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用后评估到论述实践
——理论与方法

2014-02-20夏铸九

世界建筑 2014年8期
关键词:建筑史埃菲尔铁塔建构

夏铸九

由用后评估到论述实践
——理论与方法

夏铸九

由理论与方法的角度讨论建筑评价的课题,本文由1960-1970年代人与环境研究的用后评估作为历史的、制度的以及论述的建构的进步起点,然后,讨论1980年代建筑批评与建筑史的论辩,作为理论反思的方法论转折点。接着,由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知识贡献,讨论建筑论述与设计措词的课题。最后,以论述的空间作为结论,并推荐贺龙·巴赫德的《埃菲尔铁塔》作为建筑批评、建筑史写作以及符号学研究对艾菲尔铁塔解秘的范例。

用后评估,人与环境研究,建筑批评,建筑史,建筑论述,设计措词,论述的空间

知识是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心智产物。在二战后的福利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干预下有两组对立的实践与认识论,一种是技术理性的控制,商品生产与积累。空间的生产高度仰赖于国家干预过程中技术官僚的理性,都市蔓延、都市更新、城际之间高速公路的营造、小汽车生产与大汽车厂、土地开发商、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文化上的现代主义表现,都是空间的结果。对比自给自足的英国的新镇,为美国城郊的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父权家庭建构美国之梦。传统美学范畴所支配的建筑范型不能负荷福利国家社会在国家大规模干预下的建设任务,在学院中也无法立足。另一种则是人类关系的经理,要求再生产与正当性的复杂的过程对社会、文化、心理的考虑。人文主义的取向和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都是这个时空与制度条件下的专业与知识产物。这个凯恩斯模型受到1960-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抗议,并在1973年经济危机中被宣告放弃。在建筑论述中,我们看到人与环境研究与建筑实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隔阂与挫折。1980年英国建筑师路易斯·海曼(Louis Hellman)的漫画(图1),生动地表现了这种交流与鸿沟。这是建筑评价历史性地向社会科学求助,环境评估与用后评估成为建筑论述中知识与专业积累的起点。之后的经济再结构过程与政治上保守主义夺得权力,造就了新自由主义神话,而设计者在全球化的力量下,退回最传统的纯粹美学的领域,传播社会两极化下文化菁英的象征符号与价值,但是,这也正是文化领域上反领导权计划的开端,面对一个意义竞争的空间。所以,今天讨论建筑评价的课题,用后评估应该被当作一个历史与进步的起点。

1 环境评估与用后评估是对建筑论述知识建构最起码的要求

对建筑的评价,若使用环境评估(environmental evaluation)这个社会科学的词汇的话,是1960-1970年代在英美特定社会变动条件下浮现的环境心理学,或者说,人与环境研究(People-environment Studies)的建构,也是社会科学领域首次对建筑专业领域的干预[1]。它在应用上最主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用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POE)[2],对设计要求研究的证据,这样可以使专业社群逐渐累积可靠的知识,建构专业的核心技能。人与环境研究作为一种应用性社会科学的建构,虽然这些年受到现象学研究取向与女性主义研究取向的强大影响,仍然不失其独到的、针对空间与人互动的发问方式、方法论,以及量化与质化的数据收集手段。也因为这种条件,环境评估与用后评估的研究者主要的着力角度在于使用者的回馈,重视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的使用与功能的层次,对于传统建筑专业最核心的部分——建筑形式,或者说,空间的文化形式,尤其是美学评价这个层次,多未直接处理。对专业社群论述建构十分关键的评审、竞图的规则,仅仅使专业体制收敛,而并没有造成结构性改变。其实,对使用上要求一些知识依据,本来应该是建筑专业对社会价值最起码的责任,若未能改变专业的知识结构,一旦社会条件改变,政治上的保守集团反扑的时候,形式主义的建筑师在欠缺反省的美学措辞推波助澜下,顽固地再现资本与国家权力的欲望,遂造就了全球化年代的明星建筑师几乎等同于灾难的制造者。

所以,我们下面必须处理建筑批评的知识结构改变的核心,建筑史与建筑美学的论述建构。

2 没有建筑批评,只有建筑史

1 英国建筑师路易斯·海曼的漫画

当1980年中期,美国的学院首先开始颁授建筑批评硕士学位的时候,当时《设计书评 》(Design Book Review)的主编越洋访问意大利威尼斯的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时留下的名言,至今仍然掷地有声:“没有批评,只有建筑史”[3]。塔夫里着眼在于操作性批评(operative

criticism)貌似中立,其实偷渡了批评者既有的美学成见[1]。由18世纪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开始,建筑史学家就一直以历史哲学的角度(主要是黑格尔)与建筑师共同建构制度性的空间的论述。面对历史中的建筑,风格逐步成为区分历史转变过程中建筑形式断代的分类范畴,无论是新古典主义还是国族主义,风格的折衷主义成为19世纪的终局,而现代主义则以创新对抗风格。因此,有些建筑批评家如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egfried Giedion)等,其实是历史的鼓吹手,将时代精神(Zeitgeist, spirit of times)建构为规范性的措辞,为现代建筑师与现代建筑鸣锣开道。而史学家如文森特·斯卡里(Vincent Scully)之所为,犹如是建筑师航道与建筑形式建构上的创造性破坏的再现,以空间谋杀时间。由1970中期到1980年代,塔夫里[4]与戴维·华金(David Watkin)可以说分别由左右两翼1),共同瓦解了建筑批评与黑格尔建筑史学的美学预设在建筑论述上的正当性,如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Bernard Leon Pevsner)在建筑史领域中既得利益者的文化领导权(hegemony)。因此,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上也跟随着史学的认识论重建而改变,这是对历史思考特殊方式(particular modes of historical thinking)提出分析,重新提出一些重要的发问(problematic),质疑其潜藏的方法论假设。譬如说,对历史的哲学概念(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of history)为何?历史分类范畴 (their categories of historical classification) 为何?编年断代范畴(their categories of chronological periodization)为何?风格断代范畴(their categories of stylistic periodization)为何?他们以文化运动推动历史改变吗?他们了解形式与风格的概念(the concepts of form and style)之方式为何?他们对形式与社会生活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social life)的看法为何?他们的历史写作空间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s of historical writings)的不同产品类型为何?[5]这种史学方法上的深刻反思,不只是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历史争议翻案,也为之后的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后现代史学、女性主义取向的史学等等铺平了道路。这时,我们就可以接枝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贡献了。

3 建筑论述与设计措辞(空间之营造措辞)(design rhetoric)

美学原则的具体化、知觉到的空间形式、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等议题,在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可以由泰瑞·伊格顿(Terry Eagleton)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做为一个范例,他在1983年为大学本科学生撰写的《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6],可以视为一个高明的“写作策略”,不但是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主张的对抗性的文化领导权的战斗,而且也可以提供为博士学生亟需的方法论上的思想反思。伊格顿文学理论导论的结论,政治批评,就是一个成熟的建筑理论与设计理论建构,不但不会陷入过去政治上的化约主义陷阱,如粗暴的斯大林主义者所为,而且借着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思考角度,成功地处理了建筑论述与设计措辞(也就是空间之营造措辞,building rhetoric of space),这是美学原则的具体化,也是知觉到的空间形式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所在,换句话说,这就是营造空间效果的模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啊,这不是设计的要害吗?

4 结论——论述的空间

建筑史、地景史、都市史的“历史写作空间”(spaces of historical writings)都是制度再生产的权力草皮(the turfs of power)[7],是论述的空间(discursive space),经由字、词、图、甚至是数字影像等[8],是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s)的建构,是虚拟的空间,是写作的空间,又是竞争意义的战场。于是,建筑、地景、城市,它们是论述建构起来的象征空间(symbolic space, spaces of representation),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存的真实空间(real space)与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这些正是1970年代之后空间的社会理论的滋养,因此,建筑批评是建筑历史的写作,是论述实践的历史写作空间,又是建筑论述话语的建构。假如要推荐一篇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批评,而推荐并不表示这是定于一尊的唯一写作,贺龙·巴赫德2)(Roland Barthes) 的《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 1964/The Eiffel Tower, 1979)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是埃菲尔铁塔的建筑批评,是建筑史写作,也是符号学研究对埃菲尔铁塔的解秘,展现出符号的符征与符旨之间的无穷无尽的关系。何况,1989年铁塔建成100年之后,原摄影师安德烈·马丁(Andre Martin)增加了图片重新再版,李幼蒸根据此新版修正原译本(1985年),在2007年由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埃菲尔铁塔》中译本。

由于此文精采,我曾经以“什么是建筑设计?——导读‘埃菲尔铁塔’论空间的象征表现”作为针对没有专业背景的建筑导论课程的其中一讲,这是有通识教育意义的课程讲授。简言之,这是埃菲尔铁塔的建筑批评,也是针对埃菲尔铁塔作为一个现代建筑童年,工业社会建筑的起身炮,欧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表现的建筑史写作,当然,在认识论角度上是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研究对埃菲尔铁塔的象征符号解秘,作者的文学修为展现出符号的符征与符旨之间的无穷无尽对话,简直字字珠玑,值得作为建筑批评的范例看待,因此,值得导读。(本文是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系列活动第7期“建筑评论的工具与方法”的发言稿,世界建筑杂志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

注释:

1)尤其关系着1980年代英美政治上新保守主义分别夺取了政权,见:Watkin, David. Morality and Architecture,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Watkin, David. The Ris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London, Eastview Editions, 1980

2)即“罗兰·巴特”,本文保留作者原译法,出自法语发音。

[1] 夏铸九. 理论建筑——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1995

[2] Preiser, Wolfgang, F. E., Rabinowitz H. Z. and White E T..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8

[3] Manfredo Tafuri. There is No Criticism, Only History. Design Book Review, 1986, No.9, Spring: 8-11.

[4] Manfredo Tafuri. 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London: Harper & Row, 1980

[5] Porphyrios, Demetri, ed. Methodolog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London: Architectural Design, 1981

[6]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194-217(有中译,文学理论导论. 吴新发译.台北:书林)

[7] Spiro Kostof. Cities and Turf. Design Book Review, No.10, Fall: 35-39.

[8] Forty Adrin. Words and Buildings: 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2000; Crysler, C.Greig. Writing Spaces: Discourses of Architecture, Urbanism,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1960-2000,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From POE to Discursive Practice: Theories and Methods

HSIA Chu-joe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and Peopleenvironment Studies were historically, institutionally and discursively constructed in the 1960-70s. They deal with architectural evaluation issues from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are considered to be progressive starting points by this paper. The polemics of 1980s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nd architectural are then treated as the methodical turning point of theoretical reflexivity. The author goes on to discusses issues of architectural discourse and design rhetoric focusing on the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conclusion, the concept of discursive space is reviewed and recommended as a model for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nd the writing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Discursive space is also used as a key-a semiotic de-mystification-of Roland Barthes' La Tour Eiffel (1964).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Peopleenvironment Studies,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rchitectural history, architectural discourse, design rhetoric, discursive space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南京大学宜兴讲座教授

2014-06-30

猜你喜欢

建筑史埃菲尔铁塔建构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不可思议的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谁设计的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海面上的“一千座埃菲尔铁塔”
BIM涤荡建筑史 建协助推豫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