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基: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
2014-02-13魏宝涛
魏宝涛
记忆
骆宾基: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
魏宝涛
本栏目主持 吴玉杰
东北作家群回眸 之四 骆宾基
风雨漂泊的文学战场
在整个“东北作家群”群体序列中,骆宾基与萧红是两位相当独特的典型作家,这也是学术界经常将两人同时并提的基本原因之一。此种独特表现在与其他东北作家群中代表性主流作家相比较,他们能够以“其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叩问、对童年母题的眷爱而进入到个体生命的生存体验研究、知识分子自我审视和民族性格的反思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深层思考、传递出更为深邃的声音、超越了他们所处的那个创作群体乃至整个时代的创作,拥有了共时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今天再来关注骆宾基的创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其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骆宾基的创作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素有“小说缪斯”“短篇圣手”的美誉,综观其一生的生命历程,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中国革命和文学事业,其作品不仅深受中国读者的欢迎,而且也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从1936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开始,骆宾基就踏入了充满风雨漂泊的文学人生,他把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看成阵地、战场,更把自己看作一个战士。可以将其概括为“执着的斗士”,此种“斗士”精神首先体现在其对信仰的执着和坚持上,也体现在对文学事业的执着上。从走上文学道路起,他就一直追寻真理和民族解放,“他把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看成阵地、战场,更把自己看作一个战士”。骆宾基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有特色的现代作家,虽然从现有的各种现代文学史中很少提到除报告文学之外的其他作品,但是客观来讲,作为“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骆宾基从20世纪30年代走上文坛,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战场的无限向往,主要以描写战场上的人和战争中的城市为主,在其作品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血与火、生与死、勇敢和懦弱、革命与反动等等的鲜明对比。后来的创作主要将创作重点放在后方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地从心理层面以及哲理层面、社会层面来关注人生。从其代表作品所透露的主要基调来看,对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潮流中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生活意义的探索与追问构成了20世纪40年代骆宾基创作框架的主旋律。此外,作品中也经常充盈着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自己故乡的无限眷恋。从这样的线索中,我们能够体察到骆宾基整体创作特色就是此种不同倾向、基调的交织与融合。
在新中国成立后,骆宾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以真情实感为主要落脚点,写出了许多打动人心的作品,在短篇小说《王妈妈》《妇女俩》《夜走黄泥岗》等作品中,集中反映了解放初期翻身解放的农民的喜悦与高昂的精神风貌,其中蕴含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福。1958年之后骆
魏宝涛,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媒介文化与传播、中国当代文学及文艺学研究。宾基创作风格转向了浪漫主义,作品中激情、气魄和基调的融合明显受到“大跃进”“浮夸风”的深度影响。这时期作者陆续创作出多篇报告文学、通讯、速写和散文作品,这些纪实性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特定年代里的特殊片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为我们清晰地把握“东北作家群”的整体风貌和在文学史上的存在价值及意义提供了全景参照。
“文革”后的骆宾基重新提笔创作了许多有关自己生平、文学生涯的记述和回忆性散文,这些珍贵的记述和散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后起之秀的多向度表达
作为“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骆宾基以其创作的努力和成果,为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刻地、多向度地描绘出各色人等的心路历程,可以说为抗战文学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颇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丰富了我们对整体“东北作家群”群像的认识和理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特质的群体,其紧密依托家乡陷落和流亡人身份,在20世纪4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情境中集体走上文坛,是有着特定的创作心态和言说品格的。这是我们从整体综观角度应该秉持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正如前文所述,骆宾基在整体“东北作家群”中不仅具有与其他代表作家基本相同的“群体风貌”,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凸显出“骆宾基式”的创作景观,从而使其作品带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他的作品能够在远离战火硝烟、疏离政治话语的战争背景下,在不断回望家乡、回望童年的情境下深刻地回顾人生和观照社会,在浪漫抒情的笔调中构筑出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童年世界。他丰富与拓展了我们对“东北作家群”的整体认识,因其迥异于“东北作家群”中其他作家们从外部形态反映特殊时代与社会的创作路径,以其对小人物命运的细致关注、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敲打和叩问以及对个体生命生存体验的探求、对知识分子自我审视以及对民族性格的深层反思等等,向我们传递出更加丰富和充满内涵的呼喊与激情,从而也就跳脱出时代和身份对创作作品的束缚,具有了超越时代和空间的普适性和传承性。骆宾基因其丰硕的成果与闪光的品格,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深度探求。
民族激情的呐喊与鲜明性格的刻画
骆宾基作品中最能够代表其关注个体和民族之间矛盾并进而做出选择的就是《边陲线上》。这部长篇小说创作完成于1936年,这是骆宾基探求“个人私欲”与“民族需要”这一主题的实践检验成果。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刘强的内心剖析,作者告诉人们在民族革命的伟大斗争中,每一个充满热血的爱国青年,都不能有半点危及民族利益的私心杂念,而是应该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无条件地投入到战斗中去。在短篇小说《乡亲——康天刚》中,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是却借助康天刚这样一位在最为艰苦的抗战年代,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以给他人带来幸福的人物形象,传递出当时情境下国民亟需的精神气质和斗争风貌。骆宾基作品中充盈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特别强调文学的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善于用文学作品来揭露暴行,激起神圣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斗争情绪。骆宾基的作品突出之处在于不仅仅暴露罪恶,而且以激发怒火和抗争为旨归,发挥出作家为抗战呐喊的时代角色与历史使命。
他的报告文学作品,诸如《救护车里的血》《大海上的一日》《我有右胳膊就行》《一星期零一天》《东战场别动队》等等,热情讴歌了为祖国挥洒热血的好男儿、好青年,可以说这是他为战争呐喊的生动写照。如果说为战争呐喊是初期作家的鲜明姿态的话,那么后来的中篇小说《仇恨》,则是作家思想逐渐转化的体现与表达了。他已经从先前的激情呐喊转入到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刻画上面,创作时注重人物身上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英勇不屈精神和抗拒卑俗的高贵品质的塑造。从相关人物鲜明形象的塑造上,我们能够发现骆宾基正是借助“倔强的人”的刻画来深度感染读者和激励读者。解放前期的文学创作中,骆宾基还借助诸如《幼年》来传递淡淡的怀乡之情、隐隐的亡国之痛,也是为了满足抗战时期斗争的需要,此种深沉抒情能够超越奔走呐喊,带来巨大的情感驱动力。作品《北望园的春天》则真实地传递出作者对一种新生活的热切追求与期盼。剧本《五月丁香》在艺术上多借鉴于契诃夫,创造了曲秀芳这样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反映出了作者已经基本具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
骆宾基的小说充满着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黑土地情结存在于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此种黑土地情结以及鲜明的地域色彩,构成了他创作生涯中的精神品质内核。受东北地域文化的萌动与催生,此种情结又成为驱动小说美学韵味外显以及他独有的讲述故事的原动力。
骆宾基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作品主要以“歌颂”为主基调,这不仅仅是作家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自觉实践,更是他本身独特的审美追求的延续和拓展。在骆宾基看来,文学作品的色彩应该是明快、淡雅的,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就是那种“他追求过幽默,但并没有流于油滑,而是给自己的小说涂上了一层喜剧的色彩,他并不回避现实,但在他的作品中却少见血淋淋的场面描写,在这一点上他和孙犁有一种相同之处:即使不可避免地要写到一些充满了人生酸辛的场面描写,似乎也要把它淡化。‘节制’和‘心理距离’使骆宾基的小说有一种淡淡的幽默、轻松和明快的色彩。”今天来看,此种以“歌颂”为主要创作任务的美学追求,就着重表现在《父女俩》等作品人物形象处理上。诸如《年假》等作品中的“歌颂”绝非盲目地赞美生活,而是表达出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新中国成立后后,作家注重从亿万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中寻找生活的含义,这就表现在对劳动人民身上具备的“劳动美”的歌颂,善于发现和发掘劳动人民身上的人性和人情之美,他塑造的王妈妈、老魏俊等人物形象今天来看依然散发着动人的光彩。
《骆宾基短篇小说选》书影
民族之根的精神遗产
骆宾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给我们继续进行思索与探求的问题较多,这其中就包括基于独特地域文化氛围和文化语境的文学创作风格。综观骆宾基的一系列作品,浓厚的地域风情和人物形象、精神气韵等,是他依然能够影响当代作家的优秀资源和精神品格。他作品中饱含着儿时记忆、青少年时期的身心感受,尤其是其中的地域风情、民俗特色、多元文化交融以及特色语言等等,提醒着当代作家们开展文学创作时不能离开民族文化的土壤。
在其解放前创作的大多数作品中,对于故乡、家园和儿时的回忆是骆宾基作品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部分,其作品中营造的“寓言”叙事是作家带给我们的丰富精神遗产。这种具体呈现为浓郁乡愁的主题表述贯穿于以《乡亲——康天刚》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特殊时代环境下对民族之“根”、存在之“根”的“追寻”,成为他主要的叙述动机,在《幼年》《边陲线上》《北望园的春天》等作品中,通过对现实描绘来深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的整体趋向,这对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能够产生某种启示和思考。新时期以来的“寻根文学”思潮及创作实践,就有这种对民族精神文化之“根”的深度探索和实践。此外,个人记忆的别样书写与展现,也是骆宾基带给当代文学的丰富养料,为当代中国作家拓展文学创作的叙事表现领域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1 徐晓杰、李宝华:《东北作家群中的别样景观——萧红、骆宾基创作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 于立影:《骆宾基评传》,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65页。
3 于立影:《骆宾基评传》,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65页。
4 李怀亮:《论骆宾基解放前的文学创作》,《青海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5 李怀亮:《论骆宾基“歌颂光明”的小说创作》,《河北学刊》,199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