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体性德语文学与彼得·汉特克的旅行小说
2014-02-17张赟
张赟
内容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德语文学界褪去政治色彩,回归发现真实、重言自我的“新主体性”风格。在此期间,当代奥地利作家彼得·汉特克(PeterHandke,1940- )发表了一系列旅行小说,通过旅行主题的设置和旅行故事的铺展让感知真实、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新主体性”原则得以展示。本文分别对“新主体性”风格及汉特克的三部主要旅行小说进行介绍,以对这位德语文坛颇受关注的作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以来的文学实践和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新主体性 自我 旅行小说
一.新主体性文学风格
从整个西方世界范围来看,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被浓厚的政治气氛笼罩的时代:美国、法国相继爆发了激烈的反战抗议和“五月风暴”;德国年轻一代则以大规模学生运动的形式反抗沉闷、保守的社会现状和战后拘谨的社会陈规。某些文人借机宣扬“资产阶级文学已死亡”1的口号,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时代只能倚靠革命的艺术来满足鼓动和宣传的功能。
然而,随着学生运动的迅速衰落,文学界轰轰烈烈的政治情绪逐步散退。他们似乎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作为上的虚弱尴尬,深感文学难以或者根本无力改变社会状况。曾亲身参与68学生运动的德国作家施耐德说:“人不能在策划政治活动的同时,又煽动一场(对)文学(的)造反。”2对于文学来说,它在政治现实面前并不能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相反,写作只是一种表达内心并趋于真实的直接手段而已。自70年代初开始,德语文学界出现一种倾向性转折,文学艺术家们从激进、批判、介入的政治立场上撤退,文学被逐步淡化或抹去政治色彩而试图回归自身范畴,转向一种追寻“真实与自我”的表达方式。
德语文学史上,人们用“新内向性”和“新主体性”等概念来归纳和指称这种新的趋势,而这种转折也意味着二战以来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小说的终结。评论家J.瑞特曾经对“主体性”一词做出过解释和界定,在他看来,主体性和主体是有所区别的。主体是指自17世纪以来由哲学话语所生成的个体“我”,是一个与客体相对的、能够把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或者以实际的方式占有、改变客体的概念。而主体性则是主体内在的一切东西,包括气质、能力、感受、意愿、欲望、爱、痛楚、信念等。3瑞特的解释为“新主体性”的提法找到了依据。纵观此时的文学,正是一种作家出于个体映照情节而聚焦于自我主体经验的内省性的方式。他们回归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通过自传体、日记体、书信体等作品将一些私人体验以文学形式带入公众视野。“我”的经验、感受、状态、情感等私人领域和范围的东西成为文学写作的重点:“比起主体作为社会角色的承载体和纯粹的外来规定之客体,‘我的精神、感知能力、经历形式、对自我世界观的追寻越来越多地作为文学写作的对象。”4
在“新主体性”思潮的带动下,德语作家们大都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当事者现身说法或使用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者全方位叙述,有的也采用日记体或纪实报道、报告资料等“文献性”形式直接传递给读者关于自我在当下或过往的经历体验。5科普曼对这一时期文学趋势进行研究时认为,某些小说在“重新发现自己”这个主题上乐于设置一个人物处于“社会孤立状态下的故事”,讲述人物的逃遁、回避、旅行等经历。尤其是“旅行,这是关于自我意识的报道,同时也是一场存在主义意义下的状态的旅行”。6应该看到,通过旅行主题的设置来重新言“我”、关注自我,实际上是借助观察着的行者在旅途中与外界接触碰撞的种种体会和经验,使其“摆脱身份的面具,探求思想上的构建并落脚于自我追问”7,这与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的旅行行为及旅行模式的主旨相关,也不失为“新主体性”风格下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手法。
二.彼得·汉特克的旅行文本 彼得·汉特克作为当代德语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从其第一部小说《大黄蜂》开始,寻找自我、探寻主体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他作品中的叙述核心。在其前期作品如《骂观众》《卡斯帕尔》《守门员在罚点球时的恐惧》中,汉特克对这一命题的探讨主要借助抽象的语言主题展开,以一种标新立异的反叛态度在当代德语文坛获得一席之地。伴随新主体性趋势的出现,汉特克的写作转向一种平稳深沉的风格。他倾向于观察大自然和外部世界,通过细腻、缓慢的文笔去汲取世间存在的每个细节,抒发个体内心的感受与经验,并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汉特克接连发表三部旅行小说《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以下简称《短信》)《缓慢的回乡》和《重复》,以新主体性风格为主、旅行主题作为叙事模式,将其笔下的主人公塑造为旅行者或漫游者的角色,让他们通过缓慢沉静的旅途经历和体验,游走于过往回忆、现时感知和未来憧憬之中,呈现出一种反思、冥想式的感知境界,其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通过旅行主体在外部现时世界汲取的经验和感受得以逐步表露和明晰。
《短信》以作家身份的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兼具侦探小说和成长小说色彩的旅行故事。新大陆美国作为主人公与妻子尤迪特关系破裂之后的一种逃遁和探险,是贯穿旅行始终的停留地。作家谈及《短信》一文时说:“我在书中试图描写一种希望——即人能够逐步发展,起码在一次单独旅行的过程中 ……。”8这样,汉特克笔下的美国社会不仅是主人公“我”对一个陌生外部空间的经历,更是他进入自身过去的意识之旅。随着穿越美国环境的推进和变化,人物的意识、回忆均发生较大变化,不但努力克服了个体的孤独和恐惧,也在旅行中找回对婚姻、家庭和自我的回忆,帮助读者还原了人物的生活状态。小说的最后,“我”和妻子在美国大导演约翰·福特那长满柑橘树的“安静的”人间伊甸园里心平气和地聊天、讲故事直至分别,获得童话般的结局。
与《短信》相比,《缓慢的回乡》仍然把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舞台,展示了地理学家瓦伦丁·索尔格从美国北部启程,途径西海岸再到东海岸最后踏上欧洲回乡之路的故事。主人公从广袤无际的自然空间转向纷繁喧闹的文化和人文空间,在不同的站点感受到个体的孤独、生存危机,家园的丢失与重获等现实经验,并通过旅途中的感知见闻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生存法则,探求自己同家园、世界以及主体意识的关系。透过索尔格的回乡故事,读者感受到一种缓慢的深沉,也体会到作家对于世界和主体之间达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的期许。文中多次出现“和谐”、“永恒的宁静、纯洁”以及“永恒的理性”等字眼,正是汉特克借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所表达的回归主体和自我意识的个人愿望。这种带有乌托邦精神的渴求是他为摆脱这个“令其厌恶之现实”9在文学上的一种尝试,而“新主体性”的含义则被汉特克本人修正为“回归自我”。10endprint
发表于1986年的小说《重复》则讲述了人到中年的菲利浦·克巴尔回忆自己25年前去往原南斯拉夫(现斯洛文尼亚境内)寻找战争中失踪的哥哥的经历。主人公的旅程遵循完整的启程-停留-回归这一模式,自压抑封闭的寄宿学校和乡村启程,跨越边境,见识了工业气息的现代城市后,来到流淌着祖先血脉的斯诺文尼亚,体验到喀斯特(岩溶) 地区如“自由王国”般的存在,最终找到哥哥的痕迹和自己的语言根基,顺利返回家乡。一场以追寻哥哥足迹为动机的旅行最终发展为自我追寻的过程。在当下的叙述和回忆的过往之间,旅行人物以其敏锐的感知能力发现生活、感受自然,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小说标题“重复”一词的真实含义也步步显露:通过旅行活动和旅行经历来叙述自我感受,找回过去,其根本意义为“重新拾起或找回”。某种意义上,这也可视作汉特克为摆脱早期对语言的批判质疑,重新找回和建构主体与世界的关联而在文学创作上进行的一次实践。
三.结语
“新主体性”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德语文学的主要趋势,影响和造就了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诞生。从早期激进强烈的批判精神到后来细腻深沉的写作手法可以看出,彼得·汉特克对于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的“新主体性”原则,其具体做法就是将笔下的文学人物设计为旅行者的形象,通过旅行故事的铺展来讲述“感知的、观察的、回忆的、创造性的‘我和风景之间的故事。”11 “新主体性”借助旅行这一文学经典主题获得了有效和具体的展示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以旅行小说作为模本,也是作家汉特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试图打破虚幻的现实表象、剥去世界先验外衣以及追问自我与世界关联的一场重要的文学实践。
参考文献
1.Medard Kammermeier:Die Lyrik der Neuen Subjektivit?t. Frankfurt a. M. 1986, S. 17.
2.Peter Schneider:ber den Unterschied von Literatur und Politik. Literaturmagazin. S. 5.
3.Joachim Ritter:"Subjektivit?t und industrielle Gesellschaft. Zu Hegels Theorie der Subjektivit?t". In: ders.:Subjektivit?t, Frankfurt a.M. 1974, S. 11.
4.Ellen Dinter:Gefundene und erfundene Heimat Zu Peter Handkes zyklischerDichtungLangsame Heimkehr. K?ln 1986, S.6.
5.这类作品如马克斯·弗里施的《六年日记》、《蒙陶克》;彼得·汉特克的《无望的不幸》、《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世界的重量》;彼得·施奈德的《棱茨》;赫尔曼·棱茨的《新时期》、《幸存与过日子的日记》;阿尔诺·施密特的《金边黄昏》;霍尔斯特·比勒克发表了《第一支波尔卡》、《九月光线》、《无钟声的时代》和《大地与火》;沃尔夫冈·克彭发的《青年时代》;托马斯·贝恩哈德的《原因》、《地下室》和《喘息》等。参见:李昌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邦德国新主体性文学管窥》。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5月,第102页。
6.HelmutKoopmann:Tendenzen desdeutschenRomans dersiebziger Jahre. In:Helmut Koopmann (Hrsg.):Handbuch des deutschen Romans.Düsseldorf 1983,S.584.
7.PaoloBianchi:SehnSuchtTripchüberdas und Ruhen. Als ReisendeimMillenium.In:Kunstfomioa(1997),S.61.
8.HellmuthKarasek:Ohne zu verallgemeinern.Ein Gesprch mit Peter Handke.In:Michael Scharang (Hrsg.): ber Peter Handke.Frankfurt a.M. 1973, S. 88.
9.Ralf Schnell:Geschicht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seit 1945.Stuttgart:Carl Ernst Poeschel Verlag GmbH 1993,S.525.
10.Peter Handke:Aber ich lebe nur von den Zwischenrumen.Ein Gesprch,geführt von Herbert Gamper.Zürich:Ammann VerlagAG.1987,S.6.
11.Peter Handke:Aber ich lebe nur von den Zwischenrumen.Ein Gesprch,geführt von Herbert Gamper.Zürich 1987,S.20.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