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简史
2014-02-13佚名
佚名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酝酿萌芽到最后形成教团组织,有着漫长的过程。道教是中国远古的宗教思想(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等)、传统的鬼神观念、先秦的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逐渐融汇整合的产物。
(一)道教在东汉后期正式形成
秦汉之际,修炼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们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尚无教团组织。到东汉后期,曾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于江西龙虎山修炼得道后,闻蜀地民风淳朴,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来到西蜀鹤鸣山传教,“感太上老君降授正一盟威之法”。
张道陵传教足迹遍及巴蜀,信徒日益增多,于是他便建立了二十四治,以管理信徒。治,就是管理机关所在地,比如古代所称府治、县治,就是府、县官署所在地。二十四治,即二十四个教区管理机构。
张道陵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作为基本经典,要求信徒都必须学习。为帮助信众理解《道德经》,他亲自撰写《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他的注解与文士的注解不一样,不尚空谈,而是以指导实践为依归。他提出了“道诫”的概念,以形象的话语对抽象的“道”进行了诠释。要求人们“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以获仙寿。
因为信徒尊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又因受道者要交纳五斗米以表虔诚信奉之心,故俗称五斗米道。
汉代天师道所施行的教化,其中就包括对老子思想的实践。如教民诚信,不欺诈,即遵循《道德经》所说的“言善信”的主张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告诫。对犯法者先赦免三次,然后才用刑,就体现了《道德经》的慈爱思想。令各祭酒于道路旁设“义舍”,内置米肉供行人食用,就体现了《道德经》所说的统治者要让人们“实其腹”的主张。
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后不久,至汉灵帝时(公元168—189年),北方又有太平道崛起,其领袖为张角。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经》教化徒众,转相传播,十几年间道徒达数十万人。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便利用太平道这一宗教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太平道从此传授不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传到他的孙子张鲁时,已经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普遍信奉,于是张鲁便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史称其政策宽惠,汉族和少族民族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破汉中,张鲁投降。
曹操占领汉中后,迫使张鲁及其臣民大量北迁,天师道也随之传往北方中原地区。以后随着晋朝的统一,它又向东南沿海传播,从而遍及全国。
两晋时期,门阀士族纷纷信奉道教,出现了一批道教世家,如南方的琅琊王氏(王羲之就是一位虔诚的道教徒)、兰陵萧氏,北方的清河崔氏、京兆韦氏等。兴起于民间的道教,这时开始深入上层社会的门庭,成为统治阶层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东晋时,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建构了道教神学理论体系,整理和阐述了道教的各种修炼方术。
这一时期,道教形成了上清派、灵宝派和三皇派等道派。
上清派尊奉以《上清大洞真经》为主的上清经,称其经典出自神尊降笔,特重真本真迹,故其传道活动便主要是摹写经诀宝诰。该派认为要获得形体永存的高级方法就是存思真神。
灵宝派尊奉以《灵宝五符经》为主的灵宝经,称其经文由天地之前自然结气的云篆玉符形成,书文多为世人所不识。该派在修炼上重视符箓科教,强调不只是要达到个人成仙的目的,还要帮助别人行善得道,同登仙域。
三皇派尊奉以《三皇文》为主的三皇经,重视劾召鬼神之术。此派密传符图、谶语,在各道派中表现得最为神秘,所以一直流传未广。
南北朝时期,寇谦之、陆修静两位高道分别对原来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使之获得了新的发展。
北魏道士寇谦之,隐居嵩山修道七年,下山后,在朝廷重臣崔浩的帮助下,受到了太武帝的尊崇。他利用“帝王师”的地位,革除天师道原有的一些制度,增订戒律和斋仪,将服饵修炼之术与符水禁咒之术合而为一,并将诵习道经的方式由“直诵”改为“乐诵”(即用音乐伴奏)。经过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史称新天师道。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历游名山,广集道书,撰有《三洞经书目录》,将道教经书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类,开创了道书的三洞分类法,奠定了后世纂修《道藏》的基础。他还撰写了大量的斋醮仪范书。他又在所著《道门科略》中,提出了一套改革天师道的计划,主要是整顿组织系统,健全道官按级晋升制度等。经过陆修静改革后的天师道,史称南天师道。而北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遂称北天师道。
陆修静的再传弟子陶弘景,虽然隐居茅山,但梁武帝仍然经常派人向他咨询军国大事,故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著作丰富,在道教神学理论的建构、神仙谱系的整理、修炼方术的总结以及传统医药学、古代化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
隋唐时期,道教十分兴盛。特别是唐代,由于李氏皇室为抬高自己的出身门第,自称老子(名李耳)是其始祖,于是对奉老子为太上老君的道教十分优渥。
唐高宗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给老子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亲注《道德经》。(最早注解《道德经》的皇帝是梁武帝。)
唐代,道教高道辈出,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叶法善等在当时声名卓著。
唐睿宗召见高道司马承祯,问以阴阳术数之事,司马承祯以《老子》“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之语谏之,劝其不必留心于方术。睿宗不以为然,反驳道:“理身无为,则清高矣;理国无为,如之何?”司马承祯回答说:治国与治身同理,清心寡欲,顺物自然,而无私心杂念,则身体康健,国家安宁。
唐代道教在义理上,引人注目的是重玄学的兴盛。“重玄”来自《老子》的“玄之又玄”一语。有欲之人的心灵被欲望牵引,于是需要告诉他们澄心遣欲,以达到无欲的境界。但这只是第一步,即遣有以归无的程度,进一步连“无欲”之心也要遣去,这就达到了“玄妙”的境界。有欲、无欲好比是二偏之病,“玄”好比是“中道”。连执守中道之心也遣去,以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是自然而然的“重玄”之境。
唐代士大夫中,慕道者颇多。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亲受道教法箓,履行了正式入道的程序。诗人贺知章也辞官做了道士。写有脍炙人口的《渔歌子》(又名《渔父词》)的张志和,自号“玄真子”,也是一位好道之士。
女冠(即女道士)众多也是唐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光公主入道的就不下十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而鱼玄机、李冶则是著名的女冠诗人。
五代时期,道教的新特点是钟吕内丹道的兴起。钟吕即钟离权和吕洞宾。
早期道教推崇外丹,认为自然界中那些具有恒久不变性质的矿物质(如黄金等),经过特定的烧炼程序,能够变成人体可以服食的丹药。人吃了这种丹药,可以长生成仙。唐代以后,道教的长生之术,则逐渐转向了内丹。
内丹是相对于以身外之物炼成的丹药(外丹)而言的。
钟离权、吕洞宾所传下的《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等,提倡在体内炼丹,认为人的精气神经过特殊的修炼方法,可以凝结为“圣胎”,“圣胎”升华成“阳神”后,可以离开人的躯体,永世长存。
钟、吕所倡导的内丹术,经施肩吾、彭晓、陈抟等人发明道要,至北宋张伯端著《悟真篇》后,成为了道教中最盛行、最重要的修炼方术。
(四)宋金元时期的道教
宋金元时期,道教派别不断繁衍增多,道教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色。
宋徽宗是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个著名的崇道皇帝。他曾让大臣给自己上封号为“教主道君皇帝”。他也亲自注解了《道德经》。(后世又有明太祖、清世祖为《道德经》作注解。)
北宋最著名的道士是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河南鹿邑人。早年习科举,有宏图大志。曾在一座山上题诗说:“他时南面去,记得此山名。”后来逐渐淡泊尘情,隐居终老。曾写诗说:“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在华山隐居了数十年,后两次被宋太宗诏请入京。宋太宗让宰相宋琪等向陈抟请教养生之术,陈抟谦称自己不懂养生之术,并劝告帝王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励清图治,不宜留心于方术。太宗又请教济世安民之术,陈抟乃索纸书四字:远近轻重。帝不谕其意。陈抟解说道:远者,远招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帝听罢大悦。
宋太宗要给陈抟封官,陈抟固辞不受,坚请还山隐居。不久,宋太宗又要召见陈抟,陈抟上表辞曰:“尧道昌而优容许由,汉世盛而善存四皓。嘉遁之士,何代无之?……愿回天听,得隐此山,圣世优贤,不忝前古。数行丹诏,徒烦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获饮旧溪之水,饱聆松下之风。咏味日月之清,笑傲云霞之表。遂性所乐,得意何言?”
陈抟以睡功著称,据说能一睡数月不起。他有《爱睡歌》说:“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
“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陈抟精通《老子》、《周易》和道教修炼方术,其学术思想对北宋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说周敦颐的《太极图》就来源于陈抟的《无极图》。
陈抟的弟子张无梦亦以精通《老子》、《周易》闻名。宋真宗召见,让他讲《周易》,他专讲谦卦,并解释说:“方大有之时,宜守之以谦。”当时北宋正处于兴盛时期,张无梦认为此时更需要谦虚谨慎,以免因强盛而骄奢,导致天下大乱。
张无梦的弟子陈景元,对《老子》、《庄子》和很多道教经书都作过注解,是当时道教的博学之士。
北宋时期,张道陵(张天师)的后裔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张道陵的第三十代后裔张继先在当时非常有名,曾多次受到宋徽宗的召见。
南宋时期,传统的符箓道派形成了三大中心,即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天师派、以茅山为中心的上清派、以阁皂山为中心的灵宝派。此外还有神霄、东华、清微、净明等新兴的道派。
金代,从民间涌现了太一教、大道教、全真道三大新道派。其中全真道一直流传到今天。
全真道创始人王喆,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他自称于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在甘河镇遇异人授以丹诀,自此弃家入终南山,居于土穴中修道,号其穴为“活死人墓”。
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云游至山东传教,先后收马钰、丘处机等七人为弟子。
丘处机后应召赴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觐见成吉思汗,受到成吉思汗的尊崇。
丘处机在西行途中,给燕京道友写诗说:“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可见,丘处机西行的目的是希望能使中原百姓免受战争的屠戮。
《元史·释老传》载:“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丘处机东归燕京以后,全真道的发展进入鼎盛局面。
入元以后,全真道和正一道成为道教最主要的两大道派。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五)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道教
在明代,正一道因受到朝廷的重视而比较兴盛。全真道则比较沉寂。
明世宗(嘉靖皇帝)是又一个崇道的皇帝。世宗宠信正一派道士邵元节、陶仲文,授以一品之职。
明代先后有数位道士担任礼部尚书之职。明代的国家祀典也大多采用道教礼仪。
嘉靖皇帝喜欢道教斋醮科仪。科仪中要给天神上奏章,说明所祈请之事。奏章一般写在青藤纸上,故称青词。严嵩因为青词写得好,受到皇帝的喜爱,做到了宰相,时人称为“青词宰相”。
嘉靖皇帝最欣赏的青词: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明代,正一道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博学能文,著书较多,所撰《道门十规》针对当时道教积弊,提出清整之方。
明代全真道最著名的道士是张三丰。张三丰行踪不定,异迹频传,明太祖、成祖都曾派人去寻访,未遇。
据说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明史·张三丰传》说: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
清代,正一道天师仍继续传承,并受到朝廷的敕封。清初,正一道士施道渊在江南颇有声望。清代中期,正一道士娄近垣颇受雍正和乾隆二帝的尊崇。
全真道在清代呈现出复兴景象。清初,一批全真高道阐教四方,其中最著名的是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
王常月在北京和江浙、湖北等地公开传授戒律,受戒弟子众多,由此开启了全真道在清代中兴的序幕。
民国初年,道教界为适应近代社会的变化,曾努力建立全国性的教会组织系统,以维护自身的权益。1912年北京白云观方丈陈明霦发起成立了以全真派为主的“中华民国中央道教会”。与此同时,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在上海筹建以正一派为主的“中华民国道教总会”。这两个组织都较为松散,也未能开展有影响的活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道教居士陈撄宁提倡“仙学”,对道教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链接
终南捷径
姚展雄
终南山素有隐逸的传统,被称为“隐士的天堂”,唐以前,终南山就出现过很多隐士。相传西周的姜子牙在出山之前,就曾隐居终南、垂钓磻溪;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四人,年逾八旬,须眉皆白,时称“商山四皓”,早先隐居商山,后迁居终南,以采集草药为生;汉朝的开国功勋张良,在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后,功成身退,遁入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人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甚至,在商品经济滚滚大潮的今天,仍有上千人在此隐居养生。
隐士历来有真假之分,真隐士是“心隐”,是为了摆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心灵的自由,实现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人生的一大解脱。譬如孔子周游列国,疲惫不堪了,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的尔虞我诈,便要凭虚御风、悠游逍遥;陶渊明在仕途失意时,便解甲归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假隐士是“身隐”,是官迷、财迷,譬如走“终南捷径”的卢藏用、“中隐”到宣城的谢脁、披着袈裟的“黑衣宰相”慧琳。
在初唐,终南山这座隐逸圣地的名山,却跟备受非议的假隐士搅和在了一起,以至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风尚——终南捷径。事情是这样的:唐朝初年,有个叫卢藏用的书生,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少有文才,寒窗苦读后考中进士。可是,朝廷并没有马上封他为官。他看到有的士人隐居深山后,不但名声未损,反而身价倍增,受到社会上下的热捧和礼遇,名利双收。于是,他也打算走“曲线救国”的道路。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大名鼎鼎的终南山作为隐居之地,一则是终南山名气大;二则终南山就在长安附近,更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
卢藏用这一招果然很灵,当他和他的哥哥卢征明一起跑进终南山餐风饮露、装模作样地隐居起来时,当朝女皇武则天听到本朝居然有个进士躲在终南山隐居,赶紧命人去请他出山,给他封了个“谏议大夫”的美职,“(唐)中宗朝,累官要职。”因为他的行止常随皇帝的车驾为定,时人讥称他为“随驾隐士”。
试想,卢藏用要是走科举一途,就没有这么便当了。即使十年寒窗、九载熬油,熬白了头中了进士,授官也多在九品低位,要想爬上谏议大夫之类的职位,还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所以,卢藏用对自己的这一招很得意。及至唐睿宗李旦继位,下诏将隐居天台山的道士司马承祯请到宫中,向他请教阴阳之术。李旦很想将其留在身边,以便随时请教道法。但司马承祯坚决要回山。李旦只好放他归去。离京前的某一天,司马承祯遇到了已官至尚书左丞的卢藏用。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司马承祯有心要嘲讽一下这位假隐士,便回答道:“以仆所见,乃仕宦捷径耳。”卢藏用听了,面有愧色。这便是“终南捷径”一词的由来。
对这位热衷于仕途的假隐士来说,要抵挡功名利禄的诱惑实在是困难。据《新唐书》记载,卢藏用“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典型的晚节不保。远离了山水的涤荡,又丧失了修身的心性,混迹官场,无法做到洁身自好,早晚会惹得一身腥臊。卢藏用的行径属于典型的假隐士所为,其人格的低下与司马承祯之类的真隐士相去万里。这种角色与孔子所说的“无道则隐、有道则见(现)”的“待时”而动,并不相同。待时而动者,重一个“道”字;以隐求利者,重一个“利”字,彼此相去不啻霄壤之别。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恶气都发到卢藏用身上,“终南捷径”的发明权并不在他,古来有之。荀子早就指出有假隐士:“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强高言谨悫(忠厚)者也,以不俗为俗,离纵而跂訾(绝俗离群矫情)者也。”(《荀子·非十二子》)隋朝的隐士杜淹也曾用这一招求仕,不料被隋文帝识破,只落得个千古笑柄,并被严正的史家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据《旧唐书·杜淹传》云:“淹才辩多闻,有美名。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招,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表。”可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科举之途“难于上青天”,“终南捷径”也不轻松,一边是士林的嘲笑,一边是皇帝的审视,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便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然而,只要有一线希望,总还是有人乐于走钢丝的。独木桥那么拥挤,危险系数并不低于那根细绳。唐代因为科举之风盛,终南之风也就跟着盛了。所以,新、旧《唐书》都把这一怪现象写进了隐逸传。《旧唐书·隐逸传序》云: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托薜萝以射利,假岩壑以钓名,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山移见诮,海鸟兴讥,无足多也。
隐士的人格具有二律背反性,人们对隐士的态度也是充满矛盾与悖论的。有褒有贬,见仁见智,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议。还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一书中说得好:隐士是中国保存得最好的秘密之一,他们象征着这个国家很多最神秘的东西。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修道意味着孤独的生活;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则意味着从政生涯。然而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一泓泓“纯粹的思考”和“纯粹的生活”的源泉,迟早会找到合适的渠道,流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