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划中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
2014-02-17张小龙
张小龙
从灾难救援到重大活动,从扶贫助残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青年率先行动扩大为全民参与的事业,志愿者群体已达8000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志愿者群体也成为构筑和谐社会一支无所不在、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道德力量和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如何让这种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意义重大,值得探讨。
创新与探索
这组策划,继承了辽宁日报主流道德策划系列一直以来的风格和追求,并努力有所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围绕热点,鲜明提出观点,注重思想性
在报道第一期的编辑部文章中,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志愿者“六大特征”,即:一支无处不在的道德力量,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力量,一支敢于担当的青春力量,一支自成气派的中国力量,一支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一支多方推动的聚合力量。其后的报道,系统全面地逐一论述了以上观点,并且直面志愿者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大规模,有声势,注重宣传实效
设置了本报编辑部文章、高端访谈、志愿者秀、菜鸟秀、爱心留言板、记者追踪采访、读者反馈、报网互动、志愿者知识普及等栏目,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支撑,又有社会生活的如实呈现,同时辅之以网络、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使报道既有理有据,又真实贴近。
3.全方位与读者交流,注重互动
本组报道中,不但继续开通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QQ等联系方式,同时还开通了微信、微博、网站专题等,建立了一个各方观点交流甚至交锋的平台,专家学者、官员、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包括一线的志愿者和普通读者都在这个平台上平等对话交流。
特色与效果
整个报道为期近一个月,我们共发表了9期18个版,刊发稿件60余篇,16万余字。
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采访团队奔赴省内外5省11市,往返约8000公里,采访了郭明义爱心团队等全国性志愿者组织30余个,涉及大型赛事、三救三献、爱护动物、环境保护、敬老、助学、支教、寻子、社区服务、助残、扶贫等11大类的志愿服务类型。累计直接采访志愿者、志愿服务受益者、相关官员、管理者超过300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朱眉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南京大学社会学原副教授胡小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跣就本系列策划相关问题接受本报专访。我省文明办、民政厅、团省委相关负责人士就我省志愿者状况、志愿者管理与发展等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在网站、微博等平台,通过问卷调查间接采访人数累计约为800人。
我们的收获更多,仅《爱心留言板》一个小栏目,就有200余人加入到了各类志愿者队伍当中。《志愿者SHOW》、《菜鸟SHOW》两个栏目视频的网络点击量以及本报新浪、腾讯、人民网官方微博的浏览总量超过10万次。微信、微博、电话、网站等各类反馈累计1700余条。中宣部新闻阅评对策划的评价让我们感到欣慰:“(报道)对于推动志愿者事业健康发展,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志愿者发展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鼓舞了年轻的中国志愿者,而且为政府的相关管理和扶持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感动与收获
9期的报道,我们传达了很多东西——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我们想到的。我们不满足于引起了多大的反响,更希望通过这些问题,寻找一些有益的答案。
所以,在最后一期,我们没有泛泛地进行总结,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记者们在采访中遇到的25个有趣的小问题。这些问题生动鲜活,同时也带有典型性,比如,一位儿童福利院院长说:“孩子们确实需要有爱心的志愿者,但最怕那样的志愿者,充满热情地来了一次,就再也没了踪影,经常让孩子们处于巨大的落差中。我们现在轻易不接纳这种‘一次性的志愿者活动。”涉及的是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问题。一个爱心团体组织者说:“到贫困学校做服务,校长就两个字,‘缺钱。难道做志愿者没钱就不行吗?”涉及的是对志愿服务的理解问题。一位红十字志愿者说:“一听说红十字会,就会扯到郭美美。红十字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你们不想去了解,可一有负面新闻,你们怎么一下子就信了呢?”涉及的是志愿者组织公信力的问题。
由此,我们提出了志愿服务中几大典型性的问题:
1.愿望与现实的问题
公众对志愿者的期待越来越多,志愿者希望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但现实是,中国的志愿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情况未必如愿望中那么理想。
2.行为与动机的问题
崇尚利他、奉献精神的志愿服务,往往掺杂了很多功利色彩;而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评价也往往以动机作为不信任的开始。
3.补位与越位的问题
志愿者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是对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很好的补充。不过,帮忙变成添乱的现象也偶有发生。志愿者如何更好地补位,又如何避免越位?
4.需求与能力的问题
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但落实到具体的志愿行动中,未必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有能力助人的志愿者。他们怎么在巨大的社会需求面前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升能力?
5.培育与管理的问题
相关管理部门怎么来引导和壮大志愿者组织队伍?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该管什么,怎么管?
这些问题,有的需要志愿者组织来思考,有的则是提给志愿者组织的相关管理部门。而所有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我们被中国志愿者力量深深打动,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真正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