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素养的实践性解读
2014-02-19汪潮
汪潮
“理念”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的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观点。它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个概念,是对规律的一种诠释。《语文课程标准》使用“理念”一词,其目的是为语文教育提供一种理性规范,引发对语文教育的理性思考,以此更好地指导语文教育实践。语文课程理念是一个理念系统,包括目的和途径两个方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基本理念的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课程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课程目的的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课程目的的保障。本文试对语文课程的目的语文素养进行实践性解读。
一、语文素养的实践定位
至今,我已观课约1800多节,从中发现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以下现象:较多注意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但关注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文化不多;较多注意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习实效,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较少。如此种种,是与有关语文素养的实践定位不准确有关的。
1.语文素养不同于语言能力
“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重在功用性。而“素养”指的是人通过长期学习逐渐养成的涵养达到的某一高度,它既有功用性,又有非功用性。从内容上看,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还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位、人文精神等。可见,语文素养的概念比语文能力的概念更具兼容性,更为宽泛。这能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功用之外的功能,丰厚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水平。
2.语文素养不同于语文素质
两者都是指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但是,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行生成性分析,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持续过程及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的传授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把优秀的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涵养,这种内化是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而语文素质中的“质”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的终结状态。可见,语文素养比语文素质更能揭示语文水平生成特点及原因。
二、语文素养的实践内容
语文素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是学生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修养之一。语文素养的实践内容包括以下基本点:
1.热爱祖国语文
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育上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语文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祖国的语言文化。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汉字、汉语、汉文)的态度;关心汉语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等。
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上课的起立、坐下都用英语,并美其名曰是“双语教学”。其实目前关于小学生学习母语和英语的讨论,提倡的是适当降低英语学习基准,重视和提升母语学习的要求。
2.拥有丰富的语文知识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有一种倾向:师生对话自如,气氛活跃,但缺失语文的本体知识。如教“高兴”一词,只用“高兴”组词、造句,不会说叠词“高高兴兴”;学《司马光》一文,只讲如何救人,不讲“司马”这个复姓;上《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只谈救援的经过,不提“中国国际救援队”“当地时间”等词义。
国家对语文知识有相应的规定,如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的规定、对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规定;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指出,学生应掌握词的基本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以及常见的修辞格等。《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年级的课程、教材之中。
3.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以语言现象为凭借,促进语文能力的生成:(1)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这些语言现象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例如课文中的中心词、中心句,体现文章中心的重点段,牵动上下文的过渡句、过渡段等。(2)以带有规律性的新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这种新的语言现象既符合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又可以概括、类化和迁移,学生学了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例如新的句式、段式等。(3)以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这种语言现象往往是学生在阅读时最容易激发思维火花的爆点、最感兴趣的疑点和最容易忽略的盲点。教师要选择这些点,让学生充分参与全程训练,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点拨,这样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看,当前要特别关注学生“写”的能力。“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客观标志,对“写”的教学意义特别重大。笔者根据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提出一个改进策略:把“听说”的时间节省下来,把“读”的次数控制住,要把“写”挤进课堂。对学生的“写”要更宽泛地理解,小学语文课上的“写”主要包括五种方式:批注、写字、抄写、听写、写片段。
4.培养语感
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学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主要包括变化感、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语感有两个教学特性:一是强调整体把握,立足于语言环境和语言氛围,二是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和个人的语言修养。小学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感培养打好基础。
如教二年级《黄山奇石》的首句:“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可以进行“闻名中外”“黄山风景区”“我国安徽省南部”三个词组的不同组合训练,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和灵活运用能力。
5.完善健全的人格
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生活情趣等。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段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快气氛之中,突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现在水资源越来越少,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很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出乎大家的意料。就在全班同学为之瞠目结舌的时候,支老师却对这位提问的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西双版纳这一热带雨林地区,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几分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一次灵动智慧的洗涤。
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践建议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多种因素、各个层次。笔者提出三个基本的实践建议:
(一)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语言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2)语感的积累。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变化感、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3)语言法则的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4)规范语言的积累。如课文精彩片段的记忆、优秀诗文的诵背等等。
1.多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特别注重学生读书的问题,作了特别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对于课外阅读,课标也格外重视。“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从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看: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为: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平均每学期1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平均每学期25万字),共145万字。加强推荐中国现当代作品的推荐力度,如童话篇目中叶圣陶、张天翼的作品赫然在目;寓言类中国古今寓言成为强力推荐的作品;诗歌散文作品新增加了诗歌的比重,中外童谣、儿童诗歌以及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列入推荐内容……
在阅读评价中增加“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十分关注学生的阅读量和面,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经典阅读也好,大量阅读也好,阅读材料的选择面要广,量要大。可见,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倡导“大量阅读”的新时代!
2.多背诵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丰富语文知识、强化语言规范表达的主要途径。从数量上看,《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在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从原先1-6年级推荐篇目为70篇,新修订的增加到75篇,增加的诗歌分别为: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及陆游的《三衢道中》、朱熹的《观书有感》,删除了李商隐的《乐游原》。从以上篇目分析,诗歌诵读增加了汉乐府和唐宋诗词的分量。从内容来看,背诵的篇目以古诗文居多。修改稿在附录1中明确提出“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可见,增加背诵篇目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语言的习惯,并传承传统文化。
(二)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法则是:“听到的,忘记了;读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可见,实践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修订稿比原来的实验稿更注重于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积极倡导语言实践的“运用”环节,把“语言运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种“学用结合”“实践第一”的观点,反映的是“务实增效”的理念。
修订稿在短短407个字的“前言”中四次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增加了新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把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定位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说明两个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新观点:(1)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2)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是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学习重视理解和积累,但学习是为了运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也在于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修订稿第一次提出要求:“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并把“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改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可见,“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极其重要的途径。
在此,笔者提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四个层次及主要内容:(1)感知语言。初读课文、认字教学(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认清字形)、了解大意。(2)理解语言。内容理解(情节上的重点难点、思想文化)、形式理解(词法、句法、章法、表达特点等)。(3)巩固语言。专项练习、诵读、复述、背诵、听(默)写。(4)运用语言。概括大意、说话写话、情境操练等。
(三)加强课堂文化的积淀
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说,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知识的、思想、能力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行为。
人文类课文的教学是这样,科普类课文的教学也是如此。人类在创造世界、解释自然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人文性的价值趋向和情感信仰。因此,一些科普类的说明文只要孜孜叩问,同样也会彰显其内在的文化追求。
对于一般阅读类文本的文化特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即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字形、朴素或华丽的辞藻、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如羊大为“美”、四字成语、中华对联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社会的责任、对母亲的报答、对爱情的真诚等等。这些文化内容是显而易见的,在文本解读时应给予关注,在教学中应积极加以利用。
重要的是,弘扬文化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某些课文或者某些环节,尽管具体体现在每一个教学内容里的文化蕴含有多寡厚薄及表现方式的不同,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阐发应该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的全过程。所以,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走向看,要从语言走向文化。文化观念的输入、文化意识和理念的逐步形成,拓展了语文课的视野,要求对语文课的一些基本命题进行修改:如语文课的目标要从“自然人”到“文化人”,语文课的功能要从“语言功能”到“文化功能”,语文课的过程要从“知识过程”到“文化过程”。这样,语文课因与人的文化生命活动实现了同构,就成为学生的文化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