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2014-02-13王海云

甘肃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人文关怀校长

王海云

〔关键词〕 学校管理;校长;人文关怀;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1—0031—01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文关怀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度量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应构建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学者型管理者”,“廉政不贪、勤政不懒、优政不庸”,并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坚持“不求立竿见影,只管用心去做”的原则。在学校管理中,除了要进行制度约束外,还要进行物质激励,更要强调人文关怀,要把教师当成值得信赖的朋友。

一、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人是社会的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比物质的奖励还要重要,其管理原则就是要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学校管理者执行制度时应充分重视教师的反应,从尊重关爱出发,及时沟通,换位思考,体谅教师,进而使教师与学校达成共识。校长不应该是一个动辄发号命令的行政官员,而应是一个充满教育思想和专业知识的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作为管理者,校长应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困难,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营造民主氛围,实行人文化管理。这就要求校长要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民主治校放在突出位置。学校的一切工作,在决策时就应该听取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教师有决策权、管理权,更有监督权,校长要自觉地接受教师和社会的监督,校务公开不走过场,尽可能让每一位教师都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和各种活动。

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原来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文化知识已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管理者要理解并支持教师,满足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学校不仅是管理者大展宏图的天地,更是教师大显身手的舞台。校长的使命就是搭台,把教师推到前台,让教师做主角,成为“明星”。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曾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师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校长的成功也在于教师的成功。校长要甘于为教师的成长做人梯,尽一切努力让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跳得更高、做得更棒!

要真正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就需要管理者经常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善于走进教师心灵的校长,才会真正懂得教师需要什么,才会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成功条件。拥有一大批事业成功的教师,标志着一个校长的成功,也是一个学校的成功。

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在管理过程中,有时宽容比奖励更有效。喜怒于心而非于色。怒于色,使教师敬而远之;喜于色,又缺乏深度,不利于管理。校长要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高尚修养,哪怕教师行为有明显的偏向,也要有礼让三分的君子风度。

三、柔性与刚性管理相结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制度严格、要求严格又显得过于冰冷,太没人情味;只重情感不重制度又会使得学校的管理无章可循。只有制度与情感结合,才是人性化的管理。校长在执行制度时要考虑有关因素的灵活运用,对于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宽松地执行。比如,家中的红白喜事除正常的假期外,可适当放宽。对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甚至落后的个人和群体要严格按制度执行。比如,学校某教研组是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影响较重,在多次教育效果不佳后,学校应采取果断措施对其予以解散,把个体分散到先进的组内,用该组良好的环境和成员的思想行动影响带动他们,使他们获得进步。

总之,学校的管理是一门艺术,各校的情况不同,具体的管理方法也不一样。我坚信,只要管理理念具有人性化,教师的积极性一定会高涨,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保证。人文化管理的方式也是多方面的,校长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变有形管理为无为管理,实现最终理想。

编辑:陈富祥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人文关怀校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国内有关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综述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论校长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