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2014-02-20罗泳仪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511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9期
关键词:肺动脉血浆高压

罗泳仪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511400

脑钠肽(BNP)作为重要的心脏标志物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血管内分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血压、体液平衡及心血管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1]。心室壁张力及压力负荷过重等均能刺激BNP的合成、分泌、释放。由于BNP可以瞬间合成、分泌、释放,因此它能直接成比例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发现脑钠肽与多种器官功能联系密切,拓宽以往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思路。本文目的是观测BNP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之后中血浆浓度的变化并尝试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10月-2013年9月于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适合行机械通气(有创或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共72例进行回顾分析,按有创和无创通气适应证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男女比例是5∶4,平均年龄(63.26±5.0)岁,B组男女比例2∶1,平均年龄(65.23±4.9)岁。A、B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APACHE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和皮质激素等常规基础治疗措施,所有受试者均采取仰卧体位,机械通气前均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氧流量2~10L/min)。A组(有创机械通气组)在急诊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连接有创通气呼吸机,模式设置成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式,详细参数设置:潮气量设为8~10ml/kg,呼吸频率设为12~20次/min,呼吸末正压初始为3~5cmH2O,氧气浓度初始设成40%~100%,吸/呼比设为1∶1.0~3.0;B组(无创机械通气组)在急诊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口鼻面罩连接通气呼吸机,将通气模式同样设置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式,压力支持水平设为0.78~1.47kPa。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A、B两组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后24h分别抽取静脉血2ml以检测血浆BNP浓度,抽取动脉血以进行血气指标分析包括比较pH值、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在治疗前、治疗后24h测定肺动脉压,以比较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表示,自身对照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间的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由SPSS18.0统计软件包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BNP水平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经过不同方式的通气治疗后,A、B组的BNP水平变化有明显差异,见表1。从纵向看(同组),A组经治疗前、后对比发现血浆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经治疗后虽然血浆BNP有所减少,但是差异不显著;从横向看(两组),A、B组治疗前的BNP水平差异不显著,经过相应治疗后A组下降幅度高于B组下降幅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通气治疗前、后组间血浆BNP 浓度对比(±s)

表1 通气治疗前、后组间血浆BNP 浓度对比(±s)

?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动脉压横向与纵向比较 治疗之前,A、B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动脉压差异不显著。经过不同方式的通气治疗后,变化有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动脉压的比较(±s,n=36)

表2 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动脉压的比较(±s,n=36)

注:治疗后与B组对比,#P<0.05;与治疗前对比,*P<0.05。1mmHg=0.133kPa。

?

3 讨论

血浆脑钠肽是一种心脏利钠肽类激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分布器官是心脏、肺、脑等器官。BNP的合成、分泌、释放源自心室肌细胞,因此是一种心源性激素。BNP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对机体的体液容量、血压以及肾脏灌注方向的调节。同时BNP还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标志物,可作为区分与判断心衰患者危险性分层和预后的标志物[2,3]。以往研究血浆脑钠肽一般应用在心血管系统方面。随着医学进步,近年来发现脑钠肽与多种器官功能联系密切[4],从而拓宽了研究BNP的思路。

肺动脉高压是发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上有许多种原因可能引起呼吸衰竭这种呼吸系统危急重症。以往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由缺氧、CO2潴留等症状并诱发肺循环阻力提高所导致。然而随着医学进步与发展,有相关研究发现该病与神经内分泌被激活有密切关联。这一机制是指包括BNP在内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皮内素、血管紧张素)被激活并调节肺循环,进而导致肺通气、换气发生严重功能性障碍,最终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文正是通过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患者的BNP指标及其变化来分析其影响。

血浆中BNP水平随着平均肺动脉压升高而升高,其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随着肺动脉高压而增加,从而导致心室肌细胞释放更多的BNP;另一方面,持续的肺动脉高压会造成右心室变肥大,心脏舒张时的充盈度下降,引起心衰,随心功能的降低患者心室肌细胞会释放更多的BNP,BNP水平会升高。本文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治疗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BNP指标改善,血浆容量显著下降。而对比采取不同的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后的疗效,有创通气疗效优于无创通气组。同样可以从两方面分析机械通气引起血浆BNP下降的可能原因。即从肺血管舒张、心脏负荷减低两个原因分析BNP下降的原因。前者是指机械通气会改善肺的通气、提高血氧分压、舒张肺血管,一定程度上缓解肺动脉高压,从而降低血浆BNP浓度;后者是指机械通气会增加胸内压,进而使得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心脏负担得以减轻,心肌细胞减少释放BNP,从而降低血浆BNP浓度。

综上所述,临床上有创与无创两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均能使血浆BNP浓度降低。两者都通过肺血管舒张和心脏负荷减低机制降低血浆BNP浓度。前者密闭性好但并发症多,应在病情纠正后及时撤机。后者则应用方便但容易漏气从而不容易实现较高压支持[5]。二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上应该综合考虑,科学选择。

[1] 林英,郝佳,么改琦,等.脑钠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285-287.

[2] Lin Y,Hao J,Yao GQ,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assay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0,22(5):285-287.

[3] Noveanu M,Pargger H,Breidthardt T,et al.Us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oxaemic respiratory failure〔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1,13(2):154.

[4] 焦宪法,牛杏果,张科,等.早期和晚期肠内营养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0):79-82.

[5] 陈建玲.机械通气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7):107-109.

猜你喜欢

肺动脉血浆高压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反腐高压震慑!这些官员选择自首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