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科资源开发与融合对劳技教育的促进
2014-02-19卞爱萍
卞爱萍
“劳动创造美”这句话着实精妙!劳动、创造和美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是对劳动技能的传承,也是美育的载体,更是科技创新的摇篮。对于小学教育里与这三个词准确对应的非“劳动与技术”“科学”“美术”这三门学科莫属了。我很荣幸能同时担任这三门学科的教学,也一直在思考:如果将美育、科学教育资源融入到劳动与技术教育里,会有怎样的收获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科学为劳动与技术课堂注入创新活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的“劳动与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技术”是劳技教育的基础,那么“技术创新”则是劳技教育的最终目标。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不体现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劳技课堂岂能丢掉这块阵地?
1.循序渐进,技术是根本
想要创新,必须得有牢固的技术基础。不然,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流于形式,而且不利于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优良品质。我们经常感叹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却浮躁、不踏实。劳动与技术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定力。在创新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容易半途而废,如果孩子们能够掌握牢固的技术、拥有踏实坚定的品质,由空想派变为行动派,势必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科学移植,创新是突破
在传统的劳技课堂中容易重技术、轻创新,导致学生习惯于一味地模仿,做出的作品往往大同小异,很难有质的飞跃。那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创意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例谈一谈。
这学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磁悬浮列车》一课。记得一开学,孩子们都觉得本册的手工制作比上学期难很多,制作时比较吃力,所以我把前几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纸工的技能训练上。随着孩子们对纸工技能的驾轻就熟,我要求学生力求在规范的基础上使自身的作品更具创造力。
以前,孩子们在制作完成后,也会想办法使自己的作品变得特别一点,但是一般都局限在装饰方法、装饰材料上,很难有所突破。《磁悬浮列车》这课的作业不需要孩子们进行过多的装饰,想要创新,必须跳出装饰的圈子。
于是,我尝试将科学上最基础的设问发明法移植进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来。我建议孩子们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式对自己的作品重新思考、大胆改进,并且建议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完成作业。果然,一加一的智慧大于二。在展示评价环节,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有一个小组的作品使我和其他同学眼前一亮。他们五个人制作了一个车头、四节车厢和与之长度相当的轨道,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作品顿生新意。这辆加长版的磁悬浮列车自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而制作者们也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显得十分开心。简单的加一加效果真是出乎意料!
我最大的收获还不止于此,我感到孩子们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找到了创新的突破点。在接下来的一课——《卡车》时,孩子们思如泉涌,作品一个比一个有创意。有的把车厢设计成房车,有的在车厢顶上设计窗户,有的将车厢的一端制作成可以封闭也可以打开的……这些作品,既是观察生活的结果更是创新思维的结晶。
俗话说:“科技引领创新”,同样创新离不开劳动,创新的劳动技术势必又会推动科技的发展。所以,科技的创新推动了劳动技术的进步,而劳动技术的进步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科技创新。科学方法的移植嫁接让劳技课堂结满了智慧的果实。
二、美育让劳动与技术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教育本身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既要重智育,也要重人文。劳动与技术教材里研究的很多对象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技艺的宝贵遗产。劳技课堂里应该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果将美育与劳技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美育涉及的范畴经常是重合的。在刚开始教学这两门课程时,也遇到过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两者的关系。比如: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剪纸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泥塑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在教学时我感悟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偏重“技术”,美术教育则偏重“艺术”。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将美育的“艺术性”运用到劳技教育的“技术性”里,会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如在四年级上册技术初步——泥工的教学时,我带领孩子们领略我国的泥制品文化,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工艺等;利用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罐和壶》里对我国陶艺知识的介绍对知识进行了扩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泥文化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2.促进学生的审美追求
“文”“艺”不分家,人文的,当然也是艺术的。一件优秀的劳技作品,不仅是规范的,也应该是美的。劳技教育在传授孩子规范的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孩子对审美的追求。将美育的教学经验融入劳技课堂则能更好地实施这一目标。
如在进行《泥笔筒》一课的教学时,我将美术课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与劳技操作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制作步骤时,我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视频中的泥笔筒选择的是最常见的圆柱体,学生也很容易一味地模仿。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笔筒除了圆柱体还有哪些基本形状?通过欣赏部分不同形状的学生作品,讨论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做出不同形状的泥笔筒,变化的关键在筒底,其余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视频教学中演示的一样。把美术教学的造型方法与泥工方法结合起来,从造型上求新、求美。
我要求孩子们在作品规范的基础上,也能有一些艺术气息,使自己的作品既是劳动成果,又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帮助孩子们树立劳动创造美、劳动追求美的观念。
本课中装饰美化泥笔筒是一个难点。装饰美化要从造型上求变化、构图上求变化、色彩上求变化、技法上求变化、材料上求变化,这些变化都和美术教学方法非常相似。泥工与雕塑作品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规范的雕塑作品就是一件劳技作品,而美观的泥工作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我出示自己的泥笔筒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如何对泥笔筒进行基本的装饰美化。比如可以改变筒口的造型;可以用泥丸、泥条(也就是美术教学里常用的点、线、面)进行装饰;也可以用挖切、镂空的方法等;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自然泥进行制作,如白瓷泥、黄泥、紫砂泥或者绞泥(泥塑里将不同颜色的泥进行不均匀地混合,形成自然的纹理与色彩变化)进行制作;还可以做出各种造型,如卡通的、动植物的等。也有孩子提出可以将手表、台历、相框与笔筒进行组合,使自己的作品更美观、更实用、更有创意。
俗话说,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正是对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方法,更好地实施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