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2014-02-20
篇首语
《世界建筑》的读者朋友:
本期《世界建筑》暂时离开建筑作品,聚焦于对建筑作品的考量、检讨和诠释——建筑评论。
系统化的文艺评论(或按多数学者所认为的更准确译法:文艺批评)可以认为是一种西方的建构。在整个西方文明史中,它一直伴随文艺的发展而存在,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现当代,未曾间断。其中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线索是批评与理论之间的持续纠葛以及批评者与理论建构者之间不停的角色变幻。
建筑评论(建筑批评)是文艺评论在建筑学范畴中的对应。感谢阿尔伯蒂,从文艺复兴起,建筑得以与文学、美术、音乐一样,拥有了作为一门自立的人文艺术的身份。自此,基于文艺评论的工具与方法对建筑作品所进行的意义诠释、因果重构以及价值判断,也就成为了建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西方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日益意识形态化的当代西方,甚至存在批评不再服务于实践,而是实践服务于批评的现象。
现代中国的建筑评论曾经出现大面积的沉寂,不过这种沉寂早已被当代的争鸣所打破,并终于使中国的建筑评论摆脱了道德评判与技能验证的远古模型。本期《世界建筑》荣幸地邀请到10余位活跃在两岸的当代建筑评论家进行笔会,事实上这也是对更早时候同样以他们为嘉宾的一次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的延伸。我们注意到他们对“建筑评论的工具和方法”这一话题所做出的非常多样化的回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岸建筑评论界的多元化的视角:对建筑历史与理论梳理的关注,对建筑的自主性的关注,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关注,对公众传播的关注,等等。
在某些时候,建筑评论的主体——评论家(或批评者)们会出现在被批评的放大镜前,这恐怕是一个令评论家及受众都感到兴奋的时刻。本期《世界建筑》正是把这10余位睿智的学者请到这样的放大镜前,而此时,对他们进行批评的主体正是您,我们的读者。
《世界建筑》主编(201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Dear Reader,
In this issue of World Architecture we take a brief departure from architecture works. We move our focus to the study, evalu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rchitecture works, i.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Literary criticism is by and large a western construct. It might appeared as early as literature itself, and has continued to accompany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roughout western civilization. An interesting thread in its long history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ism and theory, and the intertwining characters of the critic and the theorist.
Thanks to Alberti, architecture gained the position of an independent liberal art during the Renaissance. Since then, architecture criticism, adopting the sam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ools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rchitecture. It has in turn influenced architecture practice in the most significant ways, even taking command at certain occasions. E. g., to neo-Marxism architecture thinkers today, practice is actually a means to criticism,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Architecture criticism in modern China had long been silent until recently. In the past decade or so there has been a boom of voices. These voices not only bring about diversified viewpoints and opinions, but finally take Chines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away from the disappointing pattern of moral judgments and skill verifications. In this issue of World Architecture, it is our honor to present a collection of leading voic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Their responses to the overarching topic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es are as heterogeneous as the formul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itself, with a myriad of different priorities: theory and history, autonomy, ideology,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etc.
From time to time, there are moments when the critics themselves are put in front of the lenses of criticism. This issue of World Architecture is exactly doing this: the contributors, so often heard in China as critics, are the object of scrutiny here. It is you, our reader, that are looking through the lens and taking the role of the critic this time.□
Editor-in-Chief (2013-), World Architecture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夏铸九:建筑史、地景史、都市史的“历史写作空间”都是制度再生产的权力草皮,是论述的空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存的真实空间与物理空间。这些正是1970年代之后空间的社会理论的滋养,因此,建筑批评是建筑历史的写作,是论述实践的历史写作空间,又是建筑论述话语的建构。
李翔宁:严肃的建筑评论者在选择自己的立场之前或许应该对不同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彼此关系有一个清晰的图景,这有助于在确定自己学术立场之前有一个宏观和整体的认识论基础。尤其在当代中国,要进行建筑和城市的研究,建立这样的宏观图景是一个尤为紧迫的任务……
周榕:要让批评介入当代建筑学的知识组织,首先必须跳出乌托邦知识体系的封闭象限,而令批评在更广阔的操作范围内进行知识再组织。笔者将建筑批评这一主动拓展知识组织象限的过程,定义为“具足”的过程。
葛明:设计/批评/历史,或者制图/建筑/语言等等,每一样事情都有足够的独立性又必须依赖于一种关系而不是另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这个知识架构才能产生出特殊的魅力。
宋昆:建筑批评不能简单地将建筑作品的意义等同于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是某种权威的解释。原著与权威的文本解释,无疑限制了读者、批评者尽情从事新解释的自由空间。无论作者的意图或是权威的解释,只不过是本文解释的多种可能之一,不能用作文本意义的唯一裁判尺度。
俞挺:建筑学的意义,第一层次在于审美意义、身体意义、技术意义、工程意义和管理意义。这些意义完全基于我们的生活意义,下一步,经历建筑学的独特性思考和基本意义检验之后,才是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至于历史意义,那是后人的事。建筑学评论的工具和方法无论千变万化,都必须以建筑学的意义为起点或者为目标,否则,不过是谈资而已。
冯江:宏大的概念并不是阐释文化的万能钥匙,对于建筑和建筑现象也一样。司空见惯的小事与小处正是产生知识的触发点,现实环境中的质朴细节往往比深奥的理论表述更为贴切和有力。
胡恒:对我来说,建筑评论的逻辑是,根据某种平衡原理:当一个建筑出现的时候,必然意味着某些东西在消失。评论的工作,就是用写作,让消失的东西“回归”。
青锋:虚无时代的评论策略所侧重的不是对抗,而是帮助人们探索如何在接受虚无的前提下,去建构并不虚无的生命。评论者的任务,也不在于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选择,那就会落入塔夫里所称的“操作性批评”的陷阱,而是向人们展现“英雄”的力量,以及光环之下的阿基里斯之踵。
张路峰:所谓建筑评论,是那种和当代建筑创作实践并行而且互动、互补的理论研究。如果说建筑历史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物,那么建筑评论的对象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物。……中国的建筑评论必须能够走出学术的圈子去面对现实,面对大众,面对实践才会更有前途,才会更有存在的必要。
金秋野: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独立自主的、面对现实的建筑批评语言?关键看我们是否能真诚地面对眼前的生存条件。语言从来都没有纯洁与否的问题,只有诚实与否的问题。只有诚实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杂糅一点、草莽一点、混账一点都没关系。建筑批评的目的之一就是锁定事实、揭穿谎言。
黄居正:一位真正的批评家,他的理论和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完全取决于他面对的对象和问题。不过有一样东西应该是批评家一以贯之的,那就是始终要秉持苏格拉底式的谦虚,因为人的知识也许千差万别,但在“无知”上则是相同的。
唐克扬:建筑领域,可能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建筑评价的角度:一种是完全主观的,……这突出地体现为对于建筑趣味、意识形态等等的盖棺论定式的判断;一种是研究构成建筑学科普遍思想体系的“理论”,相信建筑意匠甚至风格高下都有其“逻辑”……;最后一种则以某个建筑师的创作为一切的旨归,是一种自内而外的事后总结……
(以上文字摘引自本期主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