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微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4-02-19支鹏飞
支鹏飞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的128个乳腺微小实性结节(直径≤10 mm)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同时进行弹性成像。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恶性微小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特点。结果:128个结节中,良性99个,恶性29个,良、恶性乳腺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别为(2.16±1.29)和(6.85±4.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92.33%。结论:以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基础,结合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微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小结节; 鉴别诊断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灵敏度的提高,能够发现的乳腺结节也越来越小,由于病灶微小,需要作出良恶性鉴别就变得非常困难。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 UE)技术能较客观地反映组织的硬度,为鉴别乳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了新的技术[1-3]。本文探讨UE对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患者,术前超声共发现128个乳腺微小结节,最大直径≤10 mm(3.5~10.0 mm),平均7.8 mm,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70岁,中位年龄40岁。
1.2 仪器及扫描方法 采用HITACHI-Avi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软件,实时线阵探头,频率6~13 MHz。进行常规乳腺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先行二维超声检查,采用纵、横切扫查法对乳腺各象限进行仔细检查。去除典型囊性结节,主要观察乳腺实性结节声像图特征(图1、图2),包括位置、形态、大小、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点、后方回声是否有衰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并记录血流及阻力指数。然后切换到弹性成像模式,先确定弹性图的取样框位置,然后调节大小≥结节范围的4倍,随后手持探头在结节部位做微小、中等速度按压,即“轻压-解压”操作,加压持续时间为1~2 s,加压幅度为1~2 mm,压力指数选用0.5~1作为统一标准。用双幅实时显示功能,观察二维弹性图,在图中以此标记出结节的区域(A)及同层结节周边的乳腺组织(B)作为对照,利用超声仪器提供的测量方法,进行弹性应变率(strain ratio)比值测量(图1),推断病灶相对于周围乳腺组织的硬度。所有病例检查结果储存在超声工作站。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样本资料用(x±s)表示,良、恶性乳腺病变弹性应变率比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乳腺良性结节99个,包括纤维瘤53个,乳腺腺病28个,导管内乳头状瘤9个,脂肪瘤4个,血管瘤1个,乳腺炎4个。恶性结节29个,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8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浸润性乳头状癌3个,黏液腺癌2个,导管内癌4个。
2.2 乳腺结节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应变率比值检查结果 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BI-RADS分级≥4级,弹性应变率比值B/A≥3.08[4-5]。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的99结节中,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BI-RADS评分<4分的结节有84个,误诊15个。29个恶性结节中,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BI-RADS评分>4分的患者有23例,误诊6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BI-RADS评分检查良性的准确率为84.8%,恶性为79.3%,平均为83.6%。利用弹性应变率比值检查,良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为(2.16±1.29),恶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为(6.85±4.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P<0.05)。良性结节中弹性应变率比值(B/A)<3.08的有86个,误诊13个,恶性结节中弹性应变率比值(B/A)>3.08的有26个,误漏诊3个,弹性应变率比值检查良性的准确率为86.9%,恶性为89.7%,平均为87.5%。另外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的21个结节中,弹性成像诊断正确11个,占52.4%;弹性成像误诊的16个结节中,二维超声诊断正确7个,占43.8%。联合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应变率比值检查,准确率提高到92.33%。
3 讨论
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对于小于10 mm的乳腺结节,单一用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来鉴别良恶性非常困难,因为两者存在较多共同表现。通常二维超声以结节的边缘、形态、回声、血流参数等作为判断依据,诊断准确率不是很高,本研究显示,对于恶性结节,准确率仅为79.3%。
超声弹性成像是Ophir是1991年首先提出的。是近年来应用于乳腺、甲状腺等浅表器官检查较广泛的一种新技术,其利用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受压后其产生的应变率也不同,即硬度小者,引起的应变较大,显示为红色。反之,硬度大者,引起应变较小,显示为蓝色,借图像色彩反映组织的硬度,以判定病变组织的良恶性。乳腺内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脂肪组织<乳腺组织<乳腺纤维化组织<非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弹性系数越大,表示该组织的硬度越大[6]。由此就能对乳腺的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诊断。通常用弹性成像来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多数采用Itoh等提出的5分评分法或改良5分法来判定[7-8]。但弹性评分法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弹性图像表现复杂多变,以及操作者的经验不同对图像判断也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幅图像,不同的医生可能有不同的评分,导致部分病例发生误诊或漏诊。而本研究采用的是通过弹性应变率比值的测量来判断病变结节的良恶性。病变结节与同层正常乳腺组织的弹性系数应变率比值<3.08诊断为良性,反之>3.08诊断为恶性。这样以一个客观数值来判断就减少了操作者的主观误差。先对128个直径<10 mm乳腺结节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然后测量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显示良恶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应变率比值测定对于乳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更有价值,因为良性结节较小时不易出现钙化,而恶性结节较小时不易出现液化坏死,从而减少了假阳性[9]。以二维超声BI-RADS诊断分级≥4级,弹性应变率比值B/A≥3.08,联合运用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达到92.3%。本研究中,由于所检结节体积均较小,病变结节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弹性系数存在一定的重叠,所以对一些结节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包括良性的10个:纤维瘤4个、乳腺腺病3个、炎症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个。恶性的4个:导管内癌3个、浸润性小叶癌1个。结合病理其原因可能是导管内癌早期并没有侵犯周围组织,质地相对较软;浸润性小叶癌因肿瘤细胞和乳腺组织细胞相间分布,质地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类似,故而出现弹性应变率比值偏低。而纤维瘤、乳腺腺病和部分炎性结节纤维成分较多,间质丰富其硬度也增加,出现弹性应变率比值偏高[10]。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结合二维超声可以更为准确的判断乳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晖,陈敏华. 超声对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的显示与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13(12):253-254.
[2]罗葆明,欧冰,冯霞,等.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662-664.
[3]王怡,王涌,张希敏,等.组织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1704-1706.
[4] Lee H J, Kim E K ,Kim M J, et al. Observer variability of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 (BI-RADS) for breast ultrasound [J].Eur J Radiol,2008,65(2):293-298.
[5]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实性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7):589-591.
[6] Krouskop T A, Wheeler T M, Kallel F, et al. Elasticmoduli of breast and prostate tissues under compression[J].Ultras Imaging, 1998, 20(4): 260-274.
[7] Itoh A, Ueno E, Tohno E, et al.Breast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astography for diagnosis[J].Radiology,2006,239(2):340-350.
[8]罗葆明,欧冰,智慧,等.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12(2):396-398.
[9]欧冰,罗葆明,冯霞,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小实性病灶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6):506-508.
[10]孙卫健,范晓芳,康莉,等.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62-364.
(收稿日期:2013-08-29) (本文编辑:黄新珍)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结合二维超声可以更为准确的判断乳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晖,陈敏华. 超声对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的显示与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13(12):253-254.
[2]罗葆明,欧冰,冯霞,等.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662-664.
[3]王怡,王涌,张希敏,等.组织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1704-1706.
[4] Lee H J, Kim E K ,Kim M J, et al. Observer variability of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 (BI-RADS) for breast ultrasound [J].Eur J Radiol,2008,65(2):293-298.
[5]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实性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7):589-591.
[6] Krouskop T A, Wheeler T M, Kallel F, et al. Elasticmoduli of breast and prostate tissues under compression[J].Ultras Imaging, 1998, 20(4): 260-274.
[7] Itoh A, Ueno E, Tohno E, et al.Breast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astography for diagnosis[J].Radiology,2006,239(2):340-350.
[8]罗葆明,欧冰,智慧,等.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12(2):396-398.
[9]欧冰,罗葆明,冯霞,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小实性病灶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6):506-508.
[10]孙卫健,范晓芳,康莉,等.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62-364.
(收稿日期:2013-08-29) (本文编辑:黄新珍)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结合二维超声可以更为准确的判断乳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晖,陈敏华. 超声对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的显示与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13(12):253-254.
[2]罗葆明,欧冰,冯霞,等.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662-664.
[3]王怡,王涌,张希敏,等.组织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1704-1706.
[4] Lee H J, Kim E K ,Kim M J, et al. Observer variability of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 (BI-RADS) for breast ultrasound [J].Eur J Radiol,2008,65(2):293-298.
[5]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实性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7):589-591.
[6] Krouskop T A, Wheeler T M, Kallel F, et al. Elasticmoduli of breast and prostate tissues under compression[J].Ultras Imaging, 1998, 20(4): 260-274.
[7] Itoh A, Ueno E, Tohno E, et al.Breast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astography for diagnosis[J].Radiology,2006,239(2):340-350.
[8]罗葆明,欧冰,智慧,等.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12(2):396-398.
[9]欧冰,罗葆明,冯霞,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小实性病灶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6):506-508.
[10]孙卫健,范晓芳,康莉,等.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62-364.
(收稿日期:2013-08-29) (本文编辑:黄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