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常用检验指标的变化

2014-02-15栋江晓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9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血浆血小板

王 栋江晓春

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11;2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输血科,云南 昆明 650011

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常用检验指标的变化

王 栋1江晓春2

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11;2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输血科,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探讨经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情况及变化发生的原因。方法对53例大量输血治疗患者输血前、输血后较常用的7项检验指标进行统计,比较输血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在接受大量输血治疗后的血小板(PLT)、血清钙(Ca++)较输血前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输血前显著延长(P<0.05),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输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大量输血治疗过程中对电解质、凝血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大量输血;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

大量输血是指在12~24 h内快速输入相当于受血者本身全部血容量或更多血液的输血,美国将24 h内输入75 ml/kg体重以上血液定为大量输血[1]。在临床大量输血治疗过程中,机体容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最为常见[2]。本文旨在探讨经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情况及变化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集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排除血液性疾病、肝脏功能衰竭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在本院因突发性失血,24 h内输注≥10 U红细胞、同时辅新鲜冰冻血浆治疗的患者共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18~89周岁,平均年龄49周岁;产科失血10例,外科创伤失血25例,手术中出血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2例。

1.2 仪器和方法

Sysmex CA7000测定PT、TT、APTT,Sysmex XE2100测定PLT,Roche cobas 6000测定K+和Ca++,各实验仪器使用配套试剂并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3例大量输血治疗前、后7项检测指标水平变化见表1,由表中可见PLT、Ca++较输血前显著降低(P<0.05),PT、APTT较输血前显著延长(P<0.05),K+、Na+、FIB水平输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最常见,以循环超负荷最为严重,此外枸橼酸盐中毒和低血钙症、高血钾和低血钾、高血氮症、微聚物与肺微栓塞、酸碱平衡紊乱、血液传播疾病等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过量的枸橼酸盐使血清结合钙上升,游离钙下降,是血清Ca++检测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对症适当补充钙剂。库存血随保存时间延长,血钾浓度逐渐增加,患者失血休克时肾排钾功能减退,可导致患者血清K+升高。大量丢失钾的库存血(红细胞悬液)输入体内后重吸收钾并排钠、输血后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钾离子重新分布至红细胞内换取氢离子并代替氢离子经肾排出,可导致血浆内钾降低。53例输血治疗患者中均出现高血钾(判定值为≥5.50 mol/L,最高为6.00 mmol/L)和低血钾(判定值为≤3.50 mol/L,最低为3.10 mmol/L),分别是5例和4例,与文献中的高血钾症和低血钾症发生率分别为12%和10%[2]相接近,在统计分析计算结果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输血后凝血检测PT、APTT异常及PLT值减少,提示大量输血治疗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为失血和止血过程中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浆库存后部分凝血因子失活以及输血时所致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3]。另外,快速输注低于体温的库存血液制品,受血者体温下降,引起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及血小板功能障碍,导致非凝血因子缺乏性凝血障碍[4]。治疗中辅助输入的新鲜冰冻血浆维持患者FIB在有效水平(最低者为1.00 g/L)。研究表明,早期应用血小板干预治疗,保持血小板在53× 109/ L~122×109/L[5],同时注意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可保障有创手术顺利完成。

作为临床的急救措施,大量输血治疗施行不当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除了科学合理用血、对输血患者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监测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进行多项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刘景汉,汪德清,兰炯采,等.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9-295.

[2]罗如意,尹毅青.大量输血的最新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27(5):306-308.

[3]于丽君,朱国标,李翠莹,等.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变化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252-3254.

[4]曾学平. 大量输血前后血钾浓度变化及高血钾症发生的影响因素[J]. 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2):108-109.

[5]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 全国多中心大量输血凝血指标调研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32-634.

The Test Indicators' Changes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Massive Pre-transfusion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ANG Dong1JIANG Xiaochun2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Yunn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Kunming Yunnan 650011,China;2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Yunn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Kunming Yunnan 65001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est indicators’changes of the patients who have received the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MethodsRecord 7 of the common test indicators from 53 cases of massive transfusion patients between pretransfusion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respectively,compare the changes of the test indicators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al factors.ResultsAfter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of platelet (PLT), serum calcium (C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transfusion (P<0.05),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coagulation time (APTT)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P<0.05),the difference of serum potassium (K+), serum sodium (Na+), plasma fibrinogen (FIB) were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t’s vital for ensuring successful clinical treatment to detect and observe the electrolyte,coagula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find the complications in time.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Test indicators,Estimated value,Changes

表1 53例大量输血患者前、后7项检验结果比较()

表1 53例大量输血患者前、后7项检验结果比较()

注:与输血前比较,*P<0.05

R446.1

B

1674-9316(2014)19-006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9.038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血浆血小板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