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4-02-14李跃歌沈佳丽
李跃歌,沈佳丽
(1.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2.井湾子街道办事处,湖南长沙41000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李跃歌1,沈佳丽2
(1.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2.井湾子街道办事处,湖南长沙410004)
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主要是,劳动力转移的变化基本上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吻合;有较强的地域性;技能水平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主要有政策制度、科技进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改变居民生活方式,促进农村消费观念的改变,回乡投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开放农村消费市场等积极影响。也有政策难以落实,土地抛荒,农村地区消费和经营收入较少等负面影响。应鼓励和帮助劳动力回乡发展,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利用转移劳动力智力优势提高农村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分析
自1978年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逐渐显性化,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农业部门以外的生产部门寻求就业空间,出现“民工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更是降低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形成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由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比2011年增长了3.9%,达到了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增长了3.0%,达到了16336万人,本地农民工增长了5.4%,达到了9925万人,未来我国农民工数量还将持续增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转移,变成所谓的“农民工”,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政协委员于炼更是将农民工比作“中国城市发展的首要功臣”。
图1 过去五年农民工总量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
(二)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工的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从新华网关于“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会议”的报道了解到,我国2012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2290元,较2011年增加了241元,增长11.8%。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组成部分中变化最明显的是工资性收入上,虽然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最主要来源,但是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实行,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当地农民工的收入,致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图2 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月均收入及增幅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倾向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推广,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面,也提高了就业层次。虽然建筑业和制造业仍然是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行业,但餐饮业、家政业、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选择,也有利于带动农村地区各项产业的发展。
表1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主要从事行业的分布%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1.转移规模和速度在不断扩大和加快,并以青壮年为主
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虽然期间农村已进城的劳动力出现数次返乡潮,但总的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正在不断扩大和加快。截至2012年,我国农民工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983万人,达到26261万人,环比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环比增长3.0%,达到16336万人,本地农民工环比增长5.4%,达到9925万人,未来我国农民工数量还将持续的增长。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又以青壮年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其中16~35岁的更是占到了61.6%。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正比。
2.转移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偏低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相较农村留守劳动力明显偏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劳动力来说却是明显偏低的。据2011年我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只有0.05%,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有4.5%,文盲和半文盲却占到了22.25%,较低的知识技能水平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的产业日益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进而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技能水平的高低也开始成为能否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的是一些简单的手工工作、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在生产操作,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零售业、餐饮业及家政服务等行业,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我们也不难看出,较低的知识技能水平适应不了未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知识技能水平越低的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就越弱,其就业空间也越小,这也是我国19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民工荒”的重要原因。转移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的高低与他们的收入直接挂钩,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劳动力转移的变化基本上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吻合
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宏观经济波动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表现出较显著的周期性。从表2中GDP环比增长速度、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环比增长速度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看,总体上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环比增长与GDP环比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与GDP环比增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GDP环比增长,表示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一年有所增长,经济形式好,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人数增加,也就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环比呈负增长,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呈正增长。一般情况下,GDP环比增长速度越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大,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越小,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越快。简而言之,劳动力转移变化的情况与经济的波动周期息息相关,与农村的经济也息息相关。
表2 我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情况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较强的地域性
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尤其是东部沿海的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及福建等地区,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接收地。但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这几个地区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减少,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在提高,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在下降。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长株潭一体化”等类似政策的推行,带动了很多地区的发展,山西、山东、陕西、四川等地也逐渐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看好的地区。总之,地区经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制度因素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使得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劳动力资源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被束缚在土地上,而是可以自由流动,这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具备了向农业以外的部门转移的条件。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这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农民自主选择的权利,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有所减小。土地改革的深化使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自由流转,这进一步弱化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城乡关系,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现在,我国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的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注程度越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予了许多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时的后顾之忧,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出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衍生出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之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单位面积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衍生出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单位土地要素产出增加,农民可以在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根本保障。总的来说,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三)城乡收入差距刺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普遍得到提高,但是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刘易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因在于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工业部门拥有较高的收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在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中,城乡收入差异被认为是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唯一原因,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收入较农业部门收入高,农民就愿意离开土地转移到城市去,以谋求新的职业。过去人们主要凭借土地取得收入,但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各项建设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占用,使得耕地面积大量的减少,再加上依靠出售农产品取得的收入逐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向其他地方转移,去获取从土地里得不到的收入,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重要原因。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寻找就业机会,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很大,也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可观的收入,这更加坚定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决心。
(四)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图3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工业化。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大量的劳动力涌入第二产业,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第三产业劳动力规模会迅速扩大,就业人数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由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较高,同量产出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所以第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其他产业不具备的优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相关性。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和就业结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产业结构。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不足40%,而发达国家已远远超过60%,这足以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到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也是多年来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向导之一。
图4 近年来三大产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变化情况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
1.促进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以外的产业和本地区以外的地区转移,以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从农民收入的来源看,农民收入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农业收入三部分,虽然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及所占比的加大,足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是很大的。
为进一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现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分析。假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X,农民纯收入为Y,样本回归模型为通过查询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获取相关数据,并使用EViews软件进行结果估计,得到表3。
表3 EViews的估计结果
即样本回归方程为:
2.有利于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促使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的影响,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具有较强的后顾意识。过去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收入只能从土地上获得,在消费时更多地表现为量入为出,尽管收入偏低,但储蓄倾向偏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新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使得消费观念开始发生转变,而消费观念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因此农村转移劳动力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其当地居民的消费方式的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食品消费的比重正在下降,农村保险类消费、金融服务类消费及文教娱乐类消费等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的不断上升也说明了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对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引起“回乡投资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解决农村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过去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比较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后,单位农业劳动力资源占有量增加,农业资源也得到了重新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后,部分劳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职业技能培训,不但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还获得了新知识、新技术,也了解了许多新型设备和新兴行业,再加上现在政府鼓励有能力的人回乡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在政策和财政上也给予了一定的倾斜,这让不少有所成就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产生了回乡投资的热情。现在不少村镇企业都为回乡劳动力所创办,这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很大的贡献。
表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构成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消极影响
1.加大了农村相关经济政策的落实难度
现在政府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不论是从政策上、税收上还是资金上都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平整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政策的推出,在税收上免除农业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贴,甚至设置专门的惠农专项资金,但是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一般较长的时间不会在本地,一些需要本人才能领取的福利或者需要与村民本人协商的事情在落实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另外,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投入,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但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导致农村基本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不足,使农村的建设失去了就地取材的优势,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
2.农业资源难以合理利用,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留下一些妇女、老人和儿童,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和新的科学技术难以推广等问题。农村劳动力不足,而留守的劳动力没有能力完全利用好现有农业资源,新的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农民只能使用最传统的办法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抛荒现象。
3.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农业,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支持。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的时代,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造成了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能及时、合理的调整,不符合社会主义型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鼓励和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回乡发展
对于劳动力转出地来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有的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有的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有的经过多年的打拼建立了较广泛的人脉关系,利用转移劳动力的优势,鼓励其回乡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表彰回乡发展的转移劳动力,鼓励其他转移劳动力回乡发展。其次,可以对愿意回乡发展的劳动力给予一些扶持和帮助,为他们营造较好的回乡就业和创业条件,吸引更多的转移劳动力回乡发展。最后,对于一些有技术或者资金较充足的转移劳动力,鼓励他们回乡教授技术和投资。
(二)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现在,许多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获得一定的收入和掌握一定的技术后选择回乡投资办厂,成为所谓的乡镇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也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乡镇企业能在解决农村劳动的就业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发挥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流动资金的不足、专业技术比较缺乏及创新能力不够等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规模都比较的小,生产的也只是最初级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可以联合当地的银行和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或者企业与这些乡镇企业对接。首先,政府可以为一些发展潜力较好的乡镇企业给予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倾斜,或者为这些乡镇企业提供担保,向当地银行贷款,让这些乡镇企业具备扩大规模和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的条件。其次,政府可作为乡镇企业与一些技术较先进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桥梁,通过交流学习、专业人员下乡技术指导等形式,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加大对农村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有利于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也能解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推动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利用转移劳动力数量优势推动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国家有关的统计数据中可以了解到,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徘徊不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双过半的情形,甚至与某些发展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国家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第三产业处在发展不充分的阶段。第三产业基本上来说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广泛,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和就业潜力。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业容量大,能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并且第三产业中有一部分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不高,正好能够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第三产业,这不仅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发展第三产业不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四)利用转移劳动力智力优势提高农村知识技能水平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差。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素养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是远远高于农村留守劳动力,因此,应让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新技术应用的中坚力量,帮助和带动农村留守劳动力生产技能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注重青少年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素质低的问题。其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互助小组活动。政府可以组织在城市务工回乡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利用他们原有的技术基础和相对较强的接受能力,学习新的生产技术,然后通过培训后的原转移劳动力,让他们与留守的劳动力结成互助小组,教授留守劳动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提高全村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共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 费景汉,C·拉尼斯.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 R·卢卡斯.论经济发展的机制[J].货币经济,1989(4).
[3]D.W.Jorgenson.TheDevelopmentofaDualEconomy,Economic journal,1961(11).
[4]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赵显洲.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产业结构变动为主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6]李恒,彭文慧.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张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8] 荆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分析[D].广西:广西大学,2009.
[9]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J].南开经济研究,1995.
[10]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
(责任编辑:邹乐群)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on Rural Economy
LI Yue-ge1,SHEN Jia-li2
(1.School ofEconomics and Trade,Hunan Universityof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2.JingWanzi Street Office,Yuhua District,Changsha,Hunan 410004)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China are mainly that the change of labor transfer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which tends to be strong regional and low skilled.The cause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may attribute to policy system,technological progress,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can promote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creased,change the way of life of the residents in rural areas,promote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concept,promote rural economic investment,open the rural consumer market and other positive effects.There are some negative effects as well,like the difficulty in implementing policies,the idle land,inadequate rural area consumption and less operating income.We should encourage and help labour return by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and technology,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so a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labor transfer intelligence to improve rur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rural economy
F323.6
A
1008-2107(2014)05-0030-07
2014-07-05
李跃歌(1962—),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沈佳丽(1991—),女,湖南宁乡人,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办事处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