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4-02-20刘秀芳袁顺平
刘秀芳 袁顺平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潍坊 262500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疗效分析
刘秀芳 袁顺平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潍坊 2625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间于该院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营养科医师制定的糖尿病患者个体化专用饮食,对照组实行自行控制饮食治疗。半年后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血脂相关指标、血压指标及体重指数(BMI)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相关指标达标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所有患者的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lc、TC、TG、SBP和DBP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指标,更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
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近几十年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糖尿病本身及各器官、系统并发症正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1]。营养治疗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1994年[2]提出了医学营养治疗(MNT)的概念。MNT指[2]通过合理的营养平衡膳食,纠正患者机体代谢紊乱的状态,有效地控制血糖、血脂,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并使其恢复部分功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营养治疗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间于该院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6例)。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31~78岁之间,平均(50.26± 13.87)岁。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血糖水平、体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情况,确定每位患者每日的总热能及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制定出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专用饮食[3]进行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
1.2.2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自行控制饮食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
1.3 相关监测指标
1.3.1 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
1.3.2 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酷(TG)和总胆固醇(TC)。
1.3.3 血压指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1.3.4 体重指数BMI。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MI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lc、TC、TG、SBP和DBP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治疗的5大措施为:营养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其中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5],配合其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提高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细胞的负荷,缓解胰岛素抵抗,从而更有效的控制和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该研究就该院开展营养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指标,更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葛可佑.糖尿病的营养治疗:中国现代营养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42-1555.
[2]陈伟.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3):181-183.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10.
R587.1
A
1672-4062(2014)11(b)-0064-01
2014-08-18)
刘秀芳(1974.3-),女,山东青州人,本科,营养主治医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