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4-02-18陈苏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吡格平均年龄胰岛素

陈苏玲

南通市通州区平东镇卫生院,江苏 南通 226361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陈苏玲

南通市通州区平东镇卫生院,江苏 南通 226361

目的探讨西医内科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糖尿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且安全可靠,应予肯定并推广应用。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基本病理学特征,促使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或促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增强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基本方法,可以使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1]。为探讨西医内科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2.4±1.8)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6年,平均年龄(4.2±0.5)年;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2.6±1.7)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7年,平均年龄(4.4±0.6)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 纳入标准

①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②糖尿病病史在20年以内;③患者年龄在30~80岁之间;④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⑤患者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⑥患者自愿参与该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33020106),500 mg/次,2次/d,计划治疗一个月;观察组治疗方案:口服二甲双胍,500 mg/d,2次/d,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国药准字:H20110047),30 mg/次,1次/d,计划治疗一个月[2]。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糖尿病治疗效果、糖尿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不良反应例数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1.5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血糖、尿糖水平的监测结果均已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有效:血糖水平不足8.0 mmol/L,血、尿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表现仍然存在,血糖指标水平在8.0 mmol/L以上,尿糖指标水平仍在(2+)以上[3]。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糖尿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3.07±4.15)d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9.76±4.28)d;观察组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18.63±3.59)d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4.18±3.24)d。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糖尿病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0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效果比较[n/(%)]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单独用于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使患者在空腹和餐后2 h两种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采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则可以产生显著的降糖效果。吡格列酮作用于人体后,主要可以通过将患者机体内存在的脂肪、骨骼肌、肝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值活化受体充分激活,对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一些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实际敏感性水平显著增强,进而使患者体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二甲双胍在对糖尿病进行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有效降糖机制主要包括,使患者机体糖无氧酵解能力显著增强,使肝糖异生反应的过程和能力显著减弱,从而使肝糖实际输出量显著减少,并能够使周围的一些组织对胰岛素产生的敏感性显著增强[4]。

该研究中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更显著,且安全可靠。

[1]罗冲华,谢思慈.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0,l4(l2):316-317.

[2]赵学军,杜文建,昌桂英.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7(14):125-126.

[3]赵列宾,陈钦达,王琴琴,等.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17(16):357-358.

[4]张伟杰,夏穗生,姜汉英,等.异种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9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12(12):178-179.

R587.2

A

1672-4062(2014)07(a)-0040-01

2014-04-05)

猜你喜欢

吡格平均年龄胰岛素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