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4-02-18邹金花吴斌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8期
关键词:吡格空腹安全性

邹金花 吴斌

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

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邹金花 吴斌

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吡格列酮30 mg(早饭前),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早晚餐前)。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第2周后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含量及饭后2 h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2周后空腹血糖含量、饭后2 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空腹胰岛素和饭后2 h胰岛素均呈现上升趋势,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发病于β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及胰岛素抗性降低所导致,患者不需要依靠胰岛素而通过药物进行降低血糖。观察组手术采用了吡格列酮药物治疗。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1],效果较好无副作用,为探讨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3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有明显肝肾疾病、肠胃疾病、贫血及药物过敏等疾病的患者。将30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1.28±1.13)岁,平均体重为(63.58±4.25);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7.28±2.16)岁,平均体重为(72.12±6.01)。两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餐前服用吡格列酮30 mg,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250 mg早晚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同时坚持服药11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服药后第2周及第11周后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含量及饭后2 h胰岛素含量变化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变化情况

用药2周后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现下降趋势,空腹胰岛素和饭后2 h胰岛素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1周后两组患者降血糖疗效分析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继而引发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2]。在我国发病率高,胰岛素分泌异常不仅易引起糖尿病还同时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吡格列酮对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作用。吡格列酮与γ集成之后,刺激使其糖代谢转录增加,增强胰岛素作用并且促进能量消耗最终导致血糖含量降低[3]。研究表明吡格列酮可以显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长期坚持服用可以改善体内血糖失衡,有助于恢复血糖平衡。对观察组病人用药后两组病人均无体重增减、心率血压、肝肾功能的改变。用药后没有不良情况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

总而言之,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效果,不会增加胰岛B细胞的负担且改善了胰岛素的抵抗。吡格列酮对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副作用小,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对防治高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王珏,王维杰.吡格列酮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6):840-841.

[2]李根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1):525-526.

[3]苏致珑.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24 (6):70-72.

R587.1

A

1672-4062(2014)09(b)-0006-01

2014-06-23)

邹金花(1986.10-),女,本科,药师。

猜你喜欢

吡格空腹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喝水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