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求变
2014-02-19嵇艳
嵇艳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学生只听不说,似听非听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打破这种僵局,笔者认为得在变中求用,在变中求胜!
一、高年级常规教学变变变
1.老师的嘴变懒了
在语篇教学中,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的学生喜欢“静观其变”。我们在课堂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是有助于维持他们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笔者在高年级课堂中尝试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从示范提问,到让学生自主提问:What day is it today? Can you ask any questions?从对整个事情各要素提问到对一句话中的各个关键词的提问:即从一篇中的Who,When, Where, What的提问到一句中的Who, When, Where, What的提问。从特殊提问到各类句式的提问: 学生提问的句型种类越来越多,从Wh疑问词为主的特殊问句到一般疑问句、否定句甚至选择疑问句。在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仅对引言部分的三行文字的提问中,学生自主生成了以下问句: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Do children go to school today?
Why dont they go to school today?
Who is calling Gao Shan?
Who is David calling?
Is David calling Liu Tao?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 plans?
…
逐步的能力训练引发了课堂上踊跃举手的好现象。当提问的人数多达80%时,让剩余的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使得全班学生都顺利地进入语篇的学习。
2.老师的手变懒了
到此,干脆懒得再彻底一点,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写下自己的问题。除提问外,音标单词的归类,短语词块的拓展也可如法炮制,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特雷莎·肯尼迪(Teresa Kennedy)整理出一些关于大脑研究的成果,对语言教师有很大的启发性。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具有特殊情感,学习的过程必定是有效的。不管怎么变,变什么,语篇教学变的宗旨始终如一: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学生能参与的让他们尽情地“掺和”。
二、高年级经典游戏变变变
游戏是英语课堂的有生力量。事实上,无论学习者年龄有多大,游戏都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有了它,学生充满活力,教师充满活力,课堂充满活力。在众多的游戏书中,并非所有的游戏都能拿来主义,许多需要改编。以下是笔者认为改编较有效的几个:
1.用go-freeze游戏声控调皮鬼,变英语游戏为控制课堂的指令
One,two,go...freeze是关于时间的游戏。当老师说one,two,go的时候老师向前走,当听到freeze时后面的人不得前进,询问What time is it?六年级学生比较调皮,课上很难控制,可以用此口令约束学生的行为。Freeze令下,全班定格,孩子不能动,千姿百态的造型让他们忍俊不禁,却也不觉得有被管束的压制感。
2.WC与WC升级版,变字母学习为热身游戏
WC是笔者班上一个男生姓名的首字母缩写。而WC升级版则指另一名男生,因为他的姓名首字母缩写是WCX。笔者常用这个小游戏作为课堂起始阶段的热身活动。随意说出某个同学姓名的首字母组合,如果自己先猜出,起立说Its me.如果别的同学先猜出是谁,该生就要受罚。英语游戏是没有年级限制的,只要运用得当,高年级学生并不会因为它的幼稚而失去对它的兴趣。
3.将纸条游戏进行到底,变there be经典游戏为众多时态句型的大众游戏
笔者对《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一书中的There be句型“part”组配游戏进行了改编。在五年级There be 教学中,把全班分成四组,一、二两组写一件物品,第三、四两组写一个地点。让学生随意抽取两张纸条,组成there be 句子,并读出来。这样的随机组合会使一些物品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在后来的高年级语法教学中,笔者几乎把所有的时态都套用此游戏,学生每次都是兴奋不已。因为游戏是不变的,变的是内容是随机而产生的趣味性。
三、结束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创新变化尤为重要。常规的知识学习不变的是要学,可变的是如何有效地学;游戏不变的是玩,可变的是如何高明地玩。高年级英语常规教学要打破常规,高年级英语经典游戏要挑战经典。做到这两点,我想英语课堂应该不会再寂静,有了孩子的声音,我想老师的内心也不会再沉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