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14-02-12周燕
周燕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重学法指导,可以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学法指导:对学科知识的指导、对实验探究的指导、对解题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学法指导;实验探究;解题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7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28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化学这门学科,作为理科中的文科,知识点多且琐碎,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很努力,但是收效却甚微。作为化学教师应积极总结学科规律,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其不仅学会知识,还会学知识,会用知识,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采用不同的学法指导
新课标苏教版教材在编制形式和内容上较传统教材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化学由《必修1》、《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八个模块构成。由于不同模块有不同特点,在不同模块的教学中应该采用不同的学法指导。
苏教版必修模块的知识点多而杂,在《必修1》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主线是:工业制备→实验室制备→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学过一种物质以后,尝试用这样的思路让学生自学新的物质,这样的处理将零碎的知识点串在一起让学生更容易记忆、更易开展探究活动。到了《必修2》模块,学习了元素周期表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元素周期表知识,将学过的物质建立更加丰富的联系。这一学法指导在高三一轮复习的时候进行效果更为明显。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记忆具有氧化性物质就可以按照族来记忆,ⅦA中有Cl2、HClO、NaClO、KClO3、Br2等;ⅥA中有O2、O3、H2O2、浓H2SO4等;ⅤA中有HNO3、NO2等。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忆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既应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又巩固了物质的特殊性质和元素周期律有关知识,一举多得。
二、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有毋庸置疑的意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多数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是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观察,最后获得新知识,整个过程无法真正达到探究的效果。
具体到实验教学,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可以先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探究的一些重要步骤,及一些操作注意点展示给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教师进行大量提示。教师应该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设计一堂实验探究课的难度要远高于一堂讲授型的课,从“扶”到“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扶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课题的选择,到方案的设计,及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应对学生的这些“突发状况”或者“奇思妙想”,对教师来讲是一种考验,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反应灵敏,要认识到,这不是课堂组织中的一个障碍,而是一个课堂值得一探的亮点。随着不断的训练,学生能力会随之跟进,慢慢走向主动探究,而教师则逐渐转换到指导者的位置。
下面是无锡市优质课比赛中的《氮氧化合物的产生与转化》一段实验探究设计。
创设情境:观看雷雨发庄稼的flash。
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疑问—雷雨天为什么会发庄稼?天上掉下了化肥吗?会不会是空气中的N2发生了反应,转化成了植物能够吸收的氮元素呢?
观看视频—模拟闪电,很容易观察出空气中的气体变成了红棕色的气体,学生很快就会产生问题:生活中我们并没有观察到这一自然现象。很自然的学生就会想到可能是红棕色的气体与水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师生一起设计NO2与水的实验探究,装置如下:
1. 圆底烧瓶B中装满收集好的红棕色气体;
2.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水。
提出问题:
1. 水能加进去可能是什么原因?
2. 水加到2/3的地方加不进去,可能是什么原因?
3. 无色气体是什么?你的理由?
4. 溶液中生成了什么?怎么证明?
教学反思:学生的回答是很多的,而且很多答案是学生自己提出而又由自己否定。如:有学生提出水加进去是由于红棕色气体溶于水,很快就有学生提出溶液是无色的,所以不可能是气体溶解;有学生提出无色气体可能是N2、O2、H2,于是在将O2通入无色气体后,发现该气体变成了红棕色气体,又很快否定自己的看法。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否决自己的答案,继续提出问题,继续探究,最终得到正确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上,学生都在扮演着科学家的角色,享受探索的成就与乐趣。
三、重视习题指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讲评习题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常做的一项工作,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类题型解题的思想,做到触类旁通,减少习题训练的重复,减轻学生的负担,获得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大的教学收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分析一个典型的工业流程题,可以给学生的解题以如下指导:
(1)通读:圈划并获取信息。
(2)再读:圈划并明确角度。
(3)回读:筛选出有效信息。
例如: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而实验的目的是CrOH(H2O)5SO4,所以整个流程中必定有设计除去Fe3+、Al3+、Ca2+和Mg2+的步骤。endprint
通过训练,以上三个“步骤”能让学生在提取信息时不再停留在表面或少量的“显性”信息上,而是“会切入,能深入”,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化学信息”。
(4)用规范语言构建答案。
如果说“学会获取信息”是“拿高分”的基础,那么,“学会构建答案”就是“拿高分”的关键了。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写答案,而是要求学生想一想“问的是什么?”——答题角度;“要有什么?”——知识储备;“该怎么写”——答案建模。而构建答案,最重要的是“规范”,要求答案“因果清晰”。例如,关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问题中,学生在“加热法”或“液差法”的表述时不到位,总是不知该怎么表述。其实只要理解了,不管用什么方法,首先要想办法形成一段密封的气体,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气密性检查都迎刃而解了。
四、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经验就是教师把要教的知识转变成学生主动探求的东西,并且按照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让学习者既获得知识,又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
(1)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要给予他们自信,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去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
(2)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学方式再好,如果学生内在没有推动力的话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应该启发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其体会学习的意义,从而能主动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对照、操作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发的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4)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要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一来巩固旧知识,二来不让知识与知识之间脱节。
相对于其他的教学策略,学法指导能推动教学的有效性,能培养学生更为快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需要在进行学法指导之前进行反复的思考,或者翻阅参考书籍,或者与同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议,因为一种思维方式确定下来以后,将伴随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生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吴佩国.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探析及对策[J].化学教育,1996,(7)
[2] 杨向红.提升初中化学学习满足感的基本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3] 张存山.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化学教学,2011,(2)
[4] 孙 莉.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endprint
通过训练,以上三个“步骤”能让学生在提取信息时不再停留在表面或少量的“显性”信息上,而是“会切入,能深入”,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化学信息”。
(4)用规范语言构建答案。
如果说“学会获取信息”是“拿高分”的基础,那么,“学会构建答案”就是“拿高分”的关键了。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写答案,而是要求学生想一想“问的是什么?”——答题角度;“要有什么?”——知识储备;“该怎么写”——答案建模。而构建答案,最重要的是“规范”,要求答案“因果清晰”。例如,关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问题中,学生在“加热法”或“液差法”的表述时不到位,总是不知该怎么表述。其实只要理解了,不管用什么方法,首先要想办法形成一段密封的气体,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气密性检查都迎刃而解了。
四、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经验就是教师把要教的知识转变成学生主动探求的东西,并且按照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让学习者既获得知识,又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
(1)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要给予他们自信,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去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
(2)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学方式再好,如果学生内在没有推动力的话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应该启发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其体会学习的意义,从而能主动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对照、操作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发的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4)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要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一来巩固旧知识,二来不让知识与知识之间脱节。
相对于其他的教学策略,学法指导能推动教学的有效性,能培养学生更为快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需要在进行学法指导之前进行反复的思考,或者翻阅参考书籍,或者与同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议,因为一种思维方式确定下来以后,将伴随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生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吴佩国.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探析及对策[J].化学教育,1996,(7)
[2] 杨向红.提升初中化学学习满足感的基本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3] 张存山.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化学教学,2011,(2)
[4] 孙 莉.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endprint
通过训练,以上三个“步骤”能让学生在提取信息时不再停留在表面或少量的“显性”信息上,而是“会切入,能深入”,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化学信息”。
(4)用规范语言构建答案。
如果说“学会获取信息”是“拿高分”的基础,那么,“学会构建答案”就是“拿高分”的关键了。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写答案,而是要求学生想一想“问的是什么?”——答题角度;“要有什么?”——知识储备;“该怎么写”——答案建模。而构建答案,最重要的是“规范”,要求答案“因果清晰”。例如,关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问题中,学生在“加热法”或“液差法”的表述时不到位,总是不知该怎么表述。其实只要理解了,不管用什么方法,首先要想办法形成一段密封的气体,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气密性检查都迎刃而解了。
四、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经验就是教师把要教的知识转变成学生主动探求的东西,并且按照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让学习者既获得知识,又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
(1)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要给予他们自信,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去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
(2)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学方式再好,如果学生内在没有推动力的话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应该启发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其体会学习的意义,从而能主动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对照、操作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发的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4)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要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一来巩固旧知识,二来不让知识与知识之间脱节。
相对于其他的教学策略,学法指导能推动教学的有效性,能培养学生更为快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需要在进行学法指导之前进行反复的思考,或者翻阅参考书籍,或者与同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议,因为一种思维方式确定下来以后,将伴随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生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吴佩国.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探析及对策[J].化学教育,1996,(7)
[2] 杨向红.提升初中化学学习满足感的基本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3] 张存山.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化学教学,2011,(2)
[4] 孙 莉.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