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理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2014-02-14郭恩锋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郭恩锋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应关注三个方面:对中职语文培养目标的认识要清晰和深刻;人文素养的渗透亦不容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生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语文教师尽管在中职这块园地里不懈地耕耘——细致地备课,耐心地讲授,积极地探讨,倾其所学、尽其所能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淡薄,语文水平、文学素养仍是较低,毕业生多数依然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中职语文教学莫非就这样走进了死胡同?出路在哪里?笔者在感到困惑的同时,不断地探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笔者认为,在试图摆脱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窘境、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应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培养目标的认识要清晰、深刻

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中职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创新精神,终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认识自我和社会交往能力,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能力,在生活中才能成为积极、健康、和谐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学校培养出来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和谐的人。”这种综合能力体现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就是思维和情感。而语文学科的核心正是思维和情感!语文教育归根结底应该是一种思维启迪、一种情感教育。只有对培养目标的认识是清晰而深刻的,才能改变以往的课堂角色,变学生是思维的被动者、欣赏者为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形成终生学习能力。

二、人文素养的渗透不容忽视

人文素养的渗透可帮助学生做人。中职的学生综合素质从整体上来说虽逊于普高的学生,但他们大多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比较重视专业课,作为文化课的语文学科应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有着较好的职业操守、较高的敬业精神;换言之,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专业技术人员,他高超的专业技能反而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道德感、责任感的提高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基础上的。而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了高度的人文教化作用,语文学科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在他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真正体现了语文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

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只有比较才能鉴别。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其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感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文本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李白、杜甫的诗句等,读起来都令人激动、振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语文学科的人文渗透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人文文化中有很多精彩的东西,能直接给我们以启迪。如孔子讲“君子不器”,就是说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不能只是做一件器皿、只能有一种作用。在实用主义思潮泛滥的今天,这句话就很值得我们深思。孔子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文化修养较高的人虽然各有其个性,但大家在一起却很和谐;小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在一起却不能和谐。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话语,对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很有启发。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效果大幅提升。加强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挥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目标的主动探究者、建构者。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是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由教学内容决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学习新知识,体验新知识领域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乃至生成创新性。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同身受,在体会中学习知识,继而转化为能力,更具有人文教育的内涵,使人产生情感,体现人文关怀。中职生的学习质量取决于学生依据自身经验、知识去建构有关知识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认知记忆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很多,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或现场教学,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领悟教学 在知识的范畴内,显现性知识是能通过语言准确表达的明确知识;隐现性知识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默会知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就是讲究学习者的感悟能力。语文教学除了明确的知识必须让学生掌握外,大量的知识、能力是靠学生自己去体悟和意会的,往往各人有各自的体验和领悟,甚至有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是要凭感觉去支配的。这些知识和能力带有主观性和私人性,尤其实践性特别强,即通过个人的体验产生自身独有的认知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就是要在学生自身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在教学的互动中设置多种环节、情境,让学生做中学、做中体会,反复练习,反复领悟,在脑海中产生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路径,以至发现某些“诀窍”、“绝招”、“秘诀”,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3.发挥情感教学 语文教材中充满着情感,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充满激情的教学最有感染力,最能打动学生,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满激情的教学能把教学内容开掘到深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说,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然而情感教学必须建筑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要有爱,爱教育对象,不能因为中职生是所谓的中考失败者、成绩差、行为规范差而与他们保持距离,甚至埋怨他们。中职生可能在逻辑思维上有些欠缺,但是在形象思维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可能在智商上有些差距,但在情商上有着优势;可能在思维能力上有些落后,但在动手能力上是强项。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中职生毕业后都是生产一线亟需的建设者。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观念,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学生。只有充满爱,才可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对语文学科有感情,有爱,喜欢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能够潜心于实践和研究,中职语文的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624000)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