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服饰中的拼布艺术

2014-02-12魏莉

纺织导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彝族面料图案

魏莉

通过拼缝各种各样的布片,并随意结合各种刺绣、编织、钩编等手工艺,可以做手提包、靠垫、挂毯、玩偶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物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民族服饰中拼布艺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1 拼布艺术的发展

拼布最初是应补足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而产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的艺术界逐渐将美国传统的拼布创作视为视觉艺术。1971年,具有标志性的现代艺术重镇——纽约的惠特尼美国艺术美术馆展出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的美国早期拼布,促使拼布的艺术地位大为提升,拼布的艺术风潮开始于世界各地展开。在拼布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欧洲的蕾丝编织、绣花等大部分传统手工艺得以继承,并且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图案。

如今,拼布艺术在日本、韩国等地广泛流行,受到各界人士的大力欢迎和好评。在国内,拼布艺术也渐渐为人们所熟悉,在上海就先后举办过多次拼布艺术展和各种拼布交流会,轰动世界的巨幅拼布壁挂《文鸟》,是日本爱知世博会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办方赠送的特殊礼物,高 5 m、宽 8 m,上半幅由日本拼布者制作,下半幅由中国拼布者制作,用了超过10万块布片,以其有语言分辨能力的文鸟来寓意人类的彼此理解和谅解。

2 我国传统服饰中的拼布艺术

以拼布的方式作为服装缝制或装饰的手段在我国的历史上由来已久,主要用于服装、鞋子等的制作,其图案、色彩和拼接方式等主要根据宗教或民俗的需要制成,较为人所熟知的有明代的水田衣、百衲衣、儿童的百家衣等。

水田衣是明代流行的一种“时装”,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而成。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

百衲衣又称袈裟,因用许多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而得名,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但是,中国又称僧衣为“百衲衣”,因为汉族地区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

中国的儿童百家衣可谓一种典型的民俗服装。它的来源是一种民俗讲究,就是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穿百家衣自然是一种象征,只需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儿童百家衣坎肩做工复杂,不同色彩、质料、形状的布片经过精心选择、折叠、缝合,最后做成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整件衣服色彩鲜明,风格质朴,令人备觉温馨。

3 民族服饰中的拼布艺术

3.1 利用拼布艺术装饰整体面料

我国传统的民族服装主要是采用手工制作,手工纺纱、织布、染布、刺绣,这就决定了所制作出来的面料颜色、图案单一。因此,人们为了丰富面料的颜色及图案,通常采用刺绣、蜡染和饰缀银饰等方法来改变单调的手染面料,同时,还通过拼接缝制不同的面料来达到面料改造的目的。云南彝族姑娘的上衣采用三角形彩布拼贴,使得该服装在色彩设计上极具个性,上装绚烂,下装凝重,红缨缀饰包头,与三角形彩布拼贴上衣的搭配,产生了艳丽缤纷的效果(图 1)。云南省大姚县的彝族女装采用多层色布拼接而成的百褶裙,色彩非常艳丽,彝族崇拜虎,此套服装上的图纹,传说就是模仿虎纹而制(图 2)。

3.2 利用拼布艺术塑造整套服装的层次感

3.2.1 利用不同材质的面料进行拼接

昌都地区的藏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康巴服饰的特点,即厚重、华贵等,但相比在色彩上更趋于较重的素色调,大多采用蓝、黑色或灰色的氆氇等制作。氆氇是藏族人民手工制作而成的优质毛纺织品,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但色调单一,如配以色调鲜艳的碎花棉布在领袖部位加以装饰,则大大改善了整套服装的效果(图 3)。

3.2.2 利用不同肌理的面料进行拼接

所底式彝族青年妇女上着蓝色长衫,外套右衽半袖短上衣,下着百褶长裙,该裙采用从裙脚有褶到裙身其它部分少褶或无褶,利用拼布实现肌理的渐变,使得此裙穿着后显出女性优雅迷人的风姿(图 4)。

3.2.3 利用不同工艺制作的面料进行拼接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一带的彝族蜡染衣,采用蜡染面料和刺绣面料相结合,把衣身和袖子及衣摆清楚的勾勒出来(图 5)。

3.3 利用拼布艺术搭配服装色彩

3.3.1 利用对比色面料进行拼接

云南文山地区的彝族女装在款式上相对简洁,衣身采用两种或 3 种对比色面料进行拼接,以求丰富服装的色调(图 6)。

3.3.2 利用不同颜色的面料结合结构线进行拼接

清代鄂尔多斯蒙古族女袍为圆领、右衽、马蹄袖,此袍在领口和袖口处拼接饰以纹样的面料,具有简洁明快的装饰效果(图 7)。

3.4 利用拼布艺术制作服装图案

除了可以利用拼布的方法改造整体面料之外,还可以用不同颜色及形状的布块组合成具体的局部图案。如云南省文山地区壮族女上衣,在其背部及胸前用各色彩布拼接成四方形图案(图 8),其纹饰独特,这与该民族的历史及传统道德有关。还有云南省富宁县彝族女裤,在黑布裤的裤腿部位镶三角形彩色布拼接的宽边(图 9),使得此服饰色彩古艳雅致,别具一格。

4 结论

民族服饰中的拼布艺术不仅丰富了服饰本身的语言,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了民族服装的个性特征,为现代成衣设计民族化提供了新的创造理念。拼布艺术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在现代时装设计中不仅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技术,同时还要汲取融入国外的艺术精华,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服装设计产业。

参考文献(略)endprint

猜你喜欢

彝族面料图案
怎样区别不同面料?
锦绣如织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奢华提花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