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乾嘉间三大诗说并论

2014-02-14罗书华

西部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沈德潜翁方纲袁枚

摘要:清代乾嘉年间,诗学十分发达,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与翁方纲的肌理说三足鼎立。沈德潜的“格调说”实质就是温柔敦厚的风雅说的外现,强调诗歌应“理性情”、“善伦物”,同时“亦须论法”。袁枚的“性灵说”也讲“性情”,但他所说的“性情”恰恰是与“人伦”相对的童心、个人、自然、生命,是生命与情感的感动与兴会,尤其是灵机的一动,尽管从根本上说这些与孔门诗学并不相违。针对格调、性灵等说,翁方纲提出了大不相同的“肌理说”,主张诗歌应该义理、肌理、文理三者皆备。其中,“义理”是其最深层,“肌理”是中间层,“文理”是表层,三者地位不同,其实则一。三家诗说既相区别,又有相通之处,它们既是乾嘉时代精神的不同反映,又一道反映了乾嘉文化的博大繁荣。

关键词:乾嘉诗学;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诗歌创作与研究产生了以厉鹗为代表的浙派、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他们各以钱塘(今杭州)、长洲(今苏州)、金陵(今南京)、京师(今北京)为中心开展活动。其中后三派不仅创作成就更为突出,而且都创立了自己的诗学主张,各成一家之说,影响尤为重大,尉为鼎立之势。虽然学术界对于格调说、性灵说和肌理说三家有过不少研究,然而,治丝益棻,让人难得要领。本文试对此再作扼要论说,以图化繁就简,切近核谛之效。

一、沈德潜与格调说

沈德潜早年诗学叶燮,自谓深得真传,“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1]76,然而,从其所编选的《唐诗别裁集》《古诗源》和《明诗别裁集》(与周准合作)、诗论《说诗晬语》以及诗作来看,他的诗学观也突出地体现在“别裁”二字上,即“别裁”、“伪体”,崇尚“正体”或“正宗”。他的伪体与正宗既有时代的含义,也有派别的选择,同时也包含了他对诗歌性质的理解。从时代上来说,他选唐诗而忽宋诗。《唐诗别裁集》“凡例”明言:“诗至有唐,菁华极盛,体制大备”,“宋、元流于卑靡”。[2]4《说诗晬语》更说:“不能竟越三唐之格”。[3]81与此相关联,在诗歌流派上,他对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固然感到亲切,而对与七子派相对的公安、竟陵诸派则不以为然,这从《明诗别裁集》所选诗歌数量上也有明显反映。

不过,从根本上说,沈德潜的诗歌及其诗学主张与唐诗、与七子并不真正相契。他之肯定唐诗与前后七子,主要是为了抨击与之相对的宋诗与公安、竟陵派。正因为此,他没有止步于唐诗,而是继续追溯古诗之源,以为必须“仰溯风雅,诗道始尊”[3]81。《古诗源》的编辑就是这种用心的体现。“别裁伪体亲风雅”,他所说的诗歌正体、正宗说到底就是“风雅”之作。“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3]77,是他对诗歌的根本理解与选诗的基本标准。显然,他所理解的诗,是温柔敦厚的诗教之诗。他在《国朝诗别裁集》“凡例”中说:“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方为可存”,以为“动作温柔乡语”,“最足害人心术,一概不存”[4]2,也是这种诗教观的鲜明体现。

具体而言,他所说的“风雅”之作或者说“诗教”之诗大致包含三个要点。首先,它们应该根本于性情,同时也能“理性情”。这里的“性情”当然不是泛指“人性”与“情感”,而是特指情感未发之前的中正平和、温柔敦厚之性情。亦即说,诗歌既要源于这种抽象的无色彩的性情,反过来又要陶冶人的具体性情使之符合这种性情。其次,它们要“善伦物”,或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要关心现实、反映现实甚至揭露现实,但最重要的则是有益于现实。亦即是说诗作可以揭露、也应该揭露现实,但是不能太过,也不能锋芒毕露、剑拔弩张,相反,应该含蓄蕴藉、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第三,除了前述种种“其言有物”外,诗歌还需具备“感鬼神”的艺术魅力,从创作方面说也就是要讲诗法,所谓“诗贵性情,亦须论法”[3]83。这里的“法”既指“起伏”、“照应”、“承接”、“转换”等结构之法,也指含而不露的表现之法,更指诗歌要有“体格声调”。在他看来,“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往往于回翔屈折处感人,是即‘依永、‘和声之遗意也”[3]91。温柔敦厚的诗教终究要隐隐地化在体格声调中,而诗歌结构、体格、声调的抑扬抗坠正可深入人心,从而实现诗教目的。因为他强调“体格声调”,与他所崇尚的前七子所说的“高古者格,宛亮者调”一脉相承,因而论者也常将他的诗学称为“格调说”,归之为“格调派”。单从字面看,“格调”二字并没有准确、完整地反映沈德潜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但也可以倒过来说,温柔敦厚诗教观丰富了“格调”二字的内涵。其《观刈稻了有述》既描述“今夏江北旱,千里成焦土。荑稗不结实,村落虚烟火。天都遭大水,裂土腾长蛟。井邑半湮没,云何应征徭”的苦难,同时又说“吾生营衣食,而要贵知足。苟免馁与寒,过此奚所欲。”[5]最能体现他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教观。

沈德潜温柔敦厚格调说的提出与他个人的情性直接相关。沈德潜其人与其名一样平和中正、安分守己。他在诗中说自己:“(鱼+孚)水东偏老腐儒,生平动履总迂愚”[6]485,“前途万事殊茫茫,安分之馀吾何有。”[7]492诗如其人,他的诗歌与诗学观正是自己为人的直接写照。应该说,这样的人、这样的诗,与散文学中的桐城义法说、书法中的馆阁体一样,都是当时安定平和时代精神的反映。这也正是沈氏“生平喜咏诗,风旨别雅郑。仿佛秦中吟,传写民利病”(诗句原本说其师,实亦自言)[8]299,而乾隆却愿意“当前民瘼听频陈”、甚至“嘉尔临文不忘箴”[9]197的原因,是他在世时能够成为“天子门生更故人”的原因。当然,单纯从诗艺的角度说,这种平和中正、四平八稳的诗歌,也可以说缺乏一些个性、激情与感发的力量,因而不免有平熟谨庸之讥。

二、袁枚与性灵说

袁枚与沈德潜同为乾隆四年进士,两人在许多方面都形成鲜明对比。沈德潜以67岁高龄中进士,袁枚则在24岁时即高中;沈德潜在乾隆七年散馆时被皇帝称“江南老名士”,恩遇日隆,袁枚散馆时则因满文成绩不佳而下调为溧阳等地方知县;沈德潜以七十七岁高龄致仕,袁枚则在四十岁正壮年时便绝意仕宦,退居江宁,在小仓山筑随园居;沈德潜致仕之后,恩宠未减,袁枚告退之后,则沉迷山水诗文之中。与此相关,两人在诗学上也几乎是针锋相对,一个主张风雅格调,一个则提倡性灵。

在袁枚看来,“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10],“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11]146,“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以为诗歌是人的性情之外化,凡诗歌都必须出于性情,必须写性情,若无性情,则不能称为诗,即便披上诗歌之名,也不能传之久远。当然,他所说的性情或性灵,并非沈德潜曾说过的那种尚未发动的中正平和性情,而是指已经萌动的人性、人情与人欲。他明确指出“情所最先,莫如男女”[12]527,与此相关,他的性灵说对“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并不感兴趣,他关心的重心乃是与“人伦”相对的童心、个人、自然、生命,是生命与情感的感动与兴会,尤其是灵机的一动。在他看来,诗歌中的情是真的,人伦道理则近于伪。因此他特别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3]74,“诗者,各人之性情耳……无自得之性情,于诗之本旨已失矣”[14]286,“作诗,不可以无我”[15]216,又说“我诗重生趣”[16]445。即使是他早期一些反映民生疾苦、揭露黑暗现实的诗歌,也不是出于教化目的,而是源于对生命的关怀。正是因为此,他对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不选王次回(王彥泓)的艳诗大不以为然,特地写作了《再与沈大宗伯书》与之讨论。由此出发,在古今问题上,他以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因为“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17]283,《随园诗话》论古人篇章约占十之一,时人篇章约有十之九,也是这种诗观的反映。在“才学识”方面,他虽然也说“作诗如作史也,才学识三者宜兼”,但真正强调的还是“才为尤先”,尤其反对食古不化,反对以诗考史证经,他语带讥讽地说:“抱韩、杜以凌人而粗脚笨手者,谓之权门托足;仿王、孟以矜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故意走宋人冷径者,谓之乞儿搬家……一字一句自注来历者,谓之骨董开店”(《随园诗话》卷五)。

袁枚的诗作是其性灵说的最佳实践。在诗中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财、色等欲望。《咏钱》曰:“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表明了自己对钱财的平和认识。《咏钱》诗公然宣称“我有青蚨飞处好,半寻烟水半寻花”(之六)[18]238,《陶渊明有饮酒……》更说:“有目必好色,有口必好味。戒之使不然,口目成虚器”(之四)[19]292,以诗的形式诠释了性灵的基本含义。这样率性、真诚的诗人,自然只会从自我出发,从自我的内心感受出发,只是在乎生命与自然本来的趣味,特别是它们之间灵机的萌动,不会也不可能想着风雅、向着教化。《杂兴》曰:“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前面四句写自己多少有些“贪婪”的本心,屋小贪的是后面的山景,池多贪的是里边的荷花。然而,这首诗最美妙的并不是屋后的山或池中的荷,也不是诗人的贪心或真心,而是池中鱼的大胆与机灵,在这么一个贪婪的诗人面前,游鱼居然敢放肆地跃出水面。有此一跳,游鱼、诗人、荷花、池子、小屋、后山与诗一起活起来了,灵起来了,人与自然交流逗引起来了,而诗人所说的性情或性灵也随之清净起来。原来,性灵固然包含人的欲望(比如贪欲),然而,从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所贪的并非只是财物(女色亦然),他更贪的或者真贪的其实是在此背后的山色水光荷影鱼跃,特别是蕴藏其中的勃勃生趣。也许,这才是袁枚性灵的真谛所在。这种性灵,相比于物欲、财欲等性情,更为纯净美好。当诗人注目于这种性灵时,他自然不可能借用前人,也没有闲心来考虑诗法、运用典故。就算是反映现实、揭露现实,他也不会考虑什么策略,没什么保留。前面诸诗都是自然本色,直言不隐,毫不弯曲。“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野狗衔髑髅,骨瘦亦无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20]17就是这样一首诗。因为剥去了诗法、典故等外部装饰与内部曲折,诗人及对象的性灵反而无遮无掩地呈现出来,从而给人以特别的美感。沈南屏将赴日本国教画,袁枚赠诗曰:“东阳隐侯画笔好,声名太大九州小……眼惊红日初生处,画到中华以外天。”(《赠沈南屏画师》)呈现的则是诗人特异的诗才与灵心。《所见》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1]515呈现的则是所见牧童的悠闲与机警。

袁枚的性灵说与钟嵘的“陶性灵”、“吟咏情性”,杨万里的“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22]2,严羽的“诗者,吟咏性情也”一脉相承,与晚明袁宏道的“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也多有相近之处。然而,在诗文集中并不见袁枚对于袁宏道有何赞许,相反,他对于明季士大夫(袁宏道也应该包含在内)倒是有所批评,以为他们“学问空疏,见解迂浅”[23]537。对于与袁宏道关系密切的李贽、何心隐,更是以“人所共识之妖魅”、“人所共逐之盗贼”视之。[24]314这也表明袁枚的性灵说与公安性灵说虽然在字面上难以区分,其实质却有重大不同。这不仅表现在袁宏道更强调“无闻无识”,袁枚更强调灵机;袁宏道更加“信心而言,寄口于腕”[25]699,袁枚仍然讲究千锤百炼;更主要的是,袁宏道的性灵说(尤其是早期)与李贽、何心隐哲学一样具有突破性与叛逆性,而袁枚从根本上说与当时的统治思想以及孔门诗学并不相违。

虽然袁枚也有“三百篇中嚼蜡者,圣人虽取吾不知”[26]401一类说法,但总体上说还是服膺孔子,以为“大道有周、孔,奇兵出庄周。横绝万万古,此外皆蚍蜉”[27]293。袁枚性灵说虽有对财色等情性的肯定,但并不过分;虽然没有着意渲染教化,但对灵机自然的沉醉本身也是一种风雅;至于在师古、诗法、用典上的取向,本来就无伤大雅,何况在这些方面他都没有走向极端。总之,袁枚的性灵说较为温和,也较为包容。从根本上说它是乾隆时期思想文化的产物,既与诗歌本性相吻合,又与时代相适应,甚至可以说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如果说沈德潜的温柔敦厚格调是乾隆时期庙堂诗学的代表的话,那么,袁枚的性灵说就可以说是乾隆时期山野诗学的代表。它的一些疑似过分之处,虽然也会引来一些保守者诸如“倡魔道妖言,以溃诗教之防”(《筱园诗话》卷2)、“小仓山房诗,诗中之异端也”[28]238的批评,实际上却体现了袁枚对时代的准确拿捏。他的诗作中有不少妆点山林、逢迎冠盖之作,也可以从这方面来理解。

或许正因为此,袁枚及其性灵诗歌影响空前,“《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29]202用反对者的话来说,则是“谬种蔓延不已,流毒天下”[30]2366,与他同时或稍后,以性灵为旨趣的诗人络绎不绝。若以派别论,性灵派无疑是乾嘉间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的诗派。

三、翁方纲与肌理说

“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的纲领,历来诗论者几乎都是以“志”、“情”、“性”、“灵”来论诗,即使有不同理解,也不敢另立名目,而是将自己的理解灌注到“志”、“情”之中,让“志”、“情”为我所用。自严羽《沧浪诗话》提出“诗有别材”之后,情况更是如此。王士禛、沈德潜、袁枚等人也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令人惊奇的是,当论者或者从神韵、妙悟的角度发挥“性情”,或者要暗渡陈仓地改造“性情”,或者大张旗鼓地鼓吹性情或性灵的时候,翁方纲却毫不避讳地提出了与“志”、“情”不同甚至相反的诗学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31]“肌理”二字受到杜甫“肌理细腻骨肉匀”的启发,但义蕴颇为丰富。在他的观念里,“理”特别是诗文之理包含了三层结构,即:义理、肌理、文理。“义理”是它的最深层,乃“彻上彻下之谓”[32],“审乎人与天之合”[33];“肌理”是它的中间层,即“系于骨与肉之间”的腠理[33];“文理”是它的表层,也就是纹理。三者虽然分处于不同层次,然而它们说到底是同归于理,都是理的贯穿:“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31]“肌理”说的提出,一方面是有感于格调、神韵之“空”,“皆无可著手也”[33],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意欲补格调、神韵乃至自严羽以来以“凡涉于理路者皆为诗之病”的诗学观之失,针锋所向则似在袁枚的性灵说。

不过,翁方纲并不主张将诗完全变成理学家言,相反,他主张诗歌与诗中之理要“别夫《击壤歌》之开陈、庄者”,诗中之理,应该“理不外露,故俟读者而后知之云尔”,“若白沙、定山之为击壤派也,则直言理耳,非诗之言理也”[34]。在他看来,诗中之理“要根极于六经”,“理之本”在于《易》曰“君子以言有物”[34],究其实质也就是学问。义理根极六经,化为学问,学问自然也就蕴含了义理;学问考证又正是可以着手的肌理;当这些学问以“言有序”的模样在诗中呈现时,也便成了文理。正因为此,他会说:“夫诗,合性情、卷轴而一之者也”[35],“考订训诂之事与词章之事,未可判为二途”[36]自然,这里的“性情”只能是义理的代名词而不会是个性、情感之性情。与此相应,他一方面说“诗中之有我在也,法中有我以运之也”,一方面又说“夫惟法之立本者,不自我始之,则先河后海,或原或委,必求诸古人也……而我不得丝毫以己意与焉”。[37]

与其诗学主张相应,翁方纲虽然性耽吟咏,随时随地都有诗作,然而他的五六千首诗的大部分,都可归于“金石碑版之作”与“品题书画之作”两类,前者“偏旁点画,剖析入微,折衷至当”,后者“宗法时代,辨订精微”(陶梁语)[38]484,基本上是以诗的形式来谈金石、书画,谈考据与学问,有许多诗还带有大量的自注。其中可见义理与真知,却难见性情与真意。其《滹沱河》曰:“两涉河间献县河,路人指此即滹沱。前年亦问常山渡,何日还从下博过。白日微风如见底,平桥落日欲生波。俱非文叔经由处,怀古从来最易讹。”诗下自注:“光武渡滹沱河,冰合处在饶阳、深州之间。深州即下博。”[39]15诗作的兴奋点明显在考据,而不是感发兴味,与苏轼《赤壁怀古》不以赤壁原址为意而纵情怀古大异其趣。与此相应,作品的语言语法都是平白说话,不像是诗语。这样的“诗”可说徒具诗歌的外形,难说有诗的灵魂,模糊了诗与文的界限。洪亮吉说“最喜客谈金石例,略嫌公少性情诗。”[40]11可谓切中肯綮,朱庭珍说“翁以考据为诗,饾饤书卷,死气满纸,了无性情,最为可厌”[30]2364,钱钟书说他“兼酸与腐,极以文为诗之丑态者,为清高宗之六集。萚石斋、复初斋二家集中恶诗,差足佐辅,亦虞廷赓歌之变相也。”[41]93批评虽然略嫌尖刻,但所言大致符合事实。

乾隆年间出现这种肌理诗或者学问诗,固然与乾隆朴学的兴盛和渗透相关,然而,它毕竟也是诗歌的一型,至少可说是对诗歌可能性的探索,在诗歌流脉上也源渊有自。王昶说他“诗宗江西派,出入山谷、诚斋间”[42]349,法式善说他“于近人中颇许樊榭、萚石两家”[43]55,又表明他与浙派、秀水派有一定关联。正因为此,翁方纲及其肌理说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江西南康人谢启昆、浙江嘉兴人张廷济、福建长乐人梁章钜、凌廷堪等都可说是翁氏的诗弟子,他们竟可称为肌理诗派。考虑到凌廷堪——程恩泽——何绍基、郑珍、莫友芝之间的师承关系,那么,将翁方纲视为宋诗派的前源也未为不可。

从表面上来看,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派与翁方纲的肌理派各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实际上它们之间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对于学问的态度,三家就没有多大差别。袁枚的“性灵”虽与沈德潜的“性情”不尽相同,但本质上与孔门诗学并不相违。翁方纲的“肌理说”虽然对格调、性灵有所反对,但从其对“文理”的重视及对击壤派的不以为然及对诗理的强调来看,与前两家仍有相通之处。总体说来,三家既相通而又不同的诗说,既是乾嘉时代精神的不同反映,又一道反映了乾嘉文化的繁荣与博大。

参考文献:

[1]沈德潜.<说诗晬语>前言//<原诗、说诗晬语>合订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2]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M].长沙:岳麓书社,1998.

[3]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原诗、说诗晬语>合订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4]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凡例”[M].长沙:岳麓书社,1998.

[5]沈德潜.观刈稻了有述//归愚诗钞[M].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424册.

[6]沈德潜.九十咏怀//归愚诗钞(馀集卷6)[M].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24册.

[7]沈德潜.题蒋玉照复园图//归愚诗钞(馀集卷6)[M].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24册.

[8]沈德潜.呈陈体斋师//归愚诗钞(卷7)[M].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24册.

[9]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5)[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79.

[10]袁枚.寄怀钱屿沙方伯予告归里//袁枚全集(诗集卷26)[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1]袁枚.随园诗话(卷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12]袁枚.答蕺园论诗书//袁枚全集(文集卷30)[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3]袁枚.随园诗话(卷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14]袁枚.答施兰垞论诗书//袁枚全集(文集卷17)[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5]袁枚.随园诗话(卷7)[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16]袁枚.哭张芸墅司马//袁枚全集(文集卷21)[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7]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袁枚全集(文集卷17)[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8]袁枚.咏钱//袁枚全集(诗集卷13)[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9]袁枚.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之四)//袁枚全集(诗集卷15)[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0]袁枚.苦灾行//袁枚全集(诗集卷3)[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1]袁枚.所见//袁枚全集(诗集卷25)[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2]袁枚.随园诗话(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3]袁枚.随园诗话(卷1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4]袁枚.答戴敬咸孝廉书//袁枚全集(文集卷19)[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5]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袁宏道集笺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6]袁枚.除夕读蒋苕生//袁枚全集(诗集卷20)[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7]袁枚.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之七)//袁枚全集(诗集卷15)[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28]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9]姚鼐.随园君墓志铭//惜抱轩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0]朱庭珍.筱园诗话(卷2)//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1]翁方纲.志言集序//复初斋文集(卷4)[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2]翁方纲.理学驳戴震作//复初斋文集(卷7)[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3]翁方纲.仿同学一首为乐生别//复初斋文集(卷15)[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4]翁方纲.杜诗精熟文选理字说//复初斋文集(卷10)[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5]翁方纲.谢蕴山诗序//复初斋文集(卷1)[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6]翁方纲.蛾术集序//复初斋文集(卷4)[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7]翁方纲.诗法论//复初斋文集(卷8)[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李彦章校刻本.

[38]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卷82)[M].北京:中国书店,1988.

[39]翁方纲.滹沱河//复初斋外集(诗卷一)[M].嘉业堂丛书本.

[40]洪亮吉.北江诗话(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1]钱钟书.谈艺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42]王昶.湖海诗传(卷15)[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43]法式善.梧门诗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罗书华(1965—),男,江西泰和人,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各体文学关系与比较。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诗学与叙事学关系论”(11JJD750015)。

猜你喜欢

沈德潜翁方纲袁枚
翁方纲在江西的诗学活动考论
沈德潜:人生七十才开始
“吾斋正有兰亭癖”
——翁方纲定武《兰亭》的收藏问题
哪一笔是自己的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最高枪手的下场
才子袁枚
春风
勿忘推恩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