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及动力机制

2014-02-18盘敏

新闻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网络

盘敏

【摘 要】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趋显著,它影响政府决策、司法公正、社会文化风气及社会治理,成为社会深度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度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根源、高度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动因及网络群体心理规制下的受众心理渊源,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动力机制,需要深入分析,以寻求应对之策。

【关键词】网络 群体极化 动力机制

近年来,原来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日益向网络空间蔓延,甚至有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以网络空间为推进器,加速现实空间的群体极化事件,影响政府决策、司法公正与社会稳定,不容忽视,亟待研究。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动力机制,可以从社会文化根源、传播技术动因和受众心理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及城市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社会正由传统社会加速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社会与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涉及到大量的利益的调整,期间难免会带来局部社会成员或集团、群体利益的损失,从而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①

一方面,社會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改革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如社会结构加速变迁,社会流动加快,社会阶层显著分化,贫富两极分化加速,社会财富不断向少数阶层和少数人集中,基尼系数超过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庞大的社会底层群体的被剥夺感加剧,加深了社会底层的仇富心理。同时,由于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集团或群体保护主义、政府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不畅、公信力缺失,官民关系有待改善,社会整合能力下降,更加剧了社会转型矛盾不断积累,比如贪腐问题、住房问题、社保问题、就业问题、物价问题等事关社会公平的结构性问题,长期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若有关于贪污腐败、官二代、富二代的敏感性或突发性事件的刺激,极易引起群体极化现象。在当今媒介化社会传播环境下,现实中的群体极化事件,往往会快速扩散到网络上,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大规模的网络群体极化事件。

另一方面,社会文化逐渐产生了世俗化转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方略的实施,在经济上,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完善;在文化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强大作用,作为商品的大众文化以裂变的速度,由理论研究、域外借鉴成为公众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同原有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一起建构目前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我国社会文化逐渐完成了由泛政治化与伦理化到市场化与世俗化的文化转型。大众文化,由现代文化工业批量生产,并借助镶嵌入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大众传媒传播,满足了大众的认同、建构与娱乐消费,大大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但同时,大众文化是一种资本主导的商品文化,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是伪平民性文化,采用解构权威、去除中心、恶搞崇高、突破底线的生产策略,献媚大众、操控大众,生产大众传媒的注意力,成为推销商品的注意力媒介资源;或者通过新闻作品、影视与游戏等娱乐作品,直接、间接地宣扬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不断生产与推高大众的符号式的物质享乐需要,以推销高附加值的奢侈品或文化商品。资本主导的大众文化深度介入大众文化生活,导致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多元化裂变,使大众对现实生活现状和生活质量不断产生贫乏感,现实中的日益增大的贫富两极分化,通过以大众传媒为媒介的大众文化的建构与传播,更进一步地在社会心理上以超真实的方式放大和强化,一旦有关于特权、钱权交易、钱色交易等想象空间的负面新闻信息出现,就会在网络上超常规、传染式快速传播,成为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甚至旷日持久。比如,2013年长时间触动大众神经的李某某涉嫌轮奸案、张艺谋超生事件,就是比较典型的网络群体极化事件。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技术动因

近年来,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频率日益提高、强度日益增大,成为影响社会环境的显著因素,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政府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微博问政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必然选项,这是与新世纪初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日新月异的网络传播技术进步密不可分的。从传播技术来看,网络匿名传播、高度交互性与即时性传播、自媒体传播、网络监管等传播技术问题,成为了网络群体极化的传播技术动因。

首先,是匿名传播问题。由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文化的内敛性,以及社会身份与地位、个人利益等现实因素的考虑,我国公众一般在现实公共空间的表达趋于保守,个性化、激烈的言论缺乏产生和传播的舆论场域。因此,现实空间发生群体极化的频率、强度和范围都是有限的和可控的。但是,“出于保障隐私的考虑,互联网自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功能……它遮蔽了现实世界中彰显人们身份特征的识别标志,只用一个数码来表明身份。”②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现实的空间置换成了无限的虚拟的空间,观点的生产者、信息的传播者、信息与观点的评论者,都隐去了现实社会身份,解除了利益顾虑和现实限制。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脱下现实的面具,失去现实的束缚,趋向于不接受社会规范、法律或道德及习俗的约束,造成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真空,“它(网络的匿名性)诱发和促使一种本我得以释放,尤其是人性中丑恶部分,如对混乱和非秩序的一种狂热等,造成了网民行为规范和失范交织的‘双重人格。”③因此,网络的匿名传播,导致网民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实不满、甚至恶搞的虚无目的,发表狂热的、谩骂的、粗俗的以及不负责任的言论,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炒作手段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网络舆论,导致网络群体极化事件。

其次,是交互性传播问题。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媒体是单向度传播的媒体,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沟通与反馈的真空地带和传播技术鸿沟。但是,作为新媒体,网络媒体是传播技术划时代革新的产物,具有双向、甚至蜂窝状多向传播的高度交互性即时传播特性,如果网络传播者秉持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立场,发表刺激性、煽动性言论,将会如星星之火,通过网络媒体基于即时传播技术的日益高度交互性的网络节点上的网民关注、附议、评论及声援,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比如,美国2架轰炸机擅闯我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新闻,于2013年11月27日12时在凤凰网上传播,当日晚10点多点击率就达到了7万多次,发表评论2.5千多条。引起网民旷日持久关注的李某某轮奸案二审宣判维持原判的新闻,于2013年11月27日10时在新浪网上线,当日晚上22时就达到了近5万的点击率,发表评论5千多条。据新浪网当日的调查,79.6%的网民认为判决合理,10.4%的网民认为判李某某10年刑,判决太轻。李某某轮奸案从2013年2月进入司法程序,但近10个月的久拖不决,就是因为“星二代”、“特权”、“飞扬跋扈”等充满想象的标签符号,引起网民公愤,受到高度关注,有关这个事件的任何信息,都往往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版头条新闻,借助网络高度交互性传播技术特性,导致网民的一片严惩之声,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网络审判,影响了司法审判,由此可见网络传播高度交互性的强大影响力。

第三,是自媒体传播问题。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而作为网络受众的网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很大程度上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议程设置、网络传播进程,具有了日益显著的网络传播者特征,主导了网络传播,尤其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便捷的手持移动终端及大众化的高清摄录传播技术,针对敏感事件、冲突性事件,利用网民仇富心理、同情心理、公愤心理,自行生产与传播刺激性信息,博取网民眼球与认同,利用网络无远弗届的即时传播技术优势,迅速积累网络人气和网络舆论,并夸张与放大,最终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因此,网络自媒体传播特性是网络群体极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技术动因。

最后,是网络监管问题(监管、协同过滤、网络的议程设置、网络舆论领袖的操控、网络水军的操控)。一方面,由于网络海量的自媒体即时传播,网络管理者在监管人力上不足、在监管技术上有缺陷等原因,都会导致网络监管漏洞和缺位,利益相关者会利用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规律,炒作敏感事件;甚至,组织数以万计的网络水军,操控网络舆论,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网络媒体作为市场主体,其追逐利润的动机会促使网络媒体利用网民的同情、正义、民族主义等社会心理,进行议程设置,炒作事件、制造话题,造成舆论风潮,或者使用协同过滤机制,“分析用户兴趣,在用户群体找到指定用户的相似用户提供互动功能……帮助网络参与者选择兴趣爱好相同的群体”,吸引新用户和点击率,以受到广告主的青睐,④从而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另外,网络舆论领袖,比如名人微博、博客,利用其动辄十万、百万、甚至上千万计的网民关注影响力,制造话题、影响舆论,也是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的重要原因。

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受众心理渊源

从群体心理来看,网络受众心理受从众心理、集体无意识心理、群体传染与暗示心理、非理性心理等群体心理规律支配,从而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一是从众心理。从众是“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⑤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过程由敏感事件或突发事件刺激、传播事件信息、生产与传播放大、甚至虚构暗合社会情绪的敏感事件信息、引起网民关注与想象、源源不断的捏合孤立的敏感证据或者杜撰某些证据以引导和聚集网民群体、推动网民认同、认同强化到一定程度后激起网民公愤、最后导致网络极化现象。在这个网民群体极化的过程中,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引起接触到敏感事件信息的网民产生从众心理,获得心理认同,“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⑥网民只有在心理上从众、将个体认同和情绪叠加在一个方向上,形成群体一致的认同与心理情绪指向,才能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的网民从众心理形成的动力机制,一方面是网民认为网络群体的传播的信息权威、主张的观点正确,网民渴望被在舆论占优势地位的网络群体接纳和喜欢;另一方面是群体舆论的压力:根据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当网民发现自己对争议问题的意见与网络群体的意见不一致时,会感受到网络群体舆论的压力、趋向于放弃自己的主张而保持沉默,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放大网络群体的意见。比如,李某某轮奸案中,网络舆论以压倒性优势,认为李某某等人倚仗权势,凌辱弱势群体妇女,犯罪情节极其恶劣,若不重判不足以伸张社会正义、不足以平民愤。同时,如果有网民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受害人本身就是卖淫女、是在敲诈勒索李某某等人,这些网民要么被网络舆论认为是颠倒黑白、要么被认为是被李家收买的网络水军或舆论打手,立即处于不道德的境地,丧失了发言权。网民即使有不同观点,也一般不会站在网络群体的对立面,而是选择放弃自己的观点,与网络群体的主流舆论合流,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此外,“从众是对多数人的盲从,不随从就会觉得是一种压力,有一种孤独感。”⑦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过程中,网络群体聚集和滚雪球般壮大的压倒性动力,就是在网络群体舆论压力规制下,网络群体对“原子式”存在的网民个体的吸引和网民个体对网络群体随大流的盲目跟从,这个非理性的盲目跟从,叠加成具有颠覆性和破坏性的网络群体合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群体暴力,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二是集体无意识心理。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先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它(集体无意识)自身存在而不依赖于个体经历,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⑧集体无意识心理是群体心理的背景和底色,在集体无意识心理作用下,群体中的个体介入群体越深,就越会失去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性,“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⑨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过程中,集体无意识心理是网络极化现象的重要的心理原因和心理动力机制,甚至在网络匿名性、光速传播的交互性、自媒体性、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领袖的控制性等传播技术的强力耦合下,在突发事件、敏感事件刺激下,集体无意识心理效应被显著放大和倍增,以社会正义、爱国主义、民族情感、仇富情绪、同情弱势等非理性狂热舆论,或者表达谩骂式情绪宣泄。随着网络群体越聚越大,网络群体内的网民就越来越丧失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这种狂热的、非理性的群体情绪洪流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不断裹挟网民的能力就越大,并且速度加剧,最终汇集成压倒性的、颠覆性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比如,最近三年来,出现的暴力拆迁事件、房姐事件、“表哥”事件、重庆雷政富为首的十多名厅级官员因性爱视频落马的事件等一系列违法违规事件浮出水面,并得到超常规的从快处理,都与集体无意识心理主导下的网络群体极化舆论密不可分,集体无意识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在极具颠覆性和破坏性的同时,客观上发挥了社会治理推手的作用。

三是群体传染与暗示心理。群体心理的传染性和暗示性,是在集体无意识心理的规制和催眠下对群体中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网络群体成员隐去了现实社会的身份,导致网络群体呈现出虚拟的客观和平衡,尤其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和众声喧哗的网络观点面前,网民更容易丧失自信和自我判断,从而靠近和接受一种相对来说支持者多的网络群体,受到这个网络群体的传染和暗示,加入这个网络群体,随波逐流、推波助澜,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推手。

结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日益涉入深度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一些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及社会文化逐渐完成了市场化、世俗化转向,社会价值观多元发展,网络传播技术高速发展,虚拟性、即时交互性、丰富的自媒体传播、移动化发展的网络媒体逐渐由边缘媒體走向社会舆论的中心,从众心理、集体无意识心理、群体传染与暗示心理等网络受众心理规制下的网络舆论生产与传播规律,这是当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与动力机制,亟待深入研究应对,推动网络舆论良性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①袁伟森,《我国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再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

②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③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传播逻辑》[J].《理论探讨》,2011(4):142

④张明明、任亚磊,《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成因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2):56

⑤[美]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1

⑥⑨[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49-50

⑦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96

⑧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9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网络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宿迁市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