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污水打交道的人

2014-02-13赵原

劳动保护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碑店泵房处理厂

赵原

北京市有2000多万人口,吃喝拉撒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排向哪里,如何处理?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中既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又存在着设备运行安全,谁来保障污水处理运行的安全和职工的健康?都离不开那些专门与污水打交道的人。

一走进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大门,一股浓郁的“臭鸡蛋”味儿就扑面而来,这是硫化氢的味道,也是常年伴随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味道。冯德余和他的泵房班就在这里。

见到冯德余的时候,他刚刚抢修完设备,袖子高高挽起,沾满污泥的双手已经冻得通红,当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大约3℃。“螺旋堵了,刚掏完栅渣,有点脏。” 他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

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一身粗布的工作服,不善言辞,说话时总有些赧然——这就是冯德余,中共党员,1956年生人,现任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班班长。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从北京排水集团的前身——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污水处理研究所,到如今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他在进水泵房一干就是37年。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于1993年建厂,目前处理能力为100万m3/d,是我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水系统流域面积96km2,服务人口240万人,北京市每天产生污水250 万t,有40%的污水在这里进行处理。

吃苦在前

泵房班进行的污水抽升是污水处理厂的第一道工序,位于地下七八米排水管道中的污水在通过格栅过滤之后,用水泵抽升上来,再进入到后面的污水处理程序。“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最先到达的是我们这里的格栅,每天我们都要对格栅进行清理,几十年如一日,习以为常了。”冯德余这样介绍他的工作。而他口中所说的“清理”,实际上是对格栅滤出的各种栅渣垃圾进行清运,如建筑木方、动物尸体、烂菜叶子……硫化氢气体就是这些有机物腐烂之后产生的,威胁着职工的安全。如果不及时清理,格栅就会被垃圾堵塞,污水无法进入,从而会淹泡城区道路。泵房班的职工需要亲自下到格栅间,用手将这些污物掏出,冬天污水冰冷,夏天臭气熏天。“垃圾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上百吨,能装几十辆卡车。”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保证全厂的正常运行和城区道路避免淹泡,冯德余带领职工昼夜坚守在岗位,从没发生过堵塞事故。在全厂的运行中,进水泵房把好了污水处理的第一关。

由于北京很多老城区的排水体系都还是雨污合流体系,雨水会直接排入污水管线,导致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暴涨。一旦栅渣清运、污水抽升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上游管线的城区道路被淹泡。从通惠河北岸到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西门外的进水主管线,是一条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老式五心拱砖砌结构管线。当水量超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时,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191闸门必须随时准备好开闸泄洪。否则液位上涨过高可能会将管线顶脱,造成路面塌方,对整个高碑店地区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每逢下雨,就是冯德余神经最紧张的时候,总是亲自到191闸查看。2012年,北京经历了“7·21”特大暴雨,降雨总量之多、强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整座城市的排水管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一天冯德余带领着整个泵房班全体职工连夜加班,清理栅渣、开闸泄洪,忙了整整一夜。“虽然又脏又累,一人弄一身泥,我们这帮人还干的挺欢实。”冯班长提起自己带的兵,充满了自豪。

精细化管理

泵房班还有一项日常工作,就是对设备进行巡视检修,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1993年,全国最大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后,冯德余面对先进的设备和各项管理工作努力刻苦地学习,结合实际地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他的组织下,工厂制定了安全巡视路线,以防在巡视中有遗漏点。他结合实际总结出“三四五”工作法,即:巡视三必备、岗位四检查、工作五带头,被大家称为“冯德余工作法”。

“巡视三必备”是指在巡视设备时:必备改锥,巡视检查注意听,发现问题及时清;必备扳手,螺丝松动及时拧,安全生产保运行;必备棉纱,走到哪儿擦干净,设备光洁保环境。

“岗位四检查”是指:查职工思想,保持情绪稳定;查有无上级指示和运行调度命令,不盲目行动;查设施设备工作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查记录,随时了解工艺运行。

“工作五带头”是指:带头讲奉献,不怕任何困难;带头讲责任,把好污水处理第一关;带头讲创新,技改技革勤钻研;带头讲和谐,互相帮助促发展;带头讲安全,确保生产无事故。

为什么要必备改锥,巡视检查注意“听”呢?冯德余神秘地说:“这个是从以前老师傅那里传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有时候设备内部隐藏的潜在问题很难及时发现,设备运转的声音,直接用耳朵听不出问题,但是将改锥的一头接触到设备上,耳朵放在另一头听,就能够听出不正常的运转声音,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曾经有一次,冯德余在夜间巡视检查时,用改锥听声的方法,发现电机发出的声音不正常,及时向厂里上级汇报,将电机关停拆装检查后,果然发现里面的轴承轨道有磨损,如果继续运转很可能会将设备烧毁,避免了一次大事故。

冯德余带头践行“三四五”工作法,并将他的经验传递给泵房班组的每一位职工,使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做到了37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冯德余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仅自己加强了学习,还带动其他职工一起学,以便提高安全操作水平。现在班组里人人都拿到了电工操作证和运行操作证。他的量化统计工作制度一直坚持至今,并为班组工作统筹安排以及有关技术革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他还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先后进行了螺旋、注塞泵水箱等一系列改造。“过去的栅渣都是人工用桶接出,三两分钟就接满一大垃圾桶,很多时候连换桶的时间都没有。赶上汛期,栅渣堆得铺天盖地。”冯德余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用电动螺旋将栅渣自动搅出的方法,厂里采纳冯德余的建议将设备进行了改造,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硫化氢中毒的危险,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

榜样带动

“这些孩子们都特别主动,干活不用我说,主动就去干。”冯德余年纪大了,不由自主地把班组的职工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职工家的房子漏了,他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把房子修好;职工父母生病急需用钱,他带头捐款解决燃眉之急;职工患病住院,他及时去看望……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职工们到了单位就像进了家。而他的“孩子们”也都对这样一位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老班长充满了尊敬与爱戴。很多职工刚到泵房班时,对这里艰苦的环境产生思想波动,但是与冯德余接触一段时间后,不仅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而且形成了人人争先进、处处做奉献的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

这样一个优秀班组的创建是与冯德余的表率作用离不开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副厂长葛勇涛这样评价冯德余:“冯师傅这个人非常朴实,他总是说的很少,但做的很多。”冯德余的老伴儿在去世之前身体不好,常年瘫痪在床,家里的担子都扛在冯德余一个人的身上。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而耽误工作。

37年来,冯德余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在工作上无论大事小事,总是亲力亲为。用模范带头作用影响着大家,以敬业奉献的精神带动着全班。2011年,冯德余的外孙出生刚两天,他原本休了年假在家照顾女儿和外孙,但那天偏偏下起了大雨。冯德余放心不下泵房班,立刻放弃了休假赶到191闸,带领大家做好防汛工作“这就是班长的敬业精神。”葛勇涛说。

多年来,冯德余的精神传递给了很多人,他带领的泵房班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他们从泵房班走出来后,在全国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当上了班长、主管,甚至是副厂长。从这些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冯德余的影子。

在冯德余的模范作用和全班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水泵房班获得了 “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冯德余也先后被授予 “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实习编辑 赵 原

猜你喜欢

高碑店泵房处理厂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数字同频同播技术在白沟河(高碑店段)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进水池波浪对泵房水流进水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瓶型取水泵房工程设计与研究
泵房排水工程中剩余水头的分析探讨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小型排水闸站泵房内布置方案比选分析
建设高碑店海绵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