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方法 指导阅读
2014-02-19庞丽霞
庞丽霞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论从语文课程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的需要出发,阅读方法的习得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的选文,而选文只告诉我们写了什么或是怎么写。同时选文前的导语,选文后的练习大都是针对选文内容而设定的学习内容,很少有涉及阅读方法上的介绍和指导。很明显阅读方法不是教材直接给予的,呈隐性,它需要提炼。提炼潜在的阅读方法,并不能随心所欲,它要依课标而规,因学生而定,因选文而取,这时时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一、依课程标准而规
语文课标是开展任何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它指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基本理念,设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及阶段目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建议。因此,提炼阅读方法同样需要依据课标对于不同学段的要求。例如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而到了第二学段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则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三个学段对阅读方法的描述中不难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小学阶段重要的阅读方法,而“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和“借助工具书”则是第一、二学段需要重点指导的阅读方法。有位教师在执教《坐井观天》时,借助了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要求学生据图讲故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还习得了“借图阅读”的方法。第七册中《去年的树》,文中的最后有这样两句话:“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句话中有两个“看”字,但所蕴含的意思是否一样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思考和讨论。最后学生认为,第一个“看”字包含了小鸟终于找到老朋友“树”的喜悦之情,第二个“看”则包含了小鸟对树的依恋难舍之情。虽然“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强化和巩固,但教师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内化阅读方法。总之,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积累可采用略读;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文章进行赏析,宜采用精读;分析文章宜用精读,查找资料宜用略读;课内宜多用精读,课外则宜多用略读。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习得以笔墨助阅读的方法。这种“笔读”有三种形态:一是阅读时直接在书本上圈画、批注;二是边读边在纸上画图列表助读;三是边读边在本子上做笔记,可读了写,也可写了接着读,这时的写是为了更仔细、更深入地读,也是为了把阅读所得随时记录下来加深印象以备查用。因此,写读书笔记是最基本的方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摘录式、评注式或心得式的笔记。一句话,教师在提炼阅读方法时,必须有课标意识,潜心研读新课标,紧握住新课标理念的缰绳,才能做到不偏离教学轨道。
二、依学生而定
在以学为中心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教师提炼阅读方法也不例外。教师就像领路人,要把学生带到新的目的地,必须先知道学生目前所在的位置。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孩子已掌握的阅读方法,并尊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提炼阅读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秦兵马俑》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或是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有的学生边默读边写批注;有的学生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内容;有的学生通过画图,学习课文。真是各有各的招,这一招一式,也在学习中得到了强化。另外,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学习基础存在好坏,教师在提炼阅读方法时,不能平均用力。例如笔者在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先与学生共同学习了“漓江的水”,从而提炼出了阅读方法:找重点句,品重点词,知水特点,悟段写法。由于与“桂林山”这一段结构相似,便要求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学习“桂林山”。但是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用这种阅读方法去阅读,则是有困难的。笔者重新调整了阅读方法:找重点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想法。因此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阅读方法要求高一点,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所提的要求要低一些,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依选文而取
虽然选文无法直接给予教师各种阅读方法,但只要教师用自己的慧眼去寻找,总能找到阅读方法。教材中的选文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而这些个性为教师提炼阅读方法提供了条件。例如《落花生》一文通过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赞花生,告诉人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根据选文的特点,于永正老师提炼了这样的阅读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找重点段。经过师生讨论,得出了三种方法:一是看详略,二是看内容,三是看目的。通过“三看”,学生很快找到了重点段。事实上,找出文章的重点段,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而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提炼出了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了学生,并进行了学法方面的指导。又如,笔者在执教现代诗《有的人》时,依据这首现代诗的特点,总结出了现代诗的阅读方法,即以己读诗,以史读诗,以人读诗。“以己读诗”是指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诗进行解读,这种阅读尊重了学生的内心声音和感受。这是一种最为真实的读,读的结果呈多元解读。“以史读诗”就是介入诗人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将诗放置背景之中进行解读,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加强对诗的理解。“以人读诗”就是指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让学生感受诗的魅力和灵魂所在。以上这三种读诗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自主读诗、学诗提供了支持。
当然,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不是靠一朝一夕,更不是靠一两次的训练,而是要通过长期训练和积累,因而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中对选用的多种阅读方法,要力求形成一个优化的组合。同时不断地在语文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强化,使阅读方法巩固于学生心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