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4-02-20
读书
奥托·瓦格纳
Otto Wagner
作者:沃尔特·泽德尼切克/Walter Zednicek克里斯蒂安·素特里芙尔/Kristian Sotriffer
出版:Walter Zednicek Photographien, 2002
本书购自于设置在维也纳联邦储蓄银行大厅中的奥托·瓦格纳纪念品商店。此前奥托·瓦格纳对于我而言只是20世纪初建筑群星中的一员,并没有特别的印象。然而通过这本由德英法意4种语言写作而成、印刷精美的专著,我开始被奥托·瓦格纳深深吸引。首先,令人难忘的是奥托·瓦格纳事务所绘制的美轮美奂的设计图纸。这些凭借传统的水墨渲染、水彩渲染方法所绘制的设计图纸构图精妙、浓淡得宜、表现精美,配景生动,堪称是这种表现方式的杰出教材。书后所附的地图显示了拥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能力的奥托·瓦格纳事务所当时在维也纳的受欢迎程度——他的设计作品密密麻麻遍布维也纳中心区。从瓦格纳的名言“能力即力量”(Ability is Power)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这种能力的超级自信。
如作者所言,奥托·瓦格纳的魅力历久弥新。我最近尤为感兴趣的是对奥托·瓦格纳与差不多同时期活跃在维也纳的阿道夫·路斯进行对比阅读。同处在大变革时期的欧洲艺术中心之一,同时面临着探索全新建筑道路的艰巨使命,长于绘画与形式语言创新的奥托·瓦格纳与擅长深入理性思辨的阿道夫·路斯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值得玩味的。面对深受市场认同、新作辈出的瓦格纳,少有作品建成的路斯内心有哪些活动?他的“装饰即罪恶”究竟是指向谁?刻意与瓦格纳的建筑外观形式语言创新探索保持距离,是否催生了路斯后来在材质与空间组合研究上的成就?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有趣的思考空间。(撰文:刘宇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大上海都市计划
Greater Shanghai Plan (Original Edition)
编者: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近代上海有两份常常被人们混淆的都市计划——《大上海计划》和《大上海都市计划》。1930年代制订的 《大上海计划》为改变当时上海城市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和建设经济中心勾画了蓝图。《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或许可看作《大上海计划》的前期或其中核心,将新市政中心选址江湾五角场地区,由于其强烈纪念性构图设计、部分建成并保留至今的建筑及其承载的“中国复兴”意涵,而备受关注,对它的研究常见诸各种学术文章。
抗战后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则或多或少被人忽视。1946年6月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初稿》,12月发表《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报告书》;1947年5月完成二稿及计划书,9月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概要报告》,1948年2月,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二稿报告书》;《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三稿初期草案说明》完成于上海已经解放的1949年6月6日。
与《大上海计划》相比,《大上海都市计划》是对上海城市建设更全面的规划,对上海都市规划的意义、方法、内容、时间、范围和目标等问题,有着更科学的认识,堪称一部完备的现代都市规划,对今天上海的规划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近日,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上海都市计划》一书。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整编版)包括三编,第一编为《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二稿、三稿计划书内容,第二编为专项规划研究报告,第三编为当时讨论的会议记录;下册(影印版)为大上海都市计划报告书等原始档案的影印件。这部书详细收录和整理了《大上海都市计划》的计划书、专题规划和会议讨论内容,通过整编版和影印版两种方式呈现了相关历史文献。它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不言而喻。 (撰文:张晓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时代建筑》编辑室主任)
东方风暴
Storm from the East
作者:罗伯特·马歇尔/Robert Marshall
译者:李鸣飞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书中记述了13世纪那一段传奇式的蒙元历史,源自蒙古草原的暴力风暴几乎刮过整个欧亚版图。文明的冲突也在历史上空前绝后,战争带来的屠杀与人口迁徙深刻改变着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力量与影响。蒙古帝国凭借“先军政治”观用征服的办法首次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同一个世界”的假象,或许因为它的史段太短、文字史料太少,更或许因为涉及的地域范围太大,因而少见到如此全面记述蒙元历史的书,特别是西征欧洲部分比重很大,最为详实。作者罗伯特·马歇尔编剧出身,所以整段历史记述得颇有戏剧性,线索清晰并引人入胜。作为建筑师,我更感兴趣的是:游牧文化滋养的蒙古帝国早期以掠城、屠城的方式拒绝城市,逐渐受到不同文化的溶解,直到后期调集欧亚大陆的能工巧匠营建自己的理想——元大都,而完成这种转变过程只用了不到30年,元大都亦如马可·波罗说的奇伟而不可思议吗?在一座座惨遭涂炭与毁灭的城市背后,城市文化到底如何战胜游牧文化并归驯着这个曾经嗜血的民族?书里或许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如果你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一定可以收获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当然如果你还是个军事迷,那就更好了,因为书中大量描述了冷兵器时代欧亚迥异的军事技巧与战术细节。(撰文:曹晓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 )
城市街区的解体
Formes Urbaines: de l'Ilot a la barre
作者:菲利普·巴内翰/Philippe Panerai,让·卡斯泰/Jean Castex,让-夏尔·德保勒/Jean-Charles Depaule
译者:魏羽力,许昊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如何衔接物质环境与社会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众多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要么一味地强调建筑造型、公共空间、街道界面等物质性内容,要么只侧重于有关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关系,从而导致具体可视的物质环境与抽象的社会功能活动之间,与潜在的历史文化脉络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断裂性,这使得现代城市规划貌似全面而精细的设计方案,在触及项目本身所需要认真对待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时总是显得粗陋而不精确。菲利普·巴内翰等人所撰写的《城市街区的解体——从奥斯曼到勒·柯布西耶》一书对于这样的困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该书以城市肌理的方式针对城市整体进行研究,使得城市分析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狭隘的重点建筑、主要地区或者独特环境,而是充分考虑城市肌理在城市建构过程中的美学、理论和文化价值。该书通过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和光辉城市这5个案例的解析,重新审视了20世纪的城市规划。从奥斯曼的封闭街区到英国田园城市的独栋住宅,再到荷兰社会主义政府的集合住宅群,作者结合街道结构、产权地块、建筑庭院和功能使用的形式,分析了一种与城市形式紧密关联的建造秩序。这种研究方式融合了综合多元的社会分析和蕴含历史地理的人文主义思想,关注城市土地产权结构与变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方法,同时涉及城市的整体与局部,涉及工作方法与精度,为一种全然不同的城市设计思想提供了新颖而有效的基础。(撰文:童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