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于生活 感悟数学
2014-02-14刘晶
刘晶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以现代数学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建立起新的数学教学观。
一、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到市场、超市去充分了解各种重量单位,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课上,面对新知,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满载着获取的资料、质疑的问题、自己的理解,有了这样的体验,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去学习。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去丰富和扩展课本,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只是“课本数学”,而更是“生活数学”,体验到自己所获得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变理性数学为人文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了更多的人文性: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苏霍姆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数学教学里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内容上,挖掘数学的人文底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当作最终的教育目标,而忽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学习数学的态度等。比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笔者设计一道题:把下面的偶数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的形式。8=( )+( ),10=( )+( ),12=( )+( )……当学生解答完之后,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除了2和4以外)都能写成两个质数的和的形式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例举很多,教师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接着告诉学生:“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这就是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人称它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激励学生要以陈爷爷为榜样勇于攀登科学高峰。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让学生在深受鼓舞、感动、启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知识与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价值。
2. 在过程中,张扬学生思维的个性。世界万物都有各自的纹理或属性,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正是有了无比丰富的个性,人类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饶有情趣。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创的精神”是未来一代生存的基本素质。毫无疑问,个性化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以人为本。
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或创造过程,正是高层次的人文教育追求。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在 “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新奇的想法、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创造。比如,教学《比的意义》,当揭示了“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一概念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还有三个数相除的比呢!”师说:“你举例说说看。”生答:“金龙鱼广告不是说1:1:1吗?”这一“节外生枝”,使课堂顿时议论开来,于是产生了一个讨论的过程,形成了本节课的高潮。最终学生自己明白了“1:1:1”并不是一个比,而是表示三种物质的份数关系。
又如,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除了教材中的画“正”字,学生还自己提出打“√”、画“∣”、每个项目依次记下1、2、3、4、5……等新方法。这是学生灵感和智慧的外显,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超越和真正的创造,同时也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真实写照。现实教学中,这样尊重儿童思维、尊重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自我发现、注重学习情趣、提倡标新立异的鲜活教例都闪烁着“人文数学”的火花。
3. 在情感中,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要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学是师与生、生与生全方位交往的心灵碰撞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同时还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容纳学生的情怀。
为此,教师必须始终对学生给予积极的情感关注。这种关注应该是“博大的”,无论相貌美丑、家庭贫富、学习优劣 ,都“爱你没商量”;这种关注应该是“执著的”,有几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迷;这种关注应该是“细致的”,从学生的一种思路、一个问答甚或是一次皱眉、一丝微笑中,去捕捉他们心灵的感受,去体悟他们“生命的律动”;这种关注又应该是“外露的”,学生疑惑时,与他们一起皱眉沉思,学生成功时,与他们一起欢呼雀跃。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在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谁能说这样的数学教育不是一种“生命美育”呢?
三、变单科数学为综合数学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并以开发、设置和实施综合课程的方式实现学校课程的综合化。各门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超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学科的所谓界限不应是实线和直线,而应是虚线和曲线。我们不能人为地设置学科间的障碍,应该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框框。
比如,教学《笔算两位数除法》时,引导学生将笔算方法编成一首儿歌:“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0占位;除数当姐余当妹。”不仅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增强理解,给学生以语言美的享受。再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课前,让同桌的相互画正面像;课始,展示各人的作品,并结合六年级美术课知识,引入画人的正面像有一定的常识——“三庭五眼”(出示相应的头像图解);然后,通过赵本山、郁均剑等名人的正面画像来验证;最后,形成几道比例式来引入比例的概念。这种从美术到数学的教学,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大大拓宽了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