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加强作文指导的实效性
2014-02-13何元菊吕庆平
何元菊++吕庆平
“中学生作文难”一直是困扰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尽管广大中学教师为此付出了很大心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学生作文难”这一现象仍然客观地、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当中。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这与广大语文教师作文指导上的随意性、无序性有莫大的关系。长期以来,面对学生关于作文方面的求助,我们给他们的是空洞得不能再空洞的、苍白得不能再苍白的答复:“多看、多读、多想、多写”。很多教师的作文指导和讲评没有形成序列的教学计划,往往是即兴命题,再辅以空洞的、玄奥的写作理论来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忽略了作文训练和指导的有序性、操作性。试想,如此近乎敷衍的不作为,怎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症结呢?如此没有招式、不成序列的作文指导又怎么能使中学作文教学步入高效的快车道呢?
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师生的难题,让中学作文教学步入高效、有序的快车道呢?
一、转变观念,树立作文技术观
不少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把写作文看成一件难事,一件特殊的事。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历史根源。正如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指出的:“从前书塾里,学生并不个个作文。将来预备学工业、商业的,读了几年书认识一些字也就算了,只有预备应科举的几个才在相当的时候开始作文。开始作文称为‘开笔,那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开了笔的学生对先生要加送束脩,家长对人家说‘我的孩子开笔了,往往露出得意的笑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了文可以应科举,将来的飞黄腾达都在这上边,所以大家都认为作文是一件特殊的事,这特殊的事并且是属于少数人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11~412页。)这段话一语道破:过去学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做官,所以把作文看作一件特殊的事。现在科举虽已废除,作文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干扰,人们仍把作文看成应试的准备,看成是一件特殊的事。还由于对小学作文要求过高,教师总希望学生写出立意新颖,语言华美的文章,但只少数学生能达到,大多数学生达不到,他们写几次写不好,就会丧失信心,于是认为作文真是一件难事。所以必须要转变观念:把作文看成是一件平常的事。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中小学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在进行写作指导的时候,我们总强调写作是一门艺术,好像中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作家。今天认真思考叶老的话更觉语重心长,掷地有声。
要改变这种低效的状态,首先要转变观念,变“作文艺术论”为“作文技术论”。把作文训练看成是一种写作,而不是创作;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艺术。不要总是强调写作是一种很神秘的事情,不要总是引导学生要如何地写出新意,写出文采,只要学生能“我手写我心”就够了。在这样的写作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把写作当作吃饭、睡觉、说话等很平常的事,自然不会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就敢于把自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诉诸笔端。毕竟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故此,笔者认为,中学作文教学要廓清创作与写作的区别,界定艺术与技术的界限,让学生认为作文并不是一种多么玄妙高深的学问,而只是一种人人都要、都能掌握的实用技术,他们才不会有畏难情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产生了一种“好之”“乐之”的感情,作文兴趣就会提高,作文指导也必然驶入快车道。
二、规范操作,让学生作文有法可依
对于作文方法的指导,我们都习惯用“文无定法”来搪塞,从而推卸了对学生在具体方法上的指导责任。事实上,“文无定法”是对进入了一定写作境界(即艺术创作)的人而言的,对于初期写作(技术模仿)的中学生而言,我们还是要务实点,教给学生一定的招式,传授他们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作文有法可依。
写作既然是一种实用的技术,那么,就必然具有操作性较强的“技术动作”。
我们在欣赏跳水、体操运动员那赏心悦目的动作时,在看到飞人乔丹等NBA巨星上演的行云流水般的篮球绝技时,总会发出由衷的赞叹。但是这些动作之所以优美、流畅,是因为他们通过大量的重复训练,把组成这一整套动作的一个个具体的技术动作做到位了,做“死”了,唯其如此,这些动作才能流溢生命的精彩。
有时候笔者想,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可以借鉴运动员训练和艺术训练。洪宗礼先生认为,写作教学尽管定“序”难觅,但无“序”必乱,基本的规律和序列还是可以找寻的。作文教学应该在有序性和操作性上下功夫,应该强化“片段作文”训练,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程式、模式。如果我们能够在作文指导时,形成一个训练序列,把写作系统分解成一个个能力训练点,就如同乔丹们在篮球训练时的一个个技术动作,然后把这些技术动作练熟了,练“死”了,也许学生就能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
那么,如何进行这种技能分解训练呢?
首先,“化大为小,化整为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对学生进行整篇作文的训练,而忽视了片段作文的训练。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重视并且善于“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片段作文的训练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它将作文能力的训练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有一定操作性的“技术动作”,只有先让学生把这些动作要领掌握了,把这些基本功练扎实了,才能够有效地完成整篇作文。比如记叙文,我们完全可以就文章的开头、结尾,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结构,兴波技法等进行分解训练;议论文我们完全可以就论点的提出、论点的分解、事例的选用、叙例的方法、如何分析事例、完全段的写作、论证方法、思路的拓展、议论文的结构模式等进行技术分解训练,让学生在解剖“麻雀”的基础上,从大量反复的模式化训练中练好写作基本功,熟练掌握写作技能的一招一式。试想,学生能把片断、完全段写好了,何愁写不成一篇文章?如要训练学生把记叙文写得生动、细致时,我们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在对比中找到写作的方向。endprint
原句: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改句: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枯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F4。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公元2005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然后做得蓬蓬松松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money又cool!你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自然呢!
原句只有“头发太乱”“横七竖八”“不以为然”这类概括性的词语,并没有突出个性,不具体,不生动。而改句则对上述三个共性的词语进行了独到的描写,显得非常生动而具体,读来很有味道。
又如我们讲解怎样分析事例的时候,采用病文与修改稿对照的方式,让学生在对照中掌握分析事例的技能:
原文: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修改稿: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授之以渔:提供几种分析事例的句式:因为……才……;如果说……那么……;假如……那么……;只有……才……等,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分析事例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句式去对事例进行分析,就应该能写出比较规范的议论文。
当我们把作文视为一门实用的技能时,就会发现文章就如同一件工艺品,而我们的片断训练和模式训练,就如同制作这件工艺品流水线上的各个工艺流程,把这一个个流程做好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就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当学生切实把握了各个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时,就能灵活机动地写好各类文章,实现我们“死”中求“活”的目的。
其次,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加强小组合批改作文指导。教师可以就高考评分标准,并结合每次作文的训练点,对学生作文互批互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批改要求,如要有旁批,要有总评,要打上分数等。学生在作文互批互改中,既能发掘别人的长处、增长见识,又能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此外,在作文训练中还可以采取“升格作文法”。我们以前的作文指导,通常是按“理论——实践——理论”的思路来进行的,事实上这是一条残缺的、不完整的作文训练链。而升格作文则是按照“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来进行作文训练和指导,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优劣的情况下,进行“二次作文”式的升格训练,学生在写作中有方向感,有利于扬长避短,写出好文章来。
(何元菊 湖南郴州市桂阳县正和中心校 424400;吕庆平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一中 423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