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014-02-13刘政民
刘政民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语言环境; 自主命题;训练;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1—0035—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缺乏对事物的观察,缺少实践的机会,写作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致使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了一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1. 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一年级的新生往往说不好普通话,不敢与人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使学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学习说普通话,并且敢于用普通话与同伴交谈。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营造良好的发言环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并在学生改正和取得进步的同时,予以表扬,增加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学生“说话”为主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交流和发言的机会。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歌朗诵会和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命题
初学写作的学生写作能力往往较差,命题作文的训练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太难了,即使教师选择再恰当的作文题目,也难以适应学生心理素质、生活环境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作文。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省级贫困乡,受国家移民政策的惠及,乡政府引导扶持的暖棚养羊、驼鸟养殖、枸杞种植等项目初见成效。笔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暖棚养殖小区和驼鸟养殖场等,参观后要求学生将所见所闻写成作文,题目由学生命,中心由学生定,题材由学生选,习作由学生改,优劣由学生评,鼓励学生写亲身经历和感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阅读和写作训练
1. 写日记是学生练笔的最好方式。农村学生自有玩乐的方式,水渠洗澡、养鸡放羊和追逐玩闹等,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深切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每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记录最真实的生活。
2.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把“诵读传统经典,创建书香校园”确定为办学特色,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素材,摘抄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段落等。同时,还要求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多读,多写,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作为语文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理性地看待学生,杜绝揠苗助长的行为,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使学生乐于写作。实践证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时常鼓励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训练,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积累成功的写作经验。“宁可写好一篇,也不乱涂十篇”。好的习作经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对写作的良好心态和自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抓住可以表扬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鼓足写作的信心,扬长避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最终写出好的作文来。
当然,写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任重而道远,还要面临很多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端正作文教学的态度,激励学生的写作情趣,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练笔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把生活实践、阅读和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