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普惠金融中寻觅机遇

2014-02-14孙玉芝刘永军

银行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普惠网点金融服务

孙玉芝+刘永军

对于地方银行而言,发展普惠金融是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挑战,凸现自身经营特色,实现错位互补竞争、差异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

机会与优势

普惠金融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德州市城乡二元结构特点还较为明显。伴随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推进,农户和农民金融服务需求正在向改善生活条件、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转变,农村金融消费需求将持续升温。同时,德州市小微企业众多,占全市企业总数99%以上,但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小微企业占比还很低。农村和小微企业群体为发展普惠金融带来巨大空间。

发展普惠金融具备政策和本土化优势。一方面符合大政方针和监管引领方向,符合资本占补平衡要求;另一方面本土化法人银行,可以集聚资源,快速布局。同时,已经完成对全部县域的全覆盖,保持了城区网点数量最多,下一步重点是做好内向挖潜、向下拓展的文章,通过探索和争取批量筹建金融便利店和自助银行网点等方式,增加简易、迷你、亲民型社区银行网点数量,扩大服务覆盖和业务渗透。围绕小微企业,积极探索使用非金融企业债融资工具、发行小企业集合(专项)债券,抵押担保方式,增强信贷支持能力。加快电视银行、网络银行、微信银行平台建设,在满足不同客户需要的同时,增加金融产品直销的渠道和范围。

发展普惠金融具备资源条件。2013年,德州银行在全国城商行体系率先完成组织架构改革,构建了业务条线化、运营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的架构平台,地方法人银行的效率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增强。持续加强科技投入,系统健全性、安全性和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员工能力提升机制,适应发展普惠金融的人才支撑质优量足。同时,在战略引领上,已与国内多家行业智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有利于借智借力发展普惠金融。

立足自我的尝试

2013年,德州银行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致力“德州人自己的银行”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基本完成城区网点由结算交易型向综合服务型的转轨。探索金融超市型、自助体验+员工服务型、线上线下交融型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各层次、多类别金融服务需求;创新建立金融服务便利店。将网点服务时间延长至夜间八点,通过人工值守与自助设备的并行,满足上班族金融服务基本需求。同时,推出现金封包存款业务,填补我市银行业现金服务空白;创新个体工商户、个人创业者贷款方式。通过准事业部制模式和交叉验证方式,以“担保非足值”融资方案,破解担保难题,惠及城区及部分县域客户1000余户,贷款额接近9000万元;推进便利金融建设。新设县域同城支行3家,新设自助银行16家,新增POS商户1.4万家。提高“长河卡”承载及增值服务能力,新增发卡量12.2万张;倾斜资源提高效率。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14亿元以上;适度放大基层机构贷款权限,其中微贷审批时间缩短至3天。增加减免收费项目达到60个,占应收费项目总数接近43%;积极将金融服务向民生领域延伸。德州银行已经成为全市代收代付项目最多、金融服务与居民生活最为贴近的银行。

普惠金融展望

客观而言,普惠金融投入大、风险高,规模效益相对较低。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一是建议加快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如针对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影响大的特点,应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产品创新,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如探索推出宜农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业务或发展农业互助组织。同时加大对普惠金融服务的配套政策支持,如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贴息或财政补助等。积极探索设立区域普惠金融服务基金等等;二是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适度放宽客户担保要求和担保及抵押品范围,对普惠金融资产业务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等等;三是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重点是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给予大力培育、适度干预,完善区域信用评级体系,推进诚信环境建设,增强银行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信心。

(作者单位:德州银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惠网点金融服务
数字化时代的银行网点转型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达州银行:两机构获评“金融消费示范网点”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