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分子专用读物《纽约时报》

2014-02-19鲁佳

留学生 2014年1期
关键词:纽约时报阶层知识分子

鲁佳

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阶层,或者叫知识精英阶层,都阅读《纽约时报》,这是知识分子的专用读物。只有读这份报纸,才能看到一个更有深度的美国。不过,洋报虽然持在手,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看过美剧《绝望的主妇》的人,对于小镇子上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报纸的报童都不会感到陌生。布鲁明顿也是这样,小镇上的报童会在大清早把当天的报纸用塑料纸包好,远远地朝每座独立住宅门口的草坪一扔,就完成了他的送报工作。报纸外面套上塑料纸是为了防止清晨草丛中的露水把报纸浸湿。小镇上的居民每天早上起来在自家门口的草坪上就可以“捡”到当天的报纸。

不过我们作为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以下简称“IUB”)的学生,平日所读的报纸可不是从草坪上“捡”来的。IUB的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俱乐部IMU随处可见储存报纸的机器,只需用学生卡一刷,机器便自动打开,可以从中取出当天的报纸阅读并带走。

在美国留学期间,由于美国朋友Aaron的倾情推荐,我养成了阅读《纽约时报》的习惯。《纽约时报》的内容十分丰富,每一期都有厚厚的一叠。我当时不明就里,硬着头皮强迫自己每次都读完报纸上的所有内容,仿佛不读完就是一种浪费。最开始时我甚至感到有些痛苦,因为若是把这叠报纸一字不漏地全部读完,半天的时间基本上就过去了。是不是我读得太慢了?我开始对自己的英文阅读速度产生了严重不自信。后来读到村上春树的《终究悲哀的外国语》,发现《大学村Snobbism的兴亡》一文中也提到了他在美国普林斯顿这座大学城读《纽约时报》的经历,“每天读《纽约时报》这份报纸实在叫人腰酸腿痛,认真读要花半天工夫”。而且村上比我更加讨巧,他只订阅并阅读周六、日两天的《纽约时报》,并且认为“对于不专搞政治和经济的人来说,光靠周末版信息量也基本够了”。

村上还提到,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阶层,或者叫知识精英阶层,都阅读《纽约时报》,这是知识分子的专用读物。当时大力推荐我读这份报纸的IUB历史系的美国学生Aaron,也对我说过同样的话。他强烈建议我每天都读一读《纽约时报》,并坚持说只有读这份报纸,我才能看到一个更有深度的美国。现在想来,此话甚有道理。

在宁静的大学生活里,每天去拿一份属于自己的《纽约时报》,在图书馆找一处舒适的沙发坐下,缓缓摊开崭新的报纸,先放在鼻子前嗅一下这淡淡的墨香,再静静地品读,从英文与思想中寻找生活之美,是我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灵寄托。作为法学院的学生,读《纽约时报》也算是对我们专业课的一种补充。法学院学生如果不了解美国时事和国际政治,怎么去研究美国法律?怎么能领会教授的点评?又怎么能真正地理解美国?

天天读这份报纸,还会对这份报纸产生精神上的依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记得有一年寒假,我去华盛顿参加一个活动,一离开学校,就没有免费的《纽约时报》可以读了。我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那几天简直就是百无聊赖,总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后来在所住的宾馆大厅里偶然发现了同样是可以免费阅读的《纽约时报》,我立刻像饥饿的人发现了面包一般,快步向前,迅速拿起已经好几天没读的报纸,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旁边跟我一起来参加活动的美国同学不禁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原来你这个中国人竟然这么喜欢读《纽约时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好?!

不过,即使是身在美国,即使读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美国和提高英文,我最关心的《纽约时报》所刊载的内容依然是跟中国有关的新闻。洋报虽然持在手,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每次打开报纸,我最先寻找的就是有关中国的报道。如果当天的报纸上没有关于中国的内容,那么我第二关心的就是关于东亚的报道。在读完中国跟亚洲其他国家的新闻后,我最后才关注美国的报道。先关心自己家的事,再关心别人家的事,“先扫一屋,再扫天下”,是我读《纽约时报》的基本顺序。

除了新闻,《纽约时报》我最喜欢阅读的部分就是评论或书评专栏。评论专栏通常由美国的知识分子所写,他们通过一篇篇犀利的文章,对社会当下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坚持读这个专栏,我认为至少有三大好处,至少有“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我们了解当下的美国。因为评论的内容都跟美国社会的热点问题相关,看评论文章既能了解当下热点,又比看单纯的新闻更加过瘾。第二,有利于丰富我们的思想,拓宽我们的思维。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美国的知识分子们所写的一篇篇议论文,是美国顶级文化精英的思想浓缩。他们论证的角度、推理的方式和思维的逻辑,都非常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第三,有利于熏陶我们的英文阅读和写作技能。能在《纽约时报》发文章的人都是文字高手,对英文的使用早已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如果我们坚持读这些文章,甚至一遇到好的词汇、句子和段落,就“学而时习之”,争取做到烂熟于胸、融会贯通,这对于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肯定远胜于大段背诵在国内十分流行的《新概念英语》。

(作者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纽约时报阶层知识分子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