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是改革系统性艰巨性的必然要求

2014-02-17谢志强

杭州 2014年1期
关键词:领导小组共识中央

文 谢志强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是改革系统性艰巨性的必然要求

文 谢志强

中央成立以习近平为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具体行动,它充分表明了中央坚定不移扎实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是对全党全国人民呼唤改革、盼望改革的一份坚定承诺,是未来实践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的坚强组织保障。

改革的系统性要求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体制改革,再到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和生态体制改革;从浅层改革到深层改革,从改革破题到改革攻坚;从改革参与到利益分化与诉求,从平均主义到贫富悬殊等等,我们清楚地看到,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这些局部的改革、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改革不能停留在要素改革、分割式的局部改革层面,必须从方面的改革走向综合性的改革,从局部改革走向整体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向顶层设计和具体探索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系统论整体性的改革思维,并将这种思维、思想和理论真正落到实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是35年来中国改革逻辑的自然展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习近平同志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这次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刻剖析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面对这样一个全面改革的伟大任务,如果没有一个中央层面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几乎无法将需要改革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种系统论思维,整体性是系统论思维的最突出特点。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是改革的系统性要求,是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切实举措,也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推进、全面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60项改革任务。

改革的艰巨性要求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改革的艰巨性首先体现在改革的共识上。改革需要共识,改革越往前走,越需要共识。改革的共识需要积累,需要培养,也需要引导和推动。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人民日报连续多日头版头条发文,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凝聚大力推进改革的共识,认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呼唤改革,改革共识的凝聚正是改革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当雾霾连日不散、当房价节节攀升、当“冷漠症”四处蔓延,有人抱怨:“都是改革惹的祸。”改革不是完美无缺,发展难免伴生问题。有些问题,是改革经验不足造成的,需要及时调整。有些问题,恰恰是改革还不到位引发的,需要持之以恒推进改革。有些问题,则缘于发展理念的偏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禇平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其根源多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正是清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动力。”要分清楚什么是改革带来的问题,什么是不改革和不继续改革引发的问题。改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改革仍是我们唯一、最好的选择。“改革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改革会不会引起经济波动?改革难免有风险,我们如何看待风险?”有识者指出,一点风险也不敢冒,一遇阻力就止步不前,“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风险。”风险不可怕,关键是理性认识风险,科学应对风险,防患于未然。改革也不能等,改革时机宝贵,不加快改革,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导致积弊难返,酿成更大危机。

改革要推进,改革不能停,改革不能等,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等等,这些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建立的共识。我们迫切需要、十分需要这样的共识,她是极为宝贵的改革资源。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我理解就是要在中央最高层强力推动这种共识的形成,给百姓以信心,给改革者以勇气,建立最大公约数,凝聚起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改革氛围,使改革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共识铺就改革路。凝聚改革共识,改革攻坚克难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改革的艰巨性还体现在改革的攻坚克难上。35年的改革,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是一堆难啃的硬骨头。这个坚,这个硬骨头是什么?就是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要动真格,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具体来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进一步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取决定性作用;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政治体制改革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官与民的关系,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当家作主的主人;文化体制改革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生态体制改革中特别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通过改革上述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理顺五个方面的重要关系,攻克五个方面的要点难点,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梦想。然而上述五个方面的任务,我们一个也没有完成,而且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改革攻坚,就是攻这个坚。而且是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攻这个坚,显得尤为艰难。在此情况下,如果说不成立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不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就很难打破突破现有利益格局,包括已经多元化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等各种利益格局。在习近平直接领导下的中央改革领导小组,有利于打破利益固化对深化改革形成的藩篱。“改革又到闯关时。”“改革行至深水区—— 改革任务更加艰巨,两难问题突出,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此时此刻,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改革领导小组,这是改革攻坚的现实需要。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还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两个机构的设立,极为显著地表明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系统改革观。设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保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从组织上充分保证了系统改革思想和目标的实现。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是为了整合各个方面的相关力量,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两个机构,一内一外,内政外交,相得益彰。这样的力量整合,能使社会稳定、外部安全,为有效推动整个社会、整个系统的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系统改革,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一年多来最亮丽、最关键的字眼,也是未来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系统改革论将为这一时期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为这一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本文转载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领导小组共识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江苏高邮农商银行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江苏省侨办系统“侨梦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
“运动式政令”让领导小组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