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对比分析

2014-02-13祝宏辉高金晶郭川

关键词:定居点牧业插花

祝宏辉,高金晶,郭川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局,新疆伊宁 835000)

新疆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对比分析

祝宏辉1,高金晶1,郭川2

(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局,新疆伊宁 835000)

游牧定居已成为各牧区的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入户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对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进行对比评价,得出集中定居和插花定居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定居的社会效应高于插花定居,插花定居生态效益高于集中定居;提出通过减轻牧民自筹资金压力,加强迁出地生态保护等措施,为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

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定居可以改善牧区生产、生活环境,有助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新疆霍城县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草原大县,也是草原畜牧业和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重点县。该县有计划、大规模推行牧民定居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牧民定居模式。

一、新疆霍城县农牧业发展概况

新疆霍城县是以农为主,以牧为辅,农牧结合的边境县。全县总面积5 720平方公里,丘陵与山地的降雨量充足,冬季积雪较厚,有利于牧草生长,草场资源丰富,草地面积24.0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地面积23.97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8%,改良草地面积133.3公顷,人工草地面积约400公顷。2013年生产总值为673 42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261 828万元、127 286万元、284 312万元。其中,农林牧业总产值203 77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85 320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5.3%。霍城县畜牧业生产以牛、羊养殖为主,主要畜产品有肉、奶、毛、皮,草原畜牧业占较大比重。2013年末牲畜存栏头数78.35万(头)只,肉类产量38 584吨①,畜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新疆霍城县牧民定居现状

2013年底,霍城县有游牧民3 817户、17 596人。其中,已定居(含半定居)游牧民2 998户,占全县游牧民总户数的79%,未定居游牧民844户;未定居牧民户数占全县游牧民总户数的21%①各类数据均来自于新疆霍城县发改委。。霍城县游牧定居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

(一)插花定居

插花定居是将分散的游牧民安插到牧业村,给牧民划拨一定数量的耕地,帮助牧民修建住房、牲畜暖圈、草料棚,接纳牧民到牧区定居,组织牧民种植粮食作物、饲草料或经济作物,畜牧业实现冷季舍饲、暖季在草地上放牧的一种定居模式[1]。这种定居模式是由县、乡安排所属农村接纳牧民定居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把牧民分散到农牧区定居,减少国家的各项投入,加快定居步伐。

(二)集中定居

集中定居是由政府部门在游牧民居住地周围,或居住地周围未曾开垦的土地,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给予一定的补贴,帮助牧民修建定居房舍、牲畜暖圈、草料棚,要求定居的村落做到“三通”、“四有”,使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民全家人口实现定居,定居后的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家庭圈养牲畜为主[2]。集中定居模式下,牧民需自筹一定资金建设房屋、棚圈,2011年为45 000元,2012年为47 600元,2013年为55 000元;2013年住房面积比前两年增加10平方米①。由表1可以看出,随住房面积的增长,牧民自筹资金也在增加。

表1 2011—2013年新疆霍城县定居资金投入状况

(三)插花定居与集中定居状况

据统计,2011年霍城县牧民总定居为150户,定居模式全为插花定居;2012年霍城县牧民总定居为159户,定居模式大多数为插花定居;2013年霍城县牧民总定居为90户①,定居模式大多为集中定居。

对表2果子沟乡牧业村等10个牧民定居点的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表明:10个定居点中,有饲草料地的定居点为3个,有学校的定居点为3个,有卫生室的定居点为8个,有自来水设施的定居点为6个,目前所有定居点都没有配备兽医站。尽管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受牧区自然概况、经济基础、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定居政策保障尚未完善,霍城县牧民定居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

表2 2011—2013年新疆霍城县牧民定居概况

三、新疆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疆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的效应主要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在构建评价指标时需全面考虑,所选的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需求[3]。根据实用性、独立性、全面性、层次性原则,在广泛查阅各类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体现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特征的各项指标[4]。指标体系构架分为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按照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的特点,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如下表3所示。本文根据评价指标提供的信息,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阐述霍城县牧民定居效益中各指标的重要性。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研究对象由n个样本单位组成,反映样本质量的评价指标有m个,分别为xi(i=1,…,m),并测出原始数据。设实际测出的原始数据矩阵为: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就可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第i个指标的熵Hi可定义为:

在指标熵值确定后就可根据下式来确定第i个指标的熵权wi:

以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的芦草沟乡、插花定居的伊车乡为例,建立在对影响迁入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的定居条件、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获得有关牧民定居效益评价各指标的统计值,从而得到熵权法中所需的原始数据矩阵R’,再根据公式(1)对原始矩阵数据进行标准化,结合公式(2)进行各指标信息熵Hi的计算,根据各指标信息熵结合公式(3)就可最终确定各指标的熵权W。

根据熵权公式,得出霍城县牧民定居项目的经济效益权数0.4,生态效益为0.4,社会效益为0.2。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效益(EMBI)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决定(EMBI=0.4X+0.4Y+0.2Z)。其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比较重要,故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权数均为0.4,社会效益为0.2。这是因为牧民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牧民定居工程的首要目标,更是提高牧民定居效益的关键。生态效应(X)是以迁出地生态环境的恢复(X1)与定居对迁入定居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X2)为前提(X=0.6X1+0.4X2),由于牧民定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定居改善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故权数为0.6;经济效应(Y)是由定居点的选择(Y1)、定居点的生产条件(Y2)、住房条件(Y3)、人均收入(Y4)决定的(Y=0.3 Y1+0.3 Y2+0.1 Y3+0.3 Y4),其中水与土地生产条件的改善,是牧民定居的基础。社会效应(Z)是由文化程度(Z1)、生产生活方式转变(Z2)、思想文化(Z3)、基础设施(Z4)、城镇化(Z5)决定(Z=0.15 Z1+0.3 Z2+0.2 Z3+0.2 Z4+0.15 Z5),其中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故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的权数(0.3)大于其他社会效益的权数。

四、新疆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对比评价

(一)新疆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的总体评价

根据牧民定居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集中定居(芦草沟牧业村)与插花定居(伊车牧业村)为例,采取专家评分法,评价组成员由研究学者,霍城县农业局领导,霍城县移民局专家,两个牧业村的干部和部分牧民组成,在熟知牧民定居安置政策方针,牧民的生产、生活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打分赋值。计算芦草沟牧业村与伊车乡牧业村牧民定居的效应综合指数。赋分大于等于(0.7)表明效应优良,大于等于(0.5)小于(0.7)表明效应较好,大于等于(0.3)小于(0.5)效应一般,小于(0.3)效应不好。

表3 新疆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评价结果

如表3所示,代表集中定居的芦草沟牧业村的社会效益指标得分为0.531,经济效益指标得分0.675,生态效益指标得分0.487,综合效益得分为0.627;代表插花定居的伊车乡牧业村的社会效益指标得分0.436,经济效益指标得分0.625,生态效益指标得分0.517,综合效益得分0.538。总体看来,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模式的综合效益要略高于插花定居模式,两种定居模式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集中定居和插花定居两种模式则互有优劣。

(二)新疆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对比

1.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定居后人均收入相比于定居前有了明显提高。其中,伊车乡牧业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3 424元,增加到2013年的8 943元,96%以上的定居牧民实现了脱贫。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积极因素:一是迁入点的选址较为合理,解决了农业生产的瓶颈——水资源问题,使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保护了草场,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定居后,牧民利用有利的条件,打破单一的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协调发展;同时,由于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拓宽了牧民的就业机会,引导牧民进城务工,增加收入。

2.集中定居的社会效益高于插花定居的社会效益

集中定居要求定居的村落要做到“三通”、“四有”,政策规定必须通水、通路、通电,新建住房与棚圈,有的定居点还配备新建学校和卫生室;而在插花定居模式下,原牧业村可能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比较滞后,社会效益不是特别明显。因此,霍城县集中定居社会效益高于插花定居的社会效益。例如:集中定居的芦草沟牧业村处于312国道沿边,距清水河镇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公共汽车可以到达。芦草沟牧业村乡间道路均为柏油路,新建了学校、卫生室等,大大提升了牧民的生活质量。

3.插花定居的生态效益高于集中定居的生态效益

牧民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对迁出地均起到保护草地植被恢复和扩大绿地覆盖面积的作用,缓解春秋牧场不足带来的草场退化问题,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载畜能力。在迁入地方面,由于集中定居需要在未曾开垦的土地上施工,形成一定程度的水土资源占用,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对周边的林木、生态群落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而插花定居则是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无需大范围地建立房屋,对土地、林地占用面积少,对迁入地原住民的资源、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小。因此,插花定居的生态效益高于集中定居的生态效益。

五、完善新疆霍城县牧民定居的对策措施

(一)合理规划定居点,着力发展生态经济

牧民定居选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考虑到水资源状况、地质等灾害情况,立足百年定居点的建设,要围绕乡镇所在地,就近建设、定居;同时要强调发展生态经济,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引导牧民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饲草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扩大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建立“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模式,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良性循环[5],提高集中定居的生态效益。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定居保障制度

第一,以国家对新疆牧民定居工程的政策倾斜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建设资金以及其他专项资金,重点开发饲草料基地、水利工程建设、交通卫生建设等基础设施[6]。第二,要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延长贷款时间,扩大贷款的规模,积极争取各种优惠贷款和无息贷款,为牧民定居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资金。第三,应加大牧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替代原有的以游牧、草场经营为主的保障形式,通过建立牧区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引导牧民定居生产生活。

(三)加强牧区教育培训,转变生产观念

首先,要从根本上提高定居点牧民的受教育程度。在基础教育方面,实施牧民定居点的双语教育,为牧民儿童的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基础;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则应根据牧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为定居点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就业培训方面,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对牧民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牧民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7]。其次,要转变贫困牧民的思想观念,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改变原先单纯依靠农牧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牧区特色服务经济,发展旅游业、餐饮业,形成农业、牧业、服务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的牧区生态经济产业链,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李霞.新疆牧民定居情况的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8).

[2]阿德力汗·叶斯汗.牧民定居是新疆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基础[J].新疆社会科学,2008,(7):5-8.

[3]阿布力孜·玉素甫.新疆生态移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28-134.

[4]阿德力汗·叶斯汗.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J].西北民族研究,2004,(5):2-3.

[5]色音,张继焦.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5-88.

[6]李红.霍城县2009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Z].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2009.

[7]吐尔逊娜依·热依木.牧民定居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市:新疆农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李平)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Benefit of Pastoralists’Centralized Settlement and Insert Settlement in Huocheng County in Xinjiang

ZHU Hong-hui1,GAO Jin-jing1,GUO Chua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ang,China;
2.Farm Bureau of Y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Yining 835000,Xinjiang,China)

The settlement of pastoralists has become a trend in pastoral areas.Through home interview and AHP,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centralized settlement and insert settlement of Huocheng pastoralists and finds that both of them have good econom ic effects,concentrated settlement has better social effects than insert settlement while insert settlement has higher eco-efficiency than concentrated settlement.This paper also argues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f pastoralists'self-financing and strength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em igrated zone to set up an example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ocheng herdsmen settlement project.

the county of Huocheng in Xinjiang;herdsmen settlement;effect analysis

F326.3

A

1671-0304(2014)03-0022-05

10.13880/j.cnki.cn65-1210/c.2014.03.010

2013-12-15

祝宏辉(1973-),江苏丹阳人,石河子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定居点牧业插花
插花吟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饲用甜菜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开学日
插花由易到难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犹太人定居点
讽刺插花欣赏
海口伟德牧业有限公司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