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力量
2014-02-12车耳
车耳
慈悲这个词应该出自宗教语言,慈指的是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指的是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的近义词有和善、慈爱、体恤和宽容,它的反义词则是冷酷和残忍。
慈悲不完全和同情划等号,慈悲与同情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因为恐惧而怜悯是同情,因为爱而怜悯是慈悲。
古今中外,无论是谦谦君子还是江湖义气,无论绅士风度还是骑士精神,都是讲慈悲的。
《三国演义》中,关羽率领精兵在狭窄的华容道截住了溃败的曹操,本来可以将其轻易俘获并带回大营领赏,但看到对手狼狈的样子,他想起自己落魄时被曹操收留在大营以礼相待的往事,慈悲之心战胜了责任感,念旧的他就让出通道放走了曹操。事后,他敢作敢当回营负荆请罪。结果,宽厚的诸葛亮也以仁慈之心原谅他的过错。他们都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绅士。
《九三年》中,雨果笔下那个身为富有领主的后代、拥有爵位却效力于巴黎公社的革命者郭文,率兵前往西部省份旺岱向旧势力、自己的亲叔爷宣战。他虽然手握重兵,却不肯攻击敌对阵营的女性,因为她们都是天生的弱者,需要呵护;他也不肯与敌对阵营的老弱病残者为敌,因为他们失去了抵抗能力;他还不肯伤害战场上敌对阵营的伤员,因为这些人没了武装已经倒在了战场上。一句话,他对所有已经无法公平竞争的对手,都要给予人道主义对待!
《九三年》的结尾令人震撼,大获全胜的郭文在捕获叔爷后又将其放走了,自己为此上了断头台,以生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法国式“捉放曹”的原因是,这位曾经残忍的叔爷甘愿冒着被俘的风险,在熊熊大火中舍命救出了几个幼童。他们都是真正的骑士。
用雨果的话说就是:“在一个绝对正义的革命主义之上,有一个绝对正义的人道主义。”或许是受到雨果大力渲染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染,几十年后在日内瓦,人类第一次以国际公约形式规定了交战双方不杀降,不虐俘,于是,人类的慈悲和怜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相互敌对国家的集体首肯。
所以,慈悲是最重要的绅士风度,慈悲是最重要的骑士精神。
如果人人都讲慈悲,都有怜悯之心,社会就会安定,维稳就无需多少公共开支。如果人人不讲慈悲,社会就不能安定,无论花费多少公共开支,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前一段在厦门快速公交车上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纵火案,导致40多人丧生,加上伤者超过80多人,年近花甲的犯罪嫌疑人陈某也被当场烧死。在事后查获的遗书中,证实陈某因自感生活不如意,几十次向地方政府部门交涉社保问题无果,悲观厌世,进而泄愤纵火。
事件发生两天后,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那辆被炸毁的公交车,很像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大家都在同一辆车里,如果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为此,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我。”
在这个吸引人的评论之后,网上没有太多对犯罪者的谩骂和教条式的说教,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评论占据了更多的版面。我感受到国人对这件事的思考。那就是不要漠视周围人的苦难,因为这是个在既无恐怖主义背景、生活环境又无恐怖主义的土壤下,一个失去希望的小人物绝命抗争的极端行为。
在“9·11”恐怖袭击那天,我在几百米外看着世贸大厦这座象征强大美国的大楼在滚滚浓烟中像积木般轰然倒地,深深感到恐怖袭击能造成多大的破坏。之后,我多次来回进出这个国家,又亲身经历过美国国土安全部以反恐名义对边境检查的严格程度,但是,其境内的恐怖袭击仍然时有发生。
一个慈悲的社会能让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有鞋穿,这样一来,就没有光脚的,没有一无所有的人。按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使改革开放的成果让社会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按照木桶原理来看,现在中国社会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富不均,我们一次分配造成的贫富差距,不能在二次分配时再扩大,只能将其缩小。共同富裕也是这个意思。
为富不仁是个短板,整个社会都向钱看是另一个短板,见死不救是个短板,被救后还反咬一口也是短板。想想看,我们小的时候曾经都有见义勇为做好事的冲动,只是苦于走在街上没有老者跌倒、行人受伤的事情在眼前发生,以便能有个受表扬的机会。然而,现在我们碰到这种事却往往绕道而行,假装看不见。
公平和正义的缺失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短板。要让这块短板加长,领导人要亲力亲为,行政机构要秉公执法,不能不作为,财富要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整个社会都要学会变得慈悲,变得怜悯,变得有助人为乐的意愿。
别让短板葬送我们自己,别让短板葬送这个原本美好的社会。