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探究 激荡智慧火花
——论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014-02-17俞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短语基础探究

俞娅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十中学)

引导学生探究 激荡智慧火花
——论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俞娅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十中学)

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既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班情学情,又要丰富探究活动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多角度、多方面地肯定学生进步。

自主探究 研究学生 设计活动 有效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国际教育学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就是指教学活动要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造协作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英语与我们的母语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缺少实践和操练的语言环境。而学校教学课程安排也有一定的限制,每周5-6个课时,还要不时与数、理、化抢夺有限的课余时间。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一、研究自主探究的实施者——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传统的“师讲生听,师写生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本有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遏止在了无休止的背诵和默写中。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教师应该研究班情和学情,将以往的一课一备改为一课三备。这里多出来的二备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的。

以我自己为例,教的是一好一差两个班。每周的集体备课,年级组的英语老师都会集体研究本课重难点,但每次上课前,我还要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第二次备课。例如,上好班,我会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增加难度,让好班的学生“吃饱,吃好”;而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我可能还要删除一些考纲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内容,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消化基础,这就是第二备。第二次备课,可以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活动。有一次外出听初一年级的一节课,课文里讲到了12 years old这个词组,老师讲解完后,为了增加难度,又引入了12-year-old的用法,但仅仅用例句展示,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讲解,结果学生在使用时将这两个语法点混淆起来,既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也浪费了课堂时间。老师本意是想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探究知识点,却起到了反效果。这时候,及时进行第三次备课——课后反思,总结原因,就能在下一次的课堂上避免发生类似情况。由此可见,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增加自主探究的多样性——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是教师讲授知识的传输体,趣味多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达到兴奋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进而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规模上来讲,自主探究活动可以分成两类:

(1)个人自主探究活动。学生个体不同,导致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针对个人的探究活动能更有效、更持久地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完初一新生第一单元“This is me!”之后,我利用书上的写作部分,让学生跳脱出本单元的语法知识,鼓励他们加入小学学过的语言点,尽可能详细地介绍自己,比比看谁写的又多又好,最后给予奖励。结果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既用到了there be句型,又用到了often,sometimes等频度副词,语法训练远远超过了本单元的重难点。自主探究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反复讲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够的。只有提高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才能让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兴趣越浓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

(2)小组自主探究活动。我在教授Reading第一课时时,常常将学生们分组,大家围桌而坐,每组都有基础好、中、差的学生。课文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细节,理解全文,但如果仅仅把课文翻译一遍,又枯燥无味,于是,我就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练习,有回答问题、判断对错、缺词填空、复述课文内容等,由易到难,学生基础不同,完成不同类型的练习,并安排组内同学互帮互助,由基础好的同学及时给基础差的同学讲解。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学活动可以覆盖到全班同学,既不用担心好同学“吃不饱”,也不用担心基础差的同学“不消化”,更重要的是,让后面的同学始终觉得有事可做,不会让他们丧失学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从时间上来讲,自主探究活动也可以分成两类:短期自主探究活动和长期自主探究活动。以上两个例子都属于短期自主探究活动。下面我想介绍一个长期自主探究活动。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以词汇为基础,而单词正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最头痛的一方面。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单词的使用都脱离了语境,通过死记硬背的短时记忆将单词储存在脑子里,当长时间不使用后,这部分记忆就渐渐退去,最终造成遗忘。

今年暑假去英国接受短期培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讲师训练词汇的方法。他给了我们每人一本蓝色的小本子,封面印有名称,叫做:Personal Vocabulary Builder,即个人词汇创建,底下还有一行小字:My phrases for added fluency in English,点明了这本本子的目的就是使我今后说英语更流利。本子里的每一页都有一张这样的表格:

…12 12390…

讲师要求我们每天从电视、报纸或日常交谈中记录下20个短语,填在第2栏里。这些短语可以是以前学过的,也可以是从来没见过的,然后,自己想办法找出这个短语的使用方法,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量使用表格中的短语。完成后,就在最后一栏中打钩。最后在月末进行统计,一共掌握了多少短语的使用方法。虽然这一活动我只坚持了一个月,但我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在这一个月中的进步。讲师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不感到约束,完全是内在的兴趣动力在支撑。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我想,这跟普通的照着课本背单词是有很大区别的。

由此可见,多创设探究活动,让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获得升华,并最终把语言运用到活动中去,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进一步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分析自主探究的有效性——评价方式

既然教师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展开自主探究,那么教师的焦点就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默写对几个或者考试考了多少分,而是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地运用各种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多表扬、多鼓励,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有一种满足感和愉快感,进而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现在,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

(2)课堂表现:主动参与,发表观点,提出疑惑;

(3)阅读习惯:每天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方法:能借助字典解决问题,学会预习、复习、查找资料;

(5)课外拓展:能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词汇,每天有小练笔。

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使得每个学生的进步轨迹都不同。如果以单纯性的统一标准来衡量,会打击一部分学生,使其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的评价应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实施分层评价。在每个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近期目标,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的评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差生能认真将本课词语抄写完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作业真工整,有进步!”当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能顺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回答完全正确,真棒!”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激、引、”两大关键,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个性化的发展,树立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进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1]Weber,E.有效的学生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短语基础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健民短语》一则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