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P2P模式助力农村科技
2014-02-15邢商田北京众信伟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文|邢商田 北京众信伟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P2P模式助力农村科技
文|邢商田 北京众信伟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农业的低效益注定了资本不会偏爱农业。无论是投资种业还是农业机械,当前金融投资的涉农项目大都是从农业科研、生产链中提取出较高收益的环节,并使之工业化,这与城市工业金融商业模式并没有区别。这种商业模式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现有的金融模式往往是提取走了农业内优质资源占为己有,农民、农村、农业受益有限,甚至有时可能会伤害到农民的利益。那么,如何真正地使科技金融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笔者认为必须进行金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政策的引领。
创新农业科技金融P2P模式
当前,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P2P因其较高的回报率,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发展起来,越来越成为个人投资和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P2P(peer to peer或person to person)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
随着P2P金融的迅猛发展,不少衍生模式从早前单纯的个人对个人的平台中繁衍出来,出现了如P2C(个人对企业)、P2B(个人对非金融机构)、P2N(个人对多机构)、P2G(个人对政府项目)等诸多模式,农村科技创新也可以借鉴这些模式进行创新。
笔者认为,在P2P模式下,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创新地将多个分散、相关的农业科技项目整合为一体,或者将一个科研项目分解为多个。在投资关系建立后,某一个小项目的成功可能就带动整体项目,整体项目的其他部分就可能产生溢出效益。
与现有的金融投资模式相比,这种P2P模式不仅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并且能够形成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持续稳健投资。当前,金融投资农业科技项目多是选择性的解决在项目研发某一环节或者科技公司成长的某一个时期内的融资问题,对农村科技的持续支撑能力有限。
借助互联网金融热,农村科技金融不断创新金融工具,这将会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真正的改变。
政策保驾护航
当前,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界投资的“宠儿”,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中国网络借贷平台已经超过2000家;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P2P成交量达818亿元,逼近去年全年成交量,未来P2P金融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经过几年的实践,P2P金融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但当前还并无明确的立法,国内小额信贷主要靠“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主持工作。可参考的合法性依据,主要是“全国互联网贷款纠纷第一案”。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此种金融服务的正规性与合法性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尤其在应用到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撑。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周蓉根据作者在“创新五访谈”论坛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