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2014-02-14谷树忠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对功能进行科学的识别、分类,要从国家、地区、北京等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分析,要建立健全疏解的协调机制和动力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有力有序的原则。
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的明确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北京市民的呼声,关系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京功能和形象。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已势所必然,然而,这其中还有诸多关键问题尚须进一步明确,切实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什么是非首都核心功能
确实,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这要求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首都功能。而关于首都功能的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也是有不同的认识的。就我国目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看,首都功能无疑应包括如下方面:国家政治中心——作为国家党、政、军、群等最高机构的所在地;国家文化中心——特别是作为引领国家最先进、最受大众欢迎文化的密集地和传播地;国家对外交流中心——特别是作为国家对外政治、文化、军事、民间等交流的中心、枢纽或橱窗。至于其经济、科技、教育等功能,则是仅次于上述功能的首都非核心功能。这一点从世界大国的首都发展态势上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关于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认识是有分歧的,甚至分歧是巨大的。想当年乃至今天,北京要不要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等,是有不同看法的。这也是导致北京发展到现在“四不像”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从中央领导的多次讲话可以看出来,北京的首都功能内涵与外延已经很清晰,至少是核心首都功能是什么已经很清晰,这就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
为什么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北京在担负中国首都功能的同时,也有着经济、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北京自身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北京承担的功能过多了、过重了,为实现这些功能所付出的代价也过大了。由此,北京的天不再蓝了、地不再绿了,交通不再通畅,水资源更是不堪重负,空间已不开阔舒适,甚至我们的避难避险空间极其匮乏,一旦发生重大突发灾难、危险其影响很可能是灾难性的。简而言之,如果将北京的功能分为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两类的话,其所承担的非首都功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首都功能的实现。试想,一个交通极端拥堵、空气污染很重、生态空间严重匮乏的城市,连宜居城市都算不上,还谈得上对其他地区的形象、话语感召力吗?还谈得上对外交流中心和展示橱窗吗?因此,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建设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北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谁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非首都核心功能在北京的发展、积累、聚集是长期的结果,其疏解是痛苦的甚至是艰难的。由谁来疏解?仅仅靠北京是不够的,还需要中央的支持,也需要周边地区的配合,这是中央、北京、北京周边地区三个主体共同推进的长期、系统、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工程。首先,北京是疏解的主体,要下大决心、大气力,尤其要树立“舍得”思想,要先舍,再去得。光是不舍,就不可能有所得。另外,还需要周边地区的密切配合,周边地区要树立大局观念;也需要中央的支持、协调,甚至需要中央层面的协调机制。除充分发挥中央、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党委政府的职责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特别要发挥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功能的疏解,既要靠党委政府,也要靠社会。
怎么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观念。一是要树立“舍得”观念。北京必须要“舍得”,该舍的一定要舍,不舍,就会越发展越走样,问题积累越来越多。可以说,北京的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了,典型的城市病患者。如果将北京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可以说患上了严重的动脉硬化(交通堵塞)、肺病(空气严重污染)、肾病(生态空间极端短缺,供水及排水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肝病(垃圾处理能力不足),这些病已经影响到了心脏(城市运行与治理,乃至影响到首都功能)。
二要尊重和遵循规律。要疏解的功能,既有经济功能,也有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功能。每种功能都有其自身的成长、发展、衰退、消亡规律,也有其特定的空间转移规律。逆规律行事,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为此,功能的疏解,必须认真研究、总结、把握和顺应产业转移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医疗卫生空间规律等。
三要加强功能规制。要对功能进行必要的分类。要对各类功能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确认哪些功能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的,哪些则不是。对于非资源节约、非环境友好、非生态保育的功能,则要坚决疏解、甚至彻底淘汰。为此,要根据资源环境生态效应,根据正常生活的依赖度等,经过科学研究、论证,提出适宜北京现阶段发展目标要求的“正面功能清单”,以及与发展目标要求明显不符的“负面功能清单”。通过两类功能清单,加强功能的规制。这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生态、空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加强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规制、环境规制、生态规制和空间规制,势所必然、势在必行、势不可挡。
四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在当今及可预期的未来,功能的协调还离不开党政机构的协商、协调,为此,协商协调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三省市党委政府间协商协调机制,有关部委协调推进机制,中央对地方的指导、督促机制,都是必需的。
五要建立健全疏解动力机制。要清醒地认识到北京发展的推力、动力和引力。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动力关键是引力,要考虑疏导到其他地方的功能能否持续地存在和发展。比如已经疏解出去的大学、科研机构近年来又有回流了,这说明目的地的引力不足,这可能是因为与目的地发展结合不紧密,目的地配套服务环境不完善。对此,必须予以重视。
向何处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其实,北京周边的资源环境超载问题也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比北京还要差,面临的水资源、能源压力也不比北京小多少。为此,要认真、系统、客观地分析北京周边区域情况。北京周边可谓“多带叠加”,包括生态脆弱带、环北京贫困带、富矿带这些带叠加在一起,决定了北京周边地区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区域”。这些地区,不可能接纳过多的非资源节约、非环境友好、非生态保育的功能的,相对而言,可以接纳大量的空间效率较低的功能,尤其可以接纳北京优质的医疗卫生、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实际上,像首钢这样的搬迁,严格意义上讲,无论是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资源环境角度看,都是不成功的,特别是当初出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设想,实际上由于大气污染物固有的传输规律和特点,并没有明显地削减本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而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各类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转移,要科学地选择目的地。
如何规避功能疏解风险
从根本上讲,功能疏既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同时也是一个被动的选择。这种疏解,不仅仅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包括经济风险(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甚至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风险),社会风险(包括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风险),生态风险(包括生态空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周边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影响到北京的环境安全等风险),政治风险(功能重大调整有削弱北京地位、功能的可能性,甚至如果处理不好亦有可能加速北京经济社会衰退的风险,并因此而使决策者担负较大政治决策风险)。对诸如此类的风险,必须加强风险分析,更要制定风险规避的机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
总之,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对功能进行科学的识别、分类,要从国家、地区、北京等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分析,要建立健全疏解的协调机制和动力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有力有序的原则。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