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4-02-14冯勋芝
冯勋芝
赤峰市医院创伤骨科,内蒙 赤峰 024000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冯勋芝
赤峰市医院创伤骨科,内蒙 赤峰 024000
目的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
严重创伤致死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于意外发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能存活者为数极少,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意外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专家形容这段时间为“黄金时段”[1]。创伤急救护理主要针对第二个高峰期,关注的是有限性的急救时间。为此,我科采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运用成熟的急救护理技术,医护密切配合,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创伤骨科急诊危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接诊、心电监护、伤口有出血者给以止血、包扎,完成动静脉采血,给予静脉输液,处理休克患者、必要时给予心肺复苏,以上操作均由一名护士独立完成。
1.2.2 观察组采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救治。成立急救小组实施抢救。
(1)判断评估病情:接诊护士迅速查体,评估伤情,由医生制定抢救措施(2)呼吸道管理:建立呼吸通路,给与氧气吸入或机械通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控制活动性出血:由一名护士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应维持在5~10 cmH2O。一名护士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完成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抢救物品药品供应、同时采集血、尿标本及血气分析,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等 。
1.2.3 效果评价方法
观察指标按照创伤“急救白金10 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 min内完成 。抢救时间以分钟计算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在抢救总用时、成功率、病例数、百分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实施链式链式抢救流程把时间作为急救中重要的效率指标[3]。观察组通过严密的组织分工将各项护理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数倍于平常的抢救工作任务,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充分体现链式抢救流程在抢救中的时效性。链式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持续性和系统化。将链式抢救融入流程管理,提升了规范化抢救的实效性,消除了无价值作业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切实以患者为中心,保证了抢救重度创伤患者时间的有效性,使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让患者加深了对护士职业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更让护士了解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迫切性,从而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创伤链式抢救流程为高级创伤护理提供了一个简单、系统、有效的抢救模式。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中以急救小组为单位,医护密切合作,可使护士对创伤患者伤情做出的正确评估,运用预见性思维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诊断性操作。2名护士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多项处置操作的原则,如评估和抢救生命的急救护理同时进行,以组合操作替代逐项操作,缩短了抢救时间。
表1 链式抢救流程模式与传统抢救模式的比较
4 小结
链式流程管理模式提高了创伤骨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护士的伤情评估、抢救程序、处理多发伤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和技巧,熟知骨科急救仪器的操作流程,同时要求急诊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更好地为服务于患者。
[1]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1O分钟一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 26(5):339-341.
[2]刘瑜.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杂志,2012,15(5):130-131.
[3]林瑞琼, 张英俭, 林小红, 等.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创伤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6,38(18):49-50.
R473.6
B
1674-9316(2014)06-007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45
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62例急诊创伤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链式抢救流程模式计算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所需最短时间,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抢救模式计算完成相同操作所用的最短时间。
结果观察组在短时间内完成各项抢救操作项目,缩短了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创伤骨科护理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