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2014-02-13夏朝晖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期
关键词:散文新课标教学内容

夏朝晖

散文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的一种阅读文体。人教版必修课本的“阅读鉴赏”模块设置了三个散文教学单元——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类)、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抒情类)及必修四第三单元(说理议论类)。

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有时比“怎样教”更重要。要想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旦教学内容的确定出了问题,教学价值取向就会出问题,教学也就可能是失败的甚至是危险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就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教学要求,也就应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散文的阅读教学,若能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赏析散文,就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遗憾的是,新课改虽已实施多年,不少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仍很有限。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不够深入,教学内容确定得不够合理,导致散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那么,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一、新课标的相关内容

新课标实施以来,不少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仍聚焦于“怎样教”,即各式各样的阅读技巧,而并未关注“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在阅读教学中,把“怎么阅读”放在了首要位置,而把“阅读什么”放在了次要位置。从长远看,这对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害的,也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这里的两个“法”,前者指方法,后者有不同的理解,笔者在此将其理解为新课标的要求。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新课标中有关散文教学的目标为依托,具体而言,作为必修课中的散文教学内容应定位在“了解”和“鉴赏”上:了解散文“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因此,散文阅读应该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

(2)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散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3)学写散文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散文,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散文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散文创作,相互交流。

二、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较之于其他文体,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抒发真情实感或哲理意趣,因此对情感和理趣的把握是阅读鉴赏各类散文的既定内容。但散文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散文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所选的散文,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写人记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和说理议论散文三种。因此,在确定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侧重。

1.写人记事类

写人记事散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和小说中的记叙不同,它所记叙的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允许有虚构的成分。但无论写人还是记事,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作者对于人物的情感或态度。人物的精神品质主要体现在一些片段的描写中,如《小狗包弟》等。这类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宜侧重细节揣摩,以引导学生见微知著,由“微”探“蕴”,认真揣摩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2.写景抒情类

写景抒情散文主要运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手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往往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如《荷塘月色》等。这类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宜侧重涵泳语言,引导学生咀嚼鉴赏优美的语言,以披“文”入“境”,缘“境”探“情”。

3.说理议论类

以阐述哲理或者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说理议论散文,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趣,抒情散文重于感情。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如《拿来主义》等。确定这类散文教学内容时宜侧重把握结构,以析“理”辨“趣”,更好地领悟这类散文蕴含的理与趣。

三、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除了明确新课标中关于散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外,还必须认真分析学情。

第一,教学之前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段,对学情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更好地确立教学内容。以《小狗包弟》为例,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但由于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就会容易被唤醒,理性思维就会被激活。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知功能,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第二,教师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应遴选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整合生成课堂教学的内容。高中生思维活跃,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其外在的一大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即兴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散文教学内容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的特点,由学生主体性地位决定教学内容,正好是这一特点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及反馈的问题信息进行认真分析重构,以有效生成散文的教学内容。

总体而言,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语文教师要积极大胆地参与教学内容的开发,敢于创新又要保证不脱离新课标的指导、散文本身的特点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增加语文知识、提高文学修养、拓宽教学视野,因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语文教师具备高屋建瓴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就是要不断培养自身阅读散文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多读经典的、优秀的散文作品,因为真正要实现新课标里关于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阅读散文、领会散文、感受散文的美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把散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解决好,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江中学)

猜你喜欢

散文新课标教学内容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