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科技强安”的“领头羊”
2014-02-13杨璇
杨璇
“中国煤科集团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先进适用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主体,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科技强安的‘领头羊的角色,发挥着技术发展引领作用,推动行业进步。”谈及集团主要工作,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煤科”)副总经理宁宇的眉宇间透着自豪,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份责任。
从2012年9月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启动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中国煤科这只“领头羊”做得怎么样?宁宇展示了他们的答卷。
抓住契机立项目
中国煤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2008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目前,中国煤科拥有21家二级子企业,分布于全国10多个城市,建设有24个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6个行业级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等机构。
“这些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宁宇表示,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预防重特大事故压力依然存在,因此“依靠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和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驱动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国煤科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研发单位,重视研发,狠抓转化,促进推广,务求实效,以实际行动护航煤矿安全生产。
2012年9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后,中国煤科积极组织项目申报,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具体的实施计划。“一期我们组织申报项目30多项,其中立项22项,占一期‘四个一批煤矿安全项目总数的67%。刚刚开展的二期中,我们组织申报项目34项,立项26项。”
据宁宇介绍,近年来,中国煤科承担了大批“八六三计划”“九七三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突破了诸如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透水、火灾和冲击地压等理论和关键技术,“在提高煤矿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水平的同时,我们大力发展煤矿安全技术与装备的产业,目前这个产业的板块产值已经达到了80亿元,相当于中国煤科产业总值的1/3。”
推进实施“四个一批”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要求和部署,中国煤科把煤矿安全“四个一批”项目的实施,作为企业“十二五”科技工作的重点,按照重发展、抓转化、促推广、求实效的思路,公司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示范应用,贯穿于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的全过程。
“总结起来我们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宁宇介绍说,首先,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煤矿安全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针对煤矿井下人员管理难度大,井下通信条件复杂的技术难题,我们研发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井下定位精度能够小于5m。”
公司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对具有产业化前景和行业技术引领的项目进行重点资助,促进成果的转化。“两年以来,集团公司的资助额度已经超过了4000万元。公司的各个研究院所也设立了各自的创新基金,比如重庆院,西安院、常州自动化院等,在2012年分别自主投入5000万元、4000万元和2000万元。”
在注重研发投入的同时,中国煤科还加大了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成了一批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生产线。宁宇举例说,“重庆院的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线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年产500套,它们的传感器生产能力可以达到年产1万台(件);西安院的井下大型钻机生产线的能力,现在可以达到年产2000台(套)。”
“我们先后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冀中能源、大同煤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建立了产学研的技术联盟,共同开展行业共性难题的攻关;还与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建立了协同创新联盟或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机制。”宁宇表示,这样可以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中国煤科根据煤矿安全技术生产的区域特点,建立了科技与现场对接落地的技术服务新模式。宁宇介绍说,“重庆院、沈阳、西安院分别与神华集团共建了西北研究院、矿井火灾防治研究院、矿井水害防治研究院;为了为新疆煤矿安全生产服务,重庆研究院成立了新疆分院,沈阳、西安研究院设立了技术服务站;为了为贵州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服务,重庆研究院与地方机构煤炭企业合作,成立了煤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和区域技术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一对一的区域性技术机构,中国煤科有针对性地集中科技力量,分片解决了区域内煤矿安全的技术问题。
成果转化显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煤科牵头的22项“四个一批”一期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说起这些成果,宁宇如数家珍。如:由重庆院承担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成功了多通道系统,用于预测煤矿井下瓦斯涌出、煤岩动力灾害等,目前已经与淮南和晋城矿业集团合作推广应用。由西安院承担的煤矿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了全空间音频电磁法的三维程序,井下三维多功能的电法仪,垂向导水结构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实现了高密度地震精细探测采集和高保真地震资料的解释,使水害探测更为直观、准确。由沈阳院承担的煤矿采空区隐蔽火源井下探测技术研究,突破主要的技术壁垒,成功研制了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结点装置,建立了煤自燃发火模拟的实验系统,已经在多个大型煤矿投入使用。
“我们承担安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7项,目前已全部转化,建成了相关的产品生产线10余条,相关产品系列几十种,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产业。截止到2013年6月底,销售数额累计已经达到了6000多台套,销售额达到了5亿4770万元。”宁宇表示,以“四个一批”项目实施为契机,中国煤科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成果转化,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矿安全生产的市场需求。
依托项目的实施,中国煤科7个煤矿安全成套技术推广到了518个矿井,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所有的重点煤矿,80%以上的中小煤矿。重庆院、沈阳院承担的煤瓦斯突出危险性探测技术项目,在淮北、松枣、晋城等地推广应用,2012年产值达4486万元;承担的煤层瓦斯含量参数快速测定技术,实现了8h内瓦斯含量的快速测定,测定误差小于7%,产值也达到了2400多万元。
在进行“四个一批”项目研究的同时,中国煤科还建成了我国首座高瓦斯矿井零超线瓦斯治理的示范矿井,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投资2.4亿元,其中企业自筹1.7亿元。“这个项目建成后,矿井年瓦斯超采次数可以降低到零次,抽采率由40%提高到55%以上,通风可靠,且风量调节准确率达到90%以上,保持矿井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良好状态。”
直面问题 持续改进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宁宇坦言,项目实施一年以来,感觉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四个一批项目中一些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装备,还没能及时转化成规范、规程和标准;一些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对防范事故的作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科学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市场运作机制,尚不够完善;缺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等等。”为此,中国煤科计划从几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将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作为煤炭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要求,2014年,公司要将煤矿“四个一批”项目的实施和煤矿隐蔽治灾因素的探查,与示范、煤矿安全技改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实现项目实施、隐蔽治灾项目探查、项目灾害防治的统一。
将“四个一批”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实践证明对防范事故确有实效的先进技术、工艺装备,转化为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强制推行一批科研成果。
做好煤矿安全科技的顶层设计方案,安全科技的顶层设计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一项重要科技工作。“受总局规划科技司的委托,重庆院、西安院、沈阳院分别承担了煤炭瓦斯、水害和火灾防治的顶层设计工作。通过顶层设计,制订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的技术路线图,绘制科技资源的地图。”宁宇表示,今后集团公司将以顶层设计为纲领,调动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参与煤矿安全“四个一批”项目的立项与实施。
加快建设煤矿安全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联盟,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一批与防范重特大事故紧密联系的技术支撑平台,建成一批煤矿安全的重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 编辑 杨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