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土建项目的工程造价管控问题

2014-02-18韩贝李晓龙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项目工程建设单位造价控制

韩贝 李晓龙

摘要:土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项目工程造价控制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才能合理。本文主要对建设单位土建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及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土建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程造价关系到企业经济收益的多少,造价如果控制不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土建项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虽然造价控制由多个单位联合进行,但是仍然在造价控制的各个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不断的完善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企业造价控制才会变得合理可行,企业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1、向投资管理部门项目建议书一般情况下是由建设单位提出的,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效益分析为主,而且简单凝练,对项目投资效果比较看重。在本阶段投资估算可参考的资料较少、运用和分析的数据多为经验值且建设内容不够详细,因此投资估算的精确度较低。

2、 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对投资估算的整体把控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漏项、低估及对项目风险估计不足等。本阶段通常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该费用经审批后成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价。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1、 建设单位与其他单位的沟通不够及时。因为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不能充分、及时的进行设计结合,导致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中易发生偏差、设计图纸与现场不符等情况发生,任何设计变更的发生势必影响工程造价,让工程造价控制处于被动局面。

2、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重视。根据经验数据显示,设计费一般只占到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站到75%。一方面,建设单位更注重项目建设的功能完善性,所以技术装备要求过高、工艺技术方案反复调整、性能指标要求漏项等问题比较常见;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往往低估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力,没有针对此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采取有效措施。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项目范围被法律规定了强制招标,其余项目的发包模式由建设单位自行确定。部分建设单位出于控制投资的目的,在发包时盲目压价导致工程造价失真;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项目尽快投产存在刻意压缩工期、直接发包等问题,与承包方的价格谈判失去优势地位,工程造价往往偏高。

2、建设单位在发包时,在合同条款中针对合同价格调整、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等情况的约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极易在结算阶段应发合同纠纷。建设单位未能就可能出现的各类价款争议做出合理有利的约定,工程竣工结算进度和结果就会失控。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设单位在此阶段通常会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入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造价控制,但是取得较好效果的建设项目却比较少。这一阶段是项目前期运作阶段积累的各种风险高发时期,设计漏项、合同条款漏洞、建筑市场波动、投资概算失真等各种因素叠加,其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五)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竣工决算的项目比较少。建设单位一般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完成竣工结算工作。但是,针对工程变更、临时增加工程、合同条款不完善等问题产生的纠纷还是比较常见。部分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决算的过程中,缺乏对决算成果的分析、评价,未对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今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大为不利。

二、建设单位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一)将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的主动性作用发挥出来

项目建设单位要将业主优势和主动性把握住,做到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措施,实施主动控制。即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的控制工程造价。

(二)抓住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对工程造价控制观念要深入理解

从以上分析可以出一个结论,大部分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存在偏差,其工程造价控制往往流于细节而忽视全局性。工程造价控制是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举足轻重,作为建设单位必须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用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概算,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用施工图预算控制承包合同价,并最终根据工程竣工结算资料评价整个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切不可本末倒置,以至项目建设后期步步受制。

(三)将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善

树立正确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是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以经济技术与组织管理并重的管理思路,形成系统、有效、动态、全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建设单位要有项目建设大局观,既要将精力集中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也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能力,统筹兼顾做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

(四)充分调动建设项目参建各方工程造价控制的积极性

建设单位仅靠自己的力量是独木难支,因此要积极利用业主优势让监理方、承包方、设计方在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中积极性并相互制衡。建设单位可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承建各方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增加切实可行的奖励与惩罚条款,变事后控制为事前预防。

(五)采取技术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单位項目管理机构及人员有限,要有效、主动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须采取技术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分清主次,针对主要环节重点监控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实行主动动态跟踪。

1、严把项目招投标关。选择招标模式要从项目建设的工期、质量、总体进度安排、建设资金计划、投资控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选择最为合理的招标模式。编制招标文件一是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二是全面且充分的识别项目实施阶段的各种风险,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巧妙合理转移和规避风险。建设单位的招标模式、招标文件、评标办法以及合同条款等一系列文件要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特别针对工程造价相关的合同条款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可操作性强、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合同价款约束体系。

2、认真组织审查。要对审查下功夫,比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类技术方案。一是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熟悉现场及工艺操作流程、设备运行性能等情况的优势,对各类设计、方案重点审查其工艺布置合理性、功能完善性、技术装备完整性。减少工程设计变更单,避免重大设计变更的发生。二是审查各类设计、方案的工程概算、预算,选择科学合理的概预算评价方法,针对单方造价、单项同类工程总价、主要设备材料等技术指标偏高或偏低的情况都给与重点关注,并与工艺方案审查结果进行对比。将两者结合起来,力争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发现的问题就在本阶段解决,使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变更风险减少。

3、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好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建设单位在项目运作初期要明确项目组织构架,确定造价控制机构工作职能及目标,制定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制度,采取奖罚并行的激励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明确的目标,有矩可依,清晰职责,赏罚分明。 结语 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工程造价控制,要防止造价失控,建设单位就要积极地解决造价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之后积极总结经验,使造价控制更合理,从而真正达到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磊. 探析土建项目的工程造价管控问题[J]. 价值工程,2013,04:95-96.

[2]张芳. 论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 科技与企业,2012,12:73.

猜你喜欢

项目工程建设单位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浅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措施讨论
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关于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
从工程结算审计角度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