作文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还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三、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也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学生就摘到了“桃子”,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人换得的是教师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笔者奉劝所有一线的语文教师,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因此,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比较差劲的作文,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因为教育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学生们才能真正地快乐作文。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另一种方法是搭建展示平台。比如,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子,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供交流;班级可以设论坛、开辟专栏,既可以评论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级可以出优秀作文选,让优秀作文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供人传阅;学校要有文学社、广播站,搞辩论、办演讲、设沙龙,让有写作专长的同学一展风采。总之,机会要多,舞台要大,才可以形成强力磁场,展示才华,调动兴趣。
综上所述,笔者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也都认识到了快乐作文是我们的永远追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其转变态度、养成习惯,视作文为乐事。只有这样,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笔者想作为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一中学 0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