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评论写给谁看

2014-02-20张路峰

世界建筑 2014年8期
关键词:建筑师理论建筑

张路峰

建筑评论写给谁看

张路峰

建筑评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者运用批评学的方法自主进行理论建构的一种工具?还是建筑理论研究者与建筑创作者(建筑师)之间切磋交流的一种媒介?抑或是建筑专业圈内部与外部进行能量交换与信息共享的一种机会?本文以“建筑作为一种公共事务”的认知为前提,辨析了广义与狭义建筑评论的概念与功能,讨论了评论者和评论对象的关系,提出了建筑评论写作面向社会大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筑评论,建筑理论,专业媒体,大众媒体,公共事务

建筑可算是一种天然的公共事务。每一栋奇葩建筑的问世,都会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公共事件。特别在“自媒体”的时代,建筑越来越容易地成为全民吐槽、网友狂欢的对象。从北京的“大裤衩”,到苏州的“秋裤”,再到湖州的“马桶圈”,建筑事件此起彼伏,娱乐程度不断升级。人们的想象力不断被激发,用起绰号的方式,简单粗暴却一针见血地归纳着建筑的特征,在调侃、奚落的同时,也表达着对某些建筑的茫然和反感。建筑师面对恶意的公共舆论往往颇感无辜和无奈,为避免陷入“躺着中枪”的局面,似乎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前给自己的作品冠上一个美好的、至少是中性的昵称,如“鸟巢”、“小蛮腰”、“广州圆”等。建筑成为公共事务,既是学科特点和专业属性所决定的,又是现实状况中所不可避免的。建筑学作为一种应用科学,其专业领域的边界不是封闭的,无法从学科内部自主建构,必须从外部吸收信息和能量才能发展进步。与此同时,建筑又是一种公共艺术,一栋建筑一旦落成,必然成为一件公共物品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无论你是否直接使用这栋建筑,它都会成为你生活中无法逃避的一部分。

比之于大众媒体、网络媒体的喧嚣,建筑专业媒体却出奇得沉寂。面对那些有争议的、有影响的建筑现象,建筑圈子外面议论得不亦乐乎,而来自建筑专业圈子内部的意见基本上是缺位的。当然专业圈子真正缺少的并不是意见,而是公开表达意见的意愿,建筑师和理论家们对当代建筑事件的评论基本上停留在非学术场合的欲言又止、心照不宣、窃窃私语、心领神会的水平。而正是由于建筑学术界的专家教授面对公共事务发不出专业的声音,使得这个群体沦为了无关紧要的群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猜想至少有3个。首先是建筑专业圈子太小,互相之间不是师生关系,就是校友关系,说话稍有言语不慎就容易得罪朋友、得罪前辈;被评论的对象往往也容易“对号入座”,把对“事”的关注引向对“人”的关注。其次是即使有个别作者敢于发表意见,专业媒体也不敢照登,惟恐引起论战而破坏安定团结气氛;即使登出也没有多少人读到,因为大众读者基本没有机会读到建筑学的专业媒体。再者就是建筑评论家还不够专业,更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评论文章的写作者基本都是“业余的”,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师和理论研究者、博士研究生,甚至有个别人本身就是职业建筑师,还在从事创作工作,作为评论家其立场并不独立。

1 CCTV大楼

因此总的来说,当今中国的建筑评论并不好看。特别是与美术评论、电影评论以及时事评论相比,建筑评论可以算是相当难看。难看的建筑评论有以下几种表现:其一是不痛不痒,无毒无副作用,当然也无营养,无疗效,读这种评论文章基本上可以感觉出作者处在必须要写却无甚可写的尴尬之中,是为了凑发表文章而写作;其二是那种肉麻的赞扬、无节操的拔高、非理性的激动,这种评论文章一看便知作者和评论对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关系;其三是比较高级的难看,就是把评论文章写成了专业性理论研究论文,这些作者根本就没有打算让普通读者看懂或者感觉到好看的意图。他们认为建筑评论是建筑学术圈自己的事,是建筑理论的自主建构,和大众读者无关,和建筑师以及建筑创作作品无关,甚至和中国的建筑实践无关。这种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世界建筑的整个历史范畴,所采用的方法是历史学的,是政治哲学的,是精神分析的,所采用的工具大多是翻译过来的词语。文章写作者通常会按照自己的预设逻辑和标准在现实中挑选合意的素材,然后分门别类地把它们填入某种学说或理论的格子之中,最后的结论往往是再次印证了那种理论或学说的英明和伟大,得到了一种在词语和概念的

密林中穿行最后终于见到路标的安全感,以及和福柯、哈贝马斯、阿伦特、雅斯贝尔斯、塔夫里等大师“英雄所见略同”的成就感。在我看来,这第三种评论本质上并不属于建筑评论,这只是在运用批评学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如果非要归类为建筑评论,我宁愿称之为“广义的建筑评论”。

我所主张的建筑评论是“狭义的建筑评论”(以下简称建筑评论)。所谓建筑评论,是那种和当代建筑创作实践并行而且互动、互补的理论研究。如果说建筑历史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物,那么建筑评论的对象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物。可以用历史学的方法研究当代,但它仍然属于狭义的建筑批评的范畴;但如果用批评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那就离开了建筑批评进入了历史研究的范畴了,而这个范畴的写作所面对的读者则可以局限在同行的圈子。其实,无论历史研究还是建筑评论,它们都属于建筑理论的组成部分。建筑理论本不是书斋里的文字游戏,它们产生的缘由本来也是为了解决当时当地的现实问题,只不过罕有一些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穿透了时间照进了后世成为了经典。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所有的评论都应该观照现实。中国的建筑评论必须走出学术的圈子去面对现实、面对大众、面对实践,才会更有前途,才会更有存在的必要。

提倡从概念上区分“建筑评论”和“用批评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并不是一种个人偏好,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回避的任务。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0多年,城乡面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领域各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层出不穷,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理论研究基本上还是在“引进消化”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方向上努力,即用西方建筑理论研究工具和价值标准,来解释、定义中国的建筑现象。往往那些令西方理论家瞠目的、用既有理论体系无法解释的现象,正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建筑评论的任务就是去关注这些“不入流”现象,发现其中的学术问题意义,确认其理论价值,从而使之进入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理论研究才能对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建构有所贡献,而不只是为既有的西方的理论增添新的论据和注脚。

3 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

建筑评论的写作方法应该有相应的讲究。评论写作者预设的读者不该只是那些与写作者自己有同好的少数学者,要避免把评论写成朋友圈内部切磋技艺的“私信”;同时也要避免直接把潜在的读者预设成评论的对象,避免向建筑师直接“喊话”,更要避免居高临下地“教训”建筑师,或者“指导”建筑师如何搞设计。当然,建筑评论的读者并不排斥专业人士或专家同行,也不排斥建筑师本人。一篇好的建筑评论应该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被解读。因此,为避免建筑评论写得难看,文体可以适当灵活一些,不必拘泥于一般性学术论文的模板和套路,但必须要有善意,有诚心,不卖弄学问,不使用语言暴力,要尽量使用清晰生动的词语。建筑评论是建筑圈里圈外沟通和理解的难得渠道,让公众熟悉建筑专业圈的话语体系也有助于改善建筑师的创作环境。建筑评论所使用的工具可以是任何思想资源,包括古代的、外国的、其他学科的,但必须要去拧中国当代建筑创作这颗螺丝。建筑评论追求鲜活、生动、及时,追求言之有物,宁可容忍个别不严谨、主观甚至荒谬的言论,也不容忍正确的废话。总之,我眼中的建筑评论应该是一剂剂有病才吃的苦口良药,而不是一粒粒无病自娱的摇头丸。建筑评论既应该面对整个学术界,也应该面对大众。

Who is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Written For

ZHANG Lufeng

Is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 tool used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to autonomously construct theory and critical methodology, a medi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between theoreticians and architects or a chance for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to share? Taking "architecture as a public affair" as the basic premise, this article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is discussed.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writing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with the public in mind is finally advocated.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rchitectural theory, professional media, mass media, public affairs

4 广州新电视塔(1-4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2014-07-01

猜你喜欢

建筑师理论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坚持理论创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